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群顶尖高校的00后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河南漯河的猪圈,传统养殖业迎来了最魔幻的科技改造。8月7日,在百度联合郑州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起的“养猪吧!少年”AI科普挑战赛现场,五组大学生开发者用百度飞桨、千帆等大模型上演了一场“人猪斗法”——他们基于这些AI工
当一群顶尖高校的00后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河南漯河的猪圈,传统养殖业迎来了最魔幻的科技改造。8月7日,在百度联合郑州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起的“养猪吧!少年”AI科普挑战赛现场,五组大学生开发者用百度飞桨、千帆等大模型上演了一场“人猪斗法”——他们基于这些AI工具开发的应用不仅能给猪测MBTI、算"福气值",甚至能让猪在虚拟世界里打擂台争"猪王"。这些看似“整活”的应用,实质是利用AI技术从不同维度评估猪的状态,为精细化养殖、提升猪肉品质甚至趣味化营销提供了新颖的数据视角和辅助决策工具,是AI助农的一次生动探索。
学霸蹲猪圈,赛博相猪术出道
浙江大学研一学生职海杰举着手机,对着一头猪的脸猛拍。他可不是在拍抖音,而是在用自研的"小猪有福"AI系统进行"赛博相面"。这位能源动力专业的学生,靠着网课自学AI,利用百度飞桨的强大模型训练能力和千帆平台便捷的模型调用与部署服务,成功训练出一套“福气指数”算法。
“我把猪脸和声音样本丢给AI,教会它看脸型、耳朵、毛色甚至叫声里的‘福气’!”职海杰介绍道。这套算法旨在通过综合特征识别,辅助筛选出健康、活力充沛的优质猪只。
猪届MBTI爆火,I人该吃E猪?
另一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大一新生杨震宇正试图给猪“定性”。他开发的“猪届MBTI检测”系统,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分析猪的面相和行为——耳朵竖起的可能是“E猪”(外向型),耷拉着耳朵的或许是“I猪”(内向型)。
“这套系统给猪的社交性、温顺度等六个维度打分,最终生成专属‘猪格’。”杨震宇这套将MBTI概念引入养殖的创意,充满了年轻人的奇思妙想,为理解猪只个体差异提供了趣味化标签。若进一步改进,或许可以加入群体互动分析------毕竟独处安静的猪可能是真I型,而被拱食还淡定的才是情绪稳定的"佛系猪"。
虚拟猪王争霸,战斗力=美味值?
最热血的应用当属华南农业大学杨恺文开发的“街头猪王”。这位大四软件工程学生为每头猪生成“战斗卡牌”,通过AI分析猪的年龄(看尾巴耳朵比例)、HP值(看腹部线条)、力量等级(看体态),最后让它们在系统里进行虚拟PK。
“赢的猪有30%几率升级,输的也有15%概率逆袭!”杨恺文坚信,这种“身经百战”的猪王肉质更劲道。这种将游戏化思维注入养殖业的创意,让人忍不住想加入“养成元素”——如果接入文心大模型,利用其强大的文本生成和故事创作能力,或许能为每头猪根据其成长数据(如体重增长、健康指标、虚拟战斗表现)实时生成独特的“升级剧情”和“猪生故事”,比如“今日勇战三回合,力量+1!”或“悠闲午睡,心情愉悦,肉质鲜美度提升!”,让养殖户像养电子宠物般上瘾,增加养殖过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百度工具成00后“创意加速器”
从土木专业的薛翰泽用飞桨模型开发"猪生预测"(通过外形60%+叫声40%评分,决定猪该做黑松露猪排还是火腿肠),到杭电朱雅婷的"猪猪好声音"(分析叫声频率识别猪情绪,坚信"快乐的猪肉更香"),这些非AI专业学生能快速实现天马行空的想法,并将其落地为实际应用,背后是百度飞桨提供的AI模型训练能力和千帆平台提供的模型部署、API调用等一站式服务的强力支撑,极大地降低了AI应用的开发门槛,让技术创意得以迅速转化为助农的“新工具”。正如职海杰感叹,飞桨的预训练模型和千帆的API调用,让技术小白也能玩转AI。当00后们把这种"敢玩会玩"的精神注入养猪场,传统行业便有了最野的改造方案------郑州大学马竞教授已用飞桨开发病猪监测系统落地漯河猪场,证明这群孩子的脑洞离产业并不遥远。
看着直播里被猪追着跑的开发者、把猪哈欠识别成“狂笑”的AI、以及给猪戴皇冠时突然拉屎的荒诞场景,我们恍然大悟:当Z世代带着百度AI“杀”进猪圈,技术创新的密码或许就藏在这种不顾违和感的勇气里——毕竟能蹲在猪圈录猪叫的程序员,还有什么不敢创造的?
来源:国际视角浅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