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链”赋能到兴“链”提质——莆田农商银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9 23:10 1

摘要:莆田,这座镶嵌在福建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城市,既有千年文脉的厚重底蕴,又有产业迭代的蓬勃活力。十条重点产业链、莆商“五六七八”产业如同经纬交织,织就了鞋服、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繁荣图景。

莆田,这座镶嵌在福建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城市,既有千年文脉的厚重底蕴,又有产业迭代的蓬勃活力。十条重点产业链、莆商“五六七八”产业如同经纬交织,织就了鞋服、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繁荣图景。

在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上,莆田农商银行在福建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根植本土,服务实体,以数字赋能打破创新壁垒,用产融协同串联产业链条,靠人才培育激活内生动力,凭精准服务畅通资金血脉,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个产业节点。

截至2025年6月末,莆田农商银行对十条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客群授信金额152亿元,较年初增长近9亿元,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这座城市的经济肌理在“四链”共振中愈发强健,产业脉络愈发清晰,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稳健前行。

数字能动:锻造“创新链”竞争新优势

传统产业是莆田经济的根基,更是城市发展的“压舱石”。从鞋服制造到工艺美术,从海产养殖再到食品加工等等,这些扎根本土、浸润文脉的传统产业,从来不在守旧,而在守正创新——守住产业根基的厚重,创出现代发展的轻盈,这正是莆田经济韧性的源泉。

莆田市森达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控加工中心、铣床、农用机械机具配件及模具等,面临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资金缺口。莆田农商银行通过“政府白名单+专精特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利率2.1%、额度500万元专项贷款,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资金助力下,该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近30%,生产效率提升超20%,海外市场拓展计划得以迅速启动,顺利在东南亚地区新增多个优质客户,国际订单量实现增长。

无论是为制造企业、鞋服企业注入技改资金,还是帮助养殖大户破解“靠天吃饭”难题,亦或是帮助传统手艺人接上现代市场的地气,莆田农商银行始终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金融服务的重中之重,助力传统产业这棵“老树”抽出“新枝”。

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传统产业优势领域锻长板,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等融资需求,莆田农商银行充分运用福建省“金服云”平台的资源整合优势,将信贷投放、支付结算、企业管理等功能打包整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打通行内外数据壁垒,对产业链企业的生产经营、信用记录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精准画像与授信,助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壮大,聚焦龙眼、枇杷等地方特色产业,莆田农商银行推广“龙头企业+新农主体+农户”“产业联盟+农户”等授信模式,依托“乡村振兴贷”“技改贷”等政策性产品,建立“白名单”对接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突破传统种植养殖技术,发挥联农带农助农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至6月末,投放乡村振兴贷款9140万元。

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莆田农商银行主动融入新一轮园区标准化建设进程,针对“银饰”“黄金珠宝”“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派驻金融助理驻点等方式,实现既及时对接融资需求,又精准传递惠企政策,实现“需求早知道、服务不缺位”。同时创新推出“厂房贷”“微易贷”“码商贷”等金融产品,助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绿色化转型升级、集群化发展壮大。截至6月末,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2.3万户,实现小微企业融资获贷1.1万户、放款金额48.08亿元,规模位居全省农信系统及全市银行业第四位。

助力优势产业品牌打造。聚焦鲍鱼、紫菜等特色农副产品资源禀赋,依托“福农e购”平台,通过开展系列直播带货助农活动,着力提升农副产品流通能力,助力擦亮莆田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同时,主动融入“莆田鞋”品牌推广、“中国啤酒制造之城”打造等,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企业品牌推广、专利申请、市场拓展等项目融资。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鞋服产业贷款金额26.8亿元,较年初增长1.4亿元。

产融互动:激发“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莆田拥有十条产业链,从业主体多、行业集中度高,市场主体占到全市80%以上,隐形冠军行业丰富。如油画产量占全国30%以上,是全国三大油画产地之一;上塘珠宝城银饰品交易量占全国20%,是全国第三大银饰交易市场;莆田鞋业企业超4200家,从业人数超50万人,年产量13亿双、占全国产量的10%。

