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后,拿破仑去世,拉斯卡斯文稿得以发还。他随即着手整理,于1823年1月刊布了《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或十八个月里的拿破仑每日言行记录》(Mémorial de Sainte-Hélène ou Journal où se trouve consigné, jou
若没有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会是怎样?若没有拉斯卡斯,圣赫勒拿岛又会是怎样?
1816年底,作为拿破仑流放随从之一,拉斯卡斯伯爵惨遭英国当局驱逐,随身文稿也被没收、封存。
五年后,拿破仑去世,拉斯卡斯文稿得以发还。他随即着手整理,于1823年1月刊布了《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或十八个月里的拿破仑每日言行记录》(Mémorial de Sainte-Hélène ou Journal où se trouve consigné, jour par jour, ce qu’a dit et fait Napoléon durant dix-huit mois,以下简称《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前2卷。
1823年11月,全书8卷悉数面世,合计3732页。
2025年6月,吉林出版集团出版了6卷本《拿破仑圣赫勒拿岛回忆录》。
平心而论,从预览来看,翻译质量在当下的图书界里似乎还过得去,毕竟是法文直译,并不像《冰雪屠场》那样经过英译二传手折腾。
不过,仅就目前流出的第一卷67-68页节选预览来看,纰漏仍然是不少的。
这两页写的正好是船上的宴席场面,拉斯卡斯详细介绍了座次:
餐桌是依照饭厅形状定制的。吃饭时,皇帝坐在大厅上席处,面对着舰船前进的方向;他左边坐着贝特朗夫人,右边坐着上将,上将右边是蒙托隆夫人。餐桌拐角处坐的是诺森伯兰号指挥官(罗斯船长),他的对面,也就是餐桌另一个拐角上,是蒙托隆的座位,他旁边是贝特朗夫人,然后是上将秘书;坐在皇帝对角处的人,从船长那边起,分别是大元帅、将军、第53步兵团指挥官、我和古尔戈男爵。上将每天都会邀请一两个军官入席,让他们坐在我们中间。我几乎就坐在皇帝对面。
如果说文字说明不够形象的话,也可以直接看看笔者根据格洛弗(Glover)回忆自绘的示意图(拉斯卡斯一侧座次略有不同,可能是回忆出入,也可能存在调整)。
比对之下,问题随之而来。
文中的“上将”(amiral)是谁?
显而易见,那是时为海军少将(Rear admiral)的乔治·科伯恩爵士(Sir George Cockburn)。
英语和法语里,时常将各类海军将领统称为Admiral(英)、amiral(法),就像把陆军将领统称为General(英)、général(法)一样,结果在翻成中文时,往往就集体变身海军上将,导致他们平白无故官升若干级——个中典型便是纳尔逊和霍尔蒂这两位海军中将。
其实,即便不查背景,将这里的admiral粗略翻成海军将领也不至于算错,强行写成上将,着实是自讨苦吃了。
文中的“大元帅”(grand maréchal)又是谁?
拿破仑帝国的二十六位元帅(且不说其中好几位已然去世)何尝有人跟随过皇帝前往圣赫勒拿?更何况,帝国又哪来的大元帅?
其实,这就是望文生义,按照字面写法,将迪罗克(Duroc)、科兰古(Caulaincourt)、贝特朗(Bertrand)这三位先后担任的宫廷大总管职务翻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大元帅!
显而易见,这里的“大元帅”其实就是跟随拿破仑前往圣赫勒拿岛的末代宫廷大总管贝特朗。
只能说,还好译者没有接触到少将(maréchal de camp)、骑兵中士(maréchal des logis)这些词……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