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当身边同龄的孩子蹭蹭拔高,自家的宝贝似乎「原地踏步」,或是长得「太快」让人隐隐不安时,家长们心底难免泛起疑问:
孩子的身高,总是牵动着父母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弦。
「有苗不愁长」这句老话常被用来宽慰人心。
然而,当身边同龄的孩子蹭蹭拔高,自家的宝贝似乎「原地踏步」,或是长得「太快」让人隐隐不安时,家长们心底难免泛起疑问:
孩子的身高,每年到底长多少,才算正常?
看似简单的「长个子」背后,其实蕴含着复杂的生长密码。过快,可能潜藏隐忧;过慢,也许提示异常信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今天,我们就来拨开迷雾,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的黄新疆医生,来聊聊孩子生长速度的那些事儿,帮助家长们科学认知,既不必焦虑,也不错过孩子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机。
想知道孩子的身高增长是否正常,不能只和同龄人比高矮,看孩子自身的身高增长速度(也叫生长速率)很关键。
生长速度代表了孩子某一阶段的身高增长的速度,每个年龄段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下图中的曲线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长高速度是如何发展的。
我们出生后的身高增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儿童身高增长 3 个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阶段:婴幼儿期,第一个生长高峰
从内分泌角度来说,婴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此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会有活动的表现,性激素、甲状腺激素以及生长激素和营养大量摄入,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甲状腺激素出问题会导致身高矮小,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受损,导致「呆小症」。
第二阶段:青春期前的儿童期,生长平稳期
甲状腺激素对身高增长持续起作用;但这个年龄最重要激素是生长激素,缺乏就会导致身高增长缓慢。
第三阶段:青春期,第二个生长高峰
由于性腺轴从沉默中再次启动,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的基础上加入性激素的分泌,再次促进身高的快速增长。
我们整理了儿童正常生长速度的详细数值,家长们可以对照表格中的平均身高生长速度,看看自家孩子的生长情况。
年龄
身高生长速度
0~3 个月
3.5 cm/月
3~6 个月
2 cm/月
6~9 个月
1.5 cm/月
9~12 个月
1.3 cm/月
1~2 岁
1.0~1.1 cm/月,
12 cm / 年
2~3 岁
8 cm/年
3~4 岁
7 cm/年
4~9 岁
5~6 cm/年
当然,孩子的生长速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能单独以某个年龄节点来划分正常与否。不同遗传背景,也会让孩子的生长速度有所区别,比如:
● 父母都不高的矮身材的儿童,生长速率经常都是正常,只是贴着最低标准生长,或者稍微低于正常生长速度;
● 父母都很高,孩子的生长速率可以远高于上述正常生长速度,而且没有任何发育迹象,这时候查骨龄也是正常的。
如果持续监测孩子的生长速度,发现快了或者慢了,什么情况下可能会有问题呢?咱们往下接着说。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一般来说,孩子的生长速率出现短期内、小幅度的波动,都是正常情况,家长无需太过焦虑。
出现以下情况,就建议注意加强监测,例如每 3 个月测量身高、记录生长曲线,必要时就医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生长缓慢风险。
可能提示「生长缓慢」的情况:
●
● 2~
● 4~
● 6 岁至青春期前儿童:
● 青春期儿童:
孩子生长速度慢了怎么回事?哪种情况需要担心?
3 岁以内的婴幼儿,看生长曲线,连续偏离 1~2 条主曲线建议就医
给孩子绘制生长曲线图是可靠的「导航仪」,相信家长们也已经十分熟悉。
3 岁前我们可以通过生长曲线图来观察孩子长期的生长趋势情况,仅关注生长速度则容易产生误差。
只要身高体重在两条主百分位线(如 P3~P10)之间稳定波动,语言和智力发育正常,大运动里程碑正常通常无需惊慌,这多是因喂养习惯调整、短期生病或遗传潜力差异所致。
若生长轨迹连续偏离 1~2 条主曲线,则需警惕消化吸收障碍、内分泌异常或慢性疾病,应及时到儿科或内分泌科就医排查。
图:这是一个 3 岁女童的身高增长曲线,身高增长缓慢 1.5 年。1.5 岁以前身高增长正常,1.5 岁后身高增长减缓,连续偏离 2 条生长曲线(0,-1SD 两条主线),2~3 岁身高增长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2 岁以内将近 2/3 正常婴儿的身高百分位会发生转变,2~9 岁期间儿童的身高生长通常会沿着相同的轨道前进,做好持续观察、动态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岁以上的儿童,年增长 < 4~5 厘米建议就医评估
3 岁后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很多家长不再详细记录生长曲线,可以通过每年 1~2 次的身高测量,看孩子的「生长速度」。
如果排除疾病等因素,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生长减速,如 4~6 岁儿童生长速率年增长 < 5 厘米,6 岁到青春期前 < 4 cm,属于生长缓慢,建议动态监测 6~12 个月,必要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慢性肾病、长期情绪压抑等影响长高的因素。
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速度落在上述警戒值之外,或孩子衣服一两年不换码,女孩 13 岁、男孩 14 岁未出现第二性征的,应及时挂儿童内分泌专科,必要时拍骨龄片、做激素检测,明确原因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干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青春期前的孩子,如果每年生长速度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加强关注了。
可能提示「生长过快」的情况:
● 2~4岁:> 9 cm/年
● 4~6岁:> 8.5 cm/年
● 6 岁~青春期:
- 男孩:> 6 cm/年
- 女孩:> 6.5 cm/年
尤其是女孩 7.5岁前、男孩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身高突然猛增且明显高于遗传预期(如父母身高均矮,孩子却超高),则提示需要到儿童内分泌科就诊和咨询。
这类生长速率偏快的原因除了少数遗传性疾病(某些综合征)、内分泌疾病(甲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外,常见的有性早熟、肥胖或者家族有高个子遗传基因,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诊断。
准确记录孩子的身高,能帮助准确判断生长速度是否正常;评估孩子的身高发育水平时,有连续性的生长监测数据很重要。
怀疑孩子身高发育异常应至少动态追踪观察 6 个月(最好12个月)以上。建议 3~6 个月测量一次身高,青春期前至少每年一次,青春期 6 个月一次。
可以每年生日前后固定时间、固定尺子、固定测量人的「三固定」来给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并记录。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高在短期内长得快了、慢了大部分属于正常波动,一般不用太过焦虑,但需要定期监测生长速度、观察发育情况。
如果有生长缓慢、加速或者发育提前、延迟等异常,需要儿童内分泌科或者生长发育专科就诊评估。
咱们家长能做的是帮孩子做到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养育环境,努力把遗传基因发挥到最大效能。
同时,了解生长发育相关的知识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识别出孩子偏离正常轨道(生长曲线)的异常情况(例如、生长缓慢、性早熟等)。
参考文献
[1]Obgyn Key | Fastest Obstetric,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 Insight Engine
[2]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身材矮小症儿童诊疗规范》(罗小平),ISBN:978-7-117-28602-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 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 等. 儿童特发性矮身材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3, 38(11): 801-813.
[4]儿童体格发育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5]婴儿和青春期前儿童的正常生长模式UPTODATE
本文专家
黄新疆
来源:丁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