摘要:无锡的“玉飞凤”是公认的城市文化名片,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04年鸿山越国贵族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当时出土的三件巴掌大的凤形玉雕,裹着千年泥土却难掩温润,静止中就好像要展翅腾空。细细的孔洞贯穿头尾,正反面的纹路比发丝还要细,最浅的刻画只有0.1毫米,却能将羽片的层
钟书
夜读
·无锡人文名篇
·无锡朗诵名家
·无锡演奏名曲
·联手演绎无锡人自己的书香客厅
无锡的“玉飞凤”是公认的城市文化名片,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04年鸿山越国贵族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当时出土的三件巴掌大的凤形玉雕,裹着千年泥土却难掩温润,静止中就好像要展翅腾空。细细的孔洞贯穿头尾,正反面的纹路比发丝还要细,最浅的刻画只有0.1毫米,却能将羽片的层次与飞动的弧度刻画得很分明,这样精致的工艺真的让考古界惊叹:两千多年前的吴越先民,早已把“极致”刻进了玉石。
这三件凤形玉佩堪称越国玉雕的巅峰。凤首或昂或扬,冠羽立体凸起;翅尾边缘切割利落,不见拖泥带水;阴刻的纹路在坚硬玉石上如水流过,转弯顺滑不带一点滞涩,真的将“精”与“灵”揉进了骨子里。作为贵族的随葬品,它们与墓中的两千多件文物共同拼构出当年的图景:在青铜的刚劲和陶器的质朴中,这三只凤以玉石的温润,掩藏起吴越大地的细腻心思——既有展翅的魄力,又有琢玉的耐心。
在中国的文化里,凤和玉本是“顶流”的组合。《诗经》“凤凰于飞”让凤成为吉祥高洁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又使玉成为温润坚守的代言。三件凤形玉佩恰好融合了凤和玉这二者的美好:凤的昂扬与玉的沉稳,恰似无锡的特质,既有江南水乡的灵秀,又有工商名城的坚韧,可谓刚柔相济。
2008年,玉飞凤被定为无锡的城市徽标。设计师提炼其灵动的线条,融入水纹、山影,勾勒出梅花五瓣的形状,一眼便知“这就是无锡”:展翅弧度里有太湖水的流转,沉稳的轮廓中有古运河的厚重。如今它早已走出了博物馆,融进城市的肌理:公园雕塑取其形,文创笔记本印其纹,老街的灯笼挂其剪影,成了无锡人生活的一部分,细细品来那道弧线不就是无锡城市精气神的写照吗?
这三件玉雕最动人的,是那份“钻牛角尖”的认真。两千多年前先民愿在方寸玉石上倾注心力,如今的无锡,从精密芯片到清澈太湖,也总在“极致”上较劲。这种对精致的追求、对品质的坚守,正是玉飞凤飞过千年留给这座城市的礼物。
从鸿山泥土到城市街巷,这三只凤飞了三千年。它们飞过战国的烽烟,看过运河的帆影,如今仍在陪伴着无锡前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们从来就不是博物馆里的冰冷摆件,而是活在我们日常细节里的精神,它们一展翅,便能带动起整座城市向上的风。
亲爱的读者朋友:
这是第57期钟书夜读,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期望陪伴您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本期互动话题为:你认为还有哪些无锡城市独特的身份标识。真诚期待大家的留言。
参与留言互动的朋友将有机会获得
书礼一份中奖名单将在后续“钟书•夜读”中公布
并通过留言回复的方式通知中奖读者
第56期中奖名单汪琳小吴蜜悦无锡飞云Eeline Queen
第58期“钟书·夜读”将在8月24日晚间
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部分内容节选自《无锡地名》
文章主播
董诗晴(无锡市朗诵艺术学会)
林佩(无锡市朗诵艺术学会)
开场语配乐
《无锡景》
文章配乐
无锡音乐人肖斯塔《良宵》
出品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来源:无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