莆田市荔城区同庆水性涂料店,是当地建材龙头企业万家兴建材有限公司的下游经销商,正面临旺季备货资金压力。基于万家兴管理平台的真实订单与物流数据,该经销商成功向莆田农商银行申请239万元贷款授信,顺利扩大了库存涂料品类,三个月内带动销售额增长近20%。

这主要得益于莆田市“利民兴莆·焕新消费”以旧换新机制,莆田农商银行与万家兴建材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该企业的经销商管理平台,整合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数据,推出“龙头企业+下游经销商”供应链专属授信方案。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全市165家建材经销商,授信金额6180万元,用信金额5141万元。

莆田农商银行作为唯一金融机构融入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支持活动,该模式只是莆田农商银行深耕地方产业链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莆田农商银行聚焦莆田市委“一五二三四”部署要求,全方位挖掘内需潜力,激发活力,强链助基,优化金融供给,全方位助力莆田市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建立“链企联络”机制

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全员参与、全程融通、全域覆盖”长效机制,依托“走访清单”“推荐清单”“无还本续贷清单”,运用企业建档体系,开展千企万户走访活动,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截至6月末,全市(不含仙游县)重点产业链市场主体建档率达62.52%,授信覆盖面提升至27.43%。

搭建产融对接协调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作为工艺美术产业链金融支撑组组长作用,组织开展多场工艺美术产融对接活动,助力全市工艺美术产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工艺美术产业链贷款金额超31.86亿元,较年初增长3.16亿元。

建立“融合聚链”机制

推广“产业链+异地商会/行业协会”模式,精准锚定链主企业、关键企业等,实现清单式管理、精准性对接。如与70家行业协会、46家乡镇商户开展共建;与湖北商会、宁德商会等地方性商会以及工艺美术协会、紫砂协会等行业商会强化签约合作,单列信贷规模,切实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推广“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联盟”模式,主动对接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联盟,持续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实现产业链“抱团取暖”。如制定南日岛鲍鱼产业链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今年上半年,成功向南日岛鲍鱼产业企业投放贷款50笔、金额3475万元,有效助力南日岛鲍鱼产业发展。

建立“补链助企”机制

实行“一链条一专班”服务机制,成立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行资源,针对鞋服产业、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支柱产业,设立专门的产业金融服务团队,深入调研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信贷方案,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提供综合金融支持。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产业政策动态和企业信息,为金融服务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实行“一支行一品牌”服务模式,结合莆田市重点产业链分布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信贷支持策略,指定北高支行负责黄金珠宝产业服务,黄石支行负责鞋服产业服务,东峤支行负责银饰产业服务、南日支行负责海洋渔业服务等,设立专门的产品经理、客户经理和营销团队,做到行业熟、规则熟、政策熟,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已成功创建“一行一品”特色支行14个。

人才促动:厚植“人才链”发展新沃土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四链”融合的重要保障。莆田农商银行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在外莆商发展、产业技能人才培育、创业人才帮扶,持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筑巢引凤”、产业“落地生根”。

金融引才,支持在外莆商客群发展

莆田在世界各地经商从业的莆商将近220万人,在外莆商创造的GNP是莆田GDP的5倍,其中莆商在国内占据50%的民营加油站行业、60%的金银珠宝行业、70%的木材市场、80%的民营医疗行业,俗称“五六七八”产业。

“天下莆人”平台是莆田市委市政府联系莆商莆侨的桥梁纽带、凝聚智慧力量的特色载体、提供高效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重要板块之一。莆田市工商联(总商会)、莆田农商银行依托莆田市数字集团技术力量依托“天下莆人”平台推出专属贷款产品——“莆商快贷”,实现企业在线申贷,同时线下设立“区域母行+专营支行+金融服务专员”精准对接。目前,已发放“莆商快贷”97笔,金额4010万元。

