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75)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9 22:45 1

摘要: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75)

齐天乐

[清末民初]朱祖谋

幽花一瞑秋如梦,恹恹翳灯笼帐。泪匊冰绡,愁量锦瑟,香咽纤魂还傍。凄风自颺。卷叶叶罗衣,冷熏空桁。谁侣雏莺,梦游分影夜江上。〇多情最怜小玉,结连环短佩,仙步来往。旧月钩阑,残云镜盝,供得闲人惆怅。孤欢半强。任落拓江湖,楚腰慵唱。起玩凉星,沸帘筝线响。

网友知畏斋:钟教授您好。这首词看不清,特向先生求教。

钟振振:什么地方不懂?

知畏斋:您这么一问,我似乎哪里也不大懂了。反复读了几次,一直是如下感觉:上片前三拍,似乎是写灯下对花而伤其凋落的过程。歇拍没看明白,不知“雏莺”所指代,转身甚急。下片前二拍,似乎怀念一段情缘或逝去的美好时光。上下片是如何逻辑贯通的?

钟振振:(接上期)关于朱祖谋此词的文本解读与章法分析,前九期的“答疑”已经说得比较详尽了。作为本专题的结束,还有两点馀论:

其一,一开始我就说过,朱祖谋词是学宋·吴文英的。因此,能读梦窗词,才能读彊村词。

吴文英的长调,在章法、脉络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空际转身”“潜气内转”。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曰:梦窗每于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

按,此条前一条有“良卿曰”云云。“良卿”不知何人。此二句亦不知是引良卿语抑周济自云。即便是引用他人的评论,至少它也代表了周济本人的看法。

又,夏敬观《忍古楼词话》曰:予尝谓梦窗词如汉魏文,潜气内转,不恃虚字衔接。不善学者,但于字句求之,失之远矣。

又,陈匪石《声执》卷下《论南宋六家》曰:吴文英极沉博绝丽之观,擅潜气内转之妙。

所谓“空际转身”“潜气内转”,意思是差不多的,语言表述不同而已。即词意的转折,不依赖虚字作引领、衔接,而凭借画面的剪辑、切换。这一点,是吴文英的长调词与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等名家的长调词的最大区别。

我想借用现代电影的叙事手段来作比喻。现代电影的叙事手段,主要有“长镜头”与“蒙太奇”。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等名家的长调词,偏重于“长镜头”,多平铺直叙,较为连贯,故阅读起来比较“顺”,难度相对来说不那么大。吴文英词则正好相反,他的长调词更接近于“蒙太奇”,时空错综,曲折回环,跳跃性大,故阅读起来不那么“顺”,难度系数是比较高的。

朱祖谋此词之所以不容易解读,原因正与吴文英词相同。

阅读难度系数高,自然会丧失许多“粉丝”。但文学艺术品的价值并不单纯以“粉丝”数量的多寡来评估。“酒”的消费群体远不及“矿泉水”庞大,而上缴国家的税额未必相差多少吧?

其二,朱祖谋的长调词,大多都有词题或小序,而此首却没有。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涉及个人隐私的缘故,不妨以“无题诗”视之。

作为清末的士大夫文人,朱祖谋不免也有涉足风月场所之事。

其友人吴昌绶《得沤尹吴中书偶成转韵二百八十字寄答并怀大鹤》诗曰:霜落园林忆听枫,雨馀门径识樵风。吹笙坐月低双髻,踏叶寻秋瘦一筇。幔亭仙眷都无恙,更托微波溯惆怅。越客空令结网丝,吴娃枉自留弓緉。

又曰:琼浆纵复饮蓝桥,金勒愁看经紫陌。曾倚残春哭衮师,庞家灵照绝娇痴。篝灯戏写嬉飞帖,点笔工雠播诺词。

《郑孝胥日记》亦曰: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三日,朱古微邀至庭筠里花凤英家,未能往。

又曰:六月十三日,与柽弟俱赴朱古微之约于庭筠里缀春阁,呼本堂绣云阁花如兰、金小菊及同春坊缥缈楼等。

又曰:六月十六日午后,与朱古微、拔可、稚辛同至清和坊花如兰家斗牌,至十一点乃散。

又曰:(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初七夜,宴客于花如兰家,客为夏剑丞、朱古微、沈友卿、严又陵、孟庸生、柯贞贤。

按,“沤尹”“古微”,皆朱祖谋字号。

以上种种,多属逢场作戏。而我们讨论的这首词,却流露了他的一段真情。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来源:小楼听雨诗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