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瑞典SWEDEHEART研究的一项新分析提示,心梗发作后一年内43%的患者自诉中度或重度身体疼痛,而疼痛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其危害等同于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
基于瑞典SWEDEHEART研究的一项新分析提示,心梗发作后一年内43%的患者自诉中度或重度身体疼痛,而疼痛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其危害等同于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
因此,作者指出,对于心梗后患者,临床医生应将身体疼痛视为预后因素之一,并在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策略时考虑这一情况,即使是心血管风险较低(没有胸痛)的患者。与普通心梗患者相比,心血管风险较低的心梗患者可能在临床实践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疼痛仍然是这些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该研究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由于中度或重度疼痛的危害等同于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强调加强预防性治疗有潜在好处,如对报告疼痛的患者实施综合疼痛管理计划。
研究者从SWEDEHEART注册登记数据库中收集了98 441例心梗发作后1年仍存活患者(22~79岁)的数据,采用EuroQol-5量表评估疼痛。
结果显示,38.0%的患者报告有中度疼痛,5.0%的患者报告重度疼痛。54%的女性患者报告中度和重度疼痛,比男性患者中更常见(40%)。中位随访5.5年期间(最长随访达16.0年),14 944例患者死亡,24 910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校正潜在影响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未出现疼痛的患者相比,报告中度和重度疼痛的男性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4%和70%,相应女性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则分别增加15%和31%。
将中度和重度疼痛合并在一起分析,其对心梗发作后1年男性和女性患者全因死亡的人群归因分数分别为8.3%和6.3%,这与吸烟(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分别为6.0%和7.5%)、糖尿病(分别为7.4%和9.3%)和高血压(分别为5.3%和5.1%)的人群归因分数相似。
与全因死亡相比,中度和重度疼痛对心梗发作后1年男性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略低(HR分别为1.20和1.52),而在女性患者中则相似(HR分别为1.17和1.30)。
在心血管风险较低(定义为无胸痛)的患者中,中度和重度疼痛对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与总人群相当。
作者指出,该研究观察到一个明显的模式,即随着全身疼痛程度增加,心血管风险状况恶化。校正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和心梗类型后,疼痛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风险仍显著相关。这表明,其他未评估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因素、睡眠障碍、慢性应激、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低度炎症等,可能会调节或混淆疼痛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联。
此外,该研究没有收集常用止痛药的数据,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这些药物已被证明会增加心血管风险。但评估结果显示,这些不可测量的混杂因素不太可能实质性地影响结果。
来源:Self-reported pain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er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WEDEHEART study. Int J Cardiol Heart Vasc, 2025 Jun 18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