金融育才,激发产业技能人才创造力

黄飞达,是国家高级工艺师、福建省首饰设计大师,是上塘珠宝城一家原创银饰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其创作的“一世情缘”系列饰品,曾在国民热播剧《甄嬛传》中大放光彩。从《甄嬛传》到《锦绣未央》再到《覆流年》,截至目前,共有28部热播影视剧先后采用了黄飞达设计的600多件作品。

为支持产业技术能人、传统手艺人特色化发展,莆田农商银行向黄飞达发放了80万元“能人贷”,支持其升级设备、培养学徒、品牌升级等,助力传统银饰工艺现代化转型,实现从“制造”到“质造”跃升。

近年来,莆田农商银行针对产业特色人才推出个性化金融服务,让“能人”有用武之地。定制人才专属产品。对于获得“金牌工人”称号、助理工艺美术师及以上职称的、创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企业的高层次人才等,出台“能人贷”,满足产业发展特色人才资金需求。联合共建资源互通。与莆田市妇联共建,联合市女企业家协会设立了“木兰贷”。获取各行业协会、商会能人清单,创新推广“巧匠贷”“人才贷”“精英贷”等多款个性化产品。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产业专业人才相关贷款592户,金额1.77亿元。

金融留才,浇灌创新创业梦想之花

创新方式,破解创业担保难题。基于青年创业普遍存在无抵押、无担保的特点,与人社局联合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深入院校提供“融资+孵化”服务。如积极参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举办的校地企供需会,为现场参会的企业、学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至6月末,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8户,金额3325万元。

大学生小林,是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电商专业学生。即将毕业的他计划自主创业,但苦于无创业资金。在辅导员的推介下,小林顺利通过校银企对接会获得莆田农商银行20万元“创业担保贷”,迅速创办了电商工作室,带动5名同学就业,将莆田鞋销往全国各地。

专属授信,破解创业融资难题。制定重点产业链专项信贷投放计划,如与工艺美术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并为其所属会员提供“十四五”期间融资授信100亿元。每年单列黄金珠宝行业信贷规模10亿元,单列电商行业信贷规模20亿元等。同时,开展地毯式会员单位大走访,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贴身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推动:畅通“资金链”活水新循环

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关键是要解决资金链存在的脱节、低效问题,莆田农商银行立足“三专”机制,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金融产品精准适配、风险防控精准高效,促使各类资金更积极、更深入、更有效地融入并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好专门政策

在政策宣传方面,与莆田市政府合作,推动产业链与银行信贷资金联动,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发展资金。结合地方财政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支持,引导企业吃透政策,削成本、减压力。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政策性贷款1477笔,金额15.96亿元,较年初增加8793万元。

在减费让利方面。对于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优质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优惠专项政策,结合政府财政贴息政策,帮助企业最大程度享受金融优惠。如对工艺美术产业链全线实行利率优惠30-50个BP;减免开户费、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至6月末,累计向莆田市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让利超3000万元。

配套专项产品

积极挖掘信用价值,推广以诚信记录、品牌价值、交易记录、产品库存为信用评价的信用贷款产品,如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支持企业品牌推广、专利申请、市场拓展等项目融资。

针对商户流量数据、亲朋抱团经营情况,配套流水贷、亲情贷;如“民宿贷”结合民宿行业的季节性特点,提供灵活还款方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根据不同产业链经营特点,配套经营性分期、消费性分期贷款产品。如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供“绿色金融”专项贷款。

强化专业风控

落实信用评级。积极争取与行业协会、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开展异业联盟,推进场景融合,打造多样化“金融+”生态圈。共同探索建立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全面、客观的信用评价,为我行信贷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实现“资源共享,利益联结”。

引入增信机制,积极与政府部门、市担保公司等合作,通过引入担保等,有效降低贷款风险,为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至6月末,累计发放“银担贷”1173笔、金额6.05亿元;白名单76户,余额22002.5万元。政策红利直达,为企业减负添力。

以金融之笔,绘就兴莆华章!152亿元信贷活水奔涌,3.2万户市场主体破茧、3000万元真金白银让利……数字背后,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银行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接下来,莆田农商银行将继续锚定“链”上发力,让金融之光点亮莆田制造的每一个角落,为助力莆田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贡献农商力量!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