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创作初期,大部分作者都有强烈的创作冲动,新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看到了什么新闻,都可以怦然引燃心中那条创造导线。但是,处在创作初期的作者往往由于各种积累不足,比如生活经验不足、创作技巧不够、细节把握不了,写出来的东西难免单薄、扁平、概念化,看似棱角分明,其实面
说到底,作品是激情的产物。
在创作初期,大部分作者都有强烈的创作冲动,新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看到了什么新闻,都可以怦然引燃心中那条创造导线。但是,处在创作初期的作者往往由于各种积累不足,比如生活经验不足、创作技巧不够、细节把握不了,写出来的东西难免单薄、扁平、概念化,看似棱角分明,其实面目模糊。这个时候,困惑他的一个念头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呢?
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年龄的增长,创作激情的减退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个时候的作家不缺理念、技巧、阅历,见得多、识得广,充满人生智慧,唯独缺少激情,能打动他的事和人越来越少了。这也算一种职业倦怠吧。可激情这东西是支撑作家从第一个字写到最后一个字的动力,没有激情的加持,再优秀的作家也无法完成一篇作品,长篇作品更是如此。他会开始怀念自己充满激情却有些稚嫩的时期。
有没有一种办法,把激情和智慧作均匀的播散与中和,使得一位作家持续写出好作品?不能,没有。正如没有长生药一样,中和也是一种奢求。
有几种可以纠正的方法:年轻的作者,如果能遇到富有经验的创作导师或文学前辈,那么他将获得很快的成长;如果遇不到,那么他只能通过持续而长久地练习来自我纠正。年长的作家,需要有勇气打破名誉、声望的桎梏,衣着朴素地回归基层,重新汲取生活的热情。
来源:晋说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