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上午的拔河比赛一开始,观众的热情就被瞬间点燃,呐喊声、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当看到有队员滑倒时,现场观众更会忍不住惊呼。
8月9日
成都世运会拔河(室外)比赛
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中央广场举行
该项目首先进行的
是男子室外拔河640公斤级的较量
经过一上午的比拼
英国队摘得该项目首金
瑞士队获银牌
比利时队获得铜牌
草地上拔河而非硬地
分量级比赛
今日上午的拔河比赛一开始,观众的热情就被瞬间点燃,呐喊声、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当看到有队员滑倒时,现场观众更会忍不住惊呼。
拔河对于普通市民而言,非常稀松平常。无论是学校组织的运动会,还是公司、企业组织的趣味运动会,都少不了这一项目。成都世运会拔河项目与平时的拔河有什么区别?
记者了解到,最大的不同是场地,人们平常看到的拔河是在硬地进行,而世运会上的拔河比赛是在室外天然草皮上进行,即“草地拔河”。比赛实行8人制,同很多其他比赛一样,拔河也分为多个量级,要求参赛队员的总重量不超过量级的上限。而在此次正式开赛前,现场裁判员依次对各队伍进行了称重标记,以确保参加队员的总重量符合比赛要求。
英国队在比赛中
比赛中使用的专业麻绳长达35米,周长12.5厘米,绳上中心点拉过己方4米标记线即为获胜。
本届成都世运会的拔河项目,分为男子640公斤、女子500公斤、混合580公斤3个小项,共有18支队伍,176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剩余的12支队伍将角逐女子500公斤、混合580公斤的两枚金牌。
英国队摘得该项目首金
取胜关键
靠的是8个人“腰马合一”
9时许,记者刚到拔河比赛的训练场就注意到,运动员们都穿了专用战靴。行走在草地上可以明显看出这种鞋并不方便,鞋底都有亮晃晃的金属光泽。
原来,“草地拔河”采用的是专业草地战靴,该鞋子每双重量达3公斤,别看运动员走路时显得笨重,但它却是草地拔河战场的王牌“武器”。鞋底够硬,就能让运动员深深地踩进草坪,鞋跟嵌着的铁片,更是发力时防滑的关键。
德国队在比赛中
在现场比赛时,运动员并非一上场就开始用脚“刨坑”。在室外拔河比赛中,由于使用的是天然草皮,有一项特别的违规——脚架犯规,即在裁判发出“拉紧”口令之前,以任何方式在地面踩踏造成凹洼,都会被扣分。因此比赛开始前,运动员都是“踮”脚应战,极为小心。
但当裁判哨一吹响,比赛正式开始时,运动员瞬间化身为“跷脚战神”,通过用后脚猛踩,让鞋跟铁片扎进草地,以此来稳固身形,借此发力。
作为一项全民皆知的运动,拔河并不仅仅是对肌肉、力量的考验,也同样是充满了技巧。作为一项全身性运动,草地拔河的核心技巧是“腰马合一”,运动员侧身下沉,腰胯形成完美角度,如此发力将更充分。
比利时队教练在鼓励队员
其次,团队协作是取胜的关键。8个人的比赛,不仅仅是使劲拉麻绳就行,而是要让每个人的力量用在一条直线上,麻绳越接近一条直线,说明8人的发力越集中,拉力也越大。同时,拔河中还要做到动作和发力时间节点高度一致,甚至连运动员的呼吸和发力节奏也是取胜关键。
因此,只有动作统一、发力节奏一致,队伍才能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上午的比赛结束,场地内被踩出的两条“壕沟”清晰可见,这也足见比赛之激烈。
诞生于春秋时期
曾被用于军事训练
拔河,相传在中国春秋时期被发明。《墨子·鲁问》中记载,春秋时期楚、越两国水军交战时,鲁国的工匠公输子(鲁班)为楚国设计了一种称之为“钩强”的兵器,用于阻挡和钩住敌船。而在阻和钩时,需要战士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当时把“钩强”对拉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南朝时,这种对拉被叫作“施钩”或“牵钩”,一些地区每逢佳节就用“牵钩”之戏来进行庆贺。
而对于“拔河”二字的记载,则最早出现于唐朝。
唐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说明从唐朝开始,这项运动开始名为“拔河”。唐朝的拔河虽然与现代大体相似,但不同之处也是有的,一是拔河双方不是面对而拽,而是背对而拉;二是所用绳子不是一根,而是“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
从世界范围来看,1933年,瑞典拔河协会成立,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拔河协会。1960年,英国拔河协会和瑞典拔河协会合作,成立了拔河国际联合会(TWIF)。TWIF于1965年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举办了第一届欧洲锦标赛。1975年,欧洲以外的国家开始加入,TWIF在荷兰举办了第一届世界锦标赛。目前,TWIF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室内和室外拔河锦标赛,洲际锦标赛则在间隔年举办。
TWIF是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的创始成员。2002年,TWIF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认可。
来源:爱看头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