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六点的泰州,天刚透亮。实验学校的操场上,一群身着黄色训练服的女足小将正在冲刺折返跑。场边身着蓝色防晒衣的周高萍,嗓音沙哑却目光如炬:"重心压低!变向要果断!" 这已是她今天的第一场训练——两小时后,她还要奔赴成年男足的备战现场。作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
清晨六点的泰州,天刚透亮。实验学校的操场上,一群身着黄色训练服的女足小将正在冲刺折返跑。场边身着蓝色防晒衣的周高萍,嗓音沙哑却目光如炬:"重心压低!变向要果断!" 这已是她今天的第一场训练——两小时后,她还要奔赴成年男足的备战现场。作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十三支球队中唯一的女主帅,周高萍的日常像一场精密调度的战役。而最直观的变化是体重:执掌泰州队半年,她掉了整整17斤肉。
"权当减肥吧!"丈夫一句话让她接下挑战
去年底,当泰州体育局领导力邀周高萍挂帅苏超男足时,她第一反应是拒绝。手头带着18名青训女足,从训练、文化课到生活起居全要操心,家里还有两个幼子,分身乏术的她连连摆手。但丈夫一句调侃成了关键推力:"你天天喊减肥,这不正好?" 这对因足球结缘的夫妻深知,扎根男足领域的女性教练稀缺如金。最终,周高萍咬牙接下了"凤城"泰州的教鞭。
三连败逼出"铁娘子":警察、学生拧成一股绳
最初的轻敌让球队吃了苦头。首战赢无锡后,队员们训练拖沓,甚至卡着7点训练时间6点59分才晃进场。随后苏超关注度暴涨,泰州队竟惨遭三连败!更衣室里,球员那句"周导,不能再输了"像针扎进她心里。
周高萍连夜调整策略:
打破职业壁垒:队里警察、电信员工、高中生背景各异,她用实战录像分析替代空泛说教,让高中生理解防守卡位和电信工人拆解战术一样需要"精准布线";
心理重塑:"失误别互相吼!补位才是兄弟!" 她将女足团队协作理念注入男足,甚至设计"失误补救挑战赛"培养默契;
战术变阵:从保守防反改为两翼齐飞,激活年轻球员爆发力。
奇迹在第八轮上演:对阵宿迁时一记石破天惊的倒挂金钩破门,不仅冲上热搜,更让球队排名飙升至第五!有球迷调侃:"这进球够吹一辈子,周导的战术本怕不是《孙子兵法》?"
女性执教男足靠什么镇场?"沟通比资历更重要"
总有人质疑女教练能否驾驭男足,周高萍的答案很干脆:"场上没有绝对真理,只有最优解。" 她从不提自己国家队队长的光环,复盘时总用商榷语气:"试试这样处理会不会更顺?" 这种委婉却直指要害的沟通,反而让队员更愿反思。某次争议判罚后球员情绪激动,她一句"裁判看的是全局,我们盯的是情绪"瞬间降温。
7岁儿子成了头号粉丝:奥特曼换成了"苏超"
最让周高萍破防的是儿子的转变。7岁的大宝曾痴迷奥特曼,如今却举着遥控器精准喊出"播放苏超联赛"!万达广场直播客场战连云港时,孩子对着大屏上的她尖叫"妈妈",嘶喊着为泰州队加油的视频刷爆当地朋友圈。那晚周高萍发了条朋友圈:"儿子突然长大了,那股纯粹劲儿让我笑着掉眼泪。" 更惊喜的是孩子郑重宣布:"我要好好踢球,足球太有魅力了!" 周高萍忽然意识到,苏超点燃的何止胜负,更是成千上万孩子的足球梦。
青训是根,文化是本:"我吃过的亏,孩子不能再咽"
即便带男足再忙,她始终没放下那支"心头肉"女足青训队。5年前从泰州乡镇精选的18个苗子,如今已是全国冠军种子。训练场边,她手机里存满语数外老师的电话:"当年我光练球荒废文化,退役后拼命补课。现在她们必须两条腿走路!" 她甚至推动体校与实验学校合作,确保上午文化课、下午专业训的"体教融合"模式。最新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强调的"打通学段壁垒",让她倍感振奋——足球拼到最后,是头脑的较量。
瘦了17斤,却胖了梦想
8月16日泰州将客战苏州,有记者问周高萍目标,她笑而不答。但翻开她的笔记本,页脚一行小字透露心迹:"凤城要的不是昙花一现,是细水长流。" 这位曾眉骨缝15针仍死守球门的铁卫,正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中国足球的火种。正如她对青训队员说的:"你们将来可能不当球星,但一定会成为拼尽全行的自己。" 或许,这才是苏超爆火背后最动人的力量——让每个普通人相信:上场,就是英雄。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来源:绿茵第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