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亲的那个年代,宛如一幅历经风雨的画卷,满是艰难困苦。她出生在前柳村,那是一个被岁月与贫困紧紧缠绕的小山村,四面环山,交通阻塞,信息极为闭塞。村子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为了那几分薄田的收成而在烈日下挥洒汗水。
母亲的那个年代,宛如一幅历经风雨的画卷,满是艰难困苦。她出生在前柳村,那是一个被岁月与贫困紧紧缠绕的小山村,四面环山,交通阻塞,信息极为闭塞。村子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为了那几分薄田的收成而在烈日下挥洒汗水。
母亲的家庭,更是被贫困的阴影所笼罩。父母为养活一家老小,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计。在那样的环境下,读书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女孩子更是早早地就被要求承担起家务劳动,为家庭的生计出一份力。
然而,母亲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炽热的求知之火。她不甘心被命运的枷锁束缚,不甘心一辈子困在这小小的村落之中。哪怕白天要帮着家里做事或洗衣做饭,到了夜晚,在那如豆的灯光下,她依然会翻开那破旧的课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每一个文字都像是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命运终于向母亲露出了善意的微笑。在她16岁那年,一个改变她人生轨迹的机会悄然降临。福州第一护士学校招生的消息,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前柳村。母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知道,这是她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为了备考,她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考试的那天,母亲怀揣着紧张和期待。考场里,她全神贯注,凭借着平日里的积累,沉着冷静地答题。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被福州第一护士学校录取,成为了前柳村第一位走向社会的女性。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小小的前柳村引起了轩然大波。村民们既为母亲感到骄傲,又对她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踏入福州第一护士学校的那一刻,母亲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知识渊博的老师。母亲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尽情地吸收着专业知识。她深知,自己的每一次学习和成长,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村里人的期待。在学校里,她不仅努力学习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她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毕业后,母亲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专业技能,顺利进入了省立医院工作。在省立医院,她接触到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最复杂的病例。有一次,一位病情危急的患者被紧急送进医院,情况十分棘手。母亲迅速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凭借着精湛的护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配合医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在连续几天几夜的坚守后,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家属感激不已。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职责与担当,她的认真负责也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无奈和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父母的身体每况愈下,需要有人照顾。母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纠结之中,一边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和刚刚起步的事业,一边是养育自己的家人和沉甸甸的亲情。经过一番艰难的思考,母亲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调回莆田工作。
回到莆田后,母亲依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护士的初心和使命。她将在省立医院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运用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莆田的医疗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莆田的工作岗位上,她很快成为了医院的中流砥柱。院科室里遇到复杂的护理难题,同事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母亲请教。她总是耐心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手把手地指导年轻护士操作,就像当初省立医院的前辈们帮助她一样,将知识和温暖传递下去。
随着母亲在医院的口碑越来越好,找她咨询护理知识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她从不厌烦,总是面带微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病情和护理注意事项。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母亲还会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
在工作期间,上级领导派她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她与全国各地的护理专家探讨前沿的护理理念。从交流活动中回来,她都会将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尝试改进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在她的努力下,院科室的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幅提高。
母亲的努力不仅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赞誉,还获得了医院领导的表扬,并且多次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授予的“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不过,母亲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她的这种谦逊和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母亲在护理岗位上,用她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她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患者的康复之路。
备注:福州第一护士学校现在被称为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Fujian Health College),简称闽卫院。这所学校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福州第一护士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美国护士埃拉·M·约翰逊在福州马高爱医院(后改称福州协和医院)内创办了“南丁格尔护士训练班”,开创了正规护士教育的先河。此外,福州第一护士学校的前身是1912年创办的福州马高爱医院附设看护学校,是中国首批注册的护士学校之一。
附:作者简介
郑靖岳,1960年出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木兰溪的传说》(福建木兰溪)先由市政府部门选送至省政府部门,再由省政府部门选送中央,入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网共同主办寻找最美地名故事。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内,浏览文章积极参与评论,获《人民日报》奖。《家风家训家教》获莆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精神文明精神建设办公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家风家训家教”主题征文三等奖。《致敬最可爱的妈祖人》获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联合举办“第六届全球妈祖文化征文大赛”三等奖。《清正廉洁忠贞直声的袁恺》获鲁山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文联、县作家协会面向社会举办鲁山县首届“清风杯”廉洁故事征文活动二等奖。《清正廉洁尽忠直谏》获运城市纪委监委联合文旅局、运城日报面向社会举办“清廉运城”主题征文三等奖。《鲁山梨花浪漫果灿钱景》获中共鲁山县委、鲁山县人民政府主办2023河南鲁山酥梨文化节全国征文大赛奖。获百年回望一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文大赛银奖,获中国民俗文化二等奖,获“月是故乡明”全国乡情主题诗文大赛三等奖,获《中国当代汉诗精选1000首》银奖,获第三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三等奖,获“中国汉诗”年度新锐诗人奖,获“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四届文学艺术大赛优秀奖。有的作品录入中共莆田市政协《莆田市文史资料》、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宣传部《家园记忆》。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网》《学习强国》《福建地名故事》《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湄洲日报》《莆田晚报》《莆田侨乡时报》等许多媒体平台发表并获奖,亦被百度等众多网站收藏转载。
来源:夏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