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取消访印计划的消息刚传出不久,莫迪就宣布月底要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这一前一后的操作,让不少人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美国这波操作,难道是把自家盟友印度推向了对手?国际牌桌上,谁打得稀烂,谁又能在背后偷笑?
特朗普取消访印计划的消息刚传出不久,莫迪就宣布月底要来中国参加上合峰会。这一前一后的操作,让不少人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美国这波操作,难道是把自家盟友印度推向了对手?国际牌桌上,谁打得稀烂,谁又能在背后偷笑?
特朗普政府最近对印度下手可不轻,连续甩出三道关税“大棒”。
第一道,瞄准印度货,理由直指印度还在采购俄罗斯石油,直接加税没商量;
第二道更狠,芯片相关产品统统提税,急得印度科技企业直跳脚;
第三道简直是釜底抽薪,逼着半导体企业非得在美国本土建厂才能免税。
三道命令砸下来,印度政府这边都快炸锅了。火上浇油的是,美国财政部长一句轻飘飘的“印度不重要”,传到新德里就成了引爆点。莫迪反应相当迅速,立刻敲定了8月底的访华行程——这可是他时隔七年再次踏上中国土地。要知道,上次他来的时候,中印边境局势还相当紧张。印度国内媒体毫不客气地解读:这摆明了是要联手中国对抗美国压力!特朗普一看这架势,原本计划秋天访问印度的行程立刻取消,两国关系眼看着就要绷断。表面看是美国在强势施压,可明眼人都瞧得出,特朗普这操作更像是在给自己挖坑,生生把盟友往对手怀里逼。
特朗普的芯片加税令刚一落地,印度工厂这边就哀嚎一片。班加罗尔一家电子厂的老板愁眉苦脸:“芯片关税翻了个跟头,成本一下子涨了两成。实在扛不住,我们只能转头去买中国货,价格便宜量又足。”这消息很快传到美国那边,连带着台积电原定在美国扩大建厂的计划都犹豫了——账算下来,怎么都不划算。印度商人们私下议论纷纷:“美国收税倒是痛快,我们找中国下单也是顺理成章,道理简单得很。”结果呢?美国的算盘彻底打空。不仅没压垮中国的芯片生意,最新数据反而显示,中国对印度的芯片出口量蹭蹭往上涨。美国企业这一番折腾,纯属白忙活一场。
莫迪这次为何如此果断地奔向北京?根子还是在国内火烧眉毛的困境上。印度国内的农民团体就没消停过,抗议浪潮一波接一波。真要按美国的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莫迪的选票恐怕要飞走一大片。更头疼的是油价,价格一涨,老百姓的骂声就铺天盖地。之前顶着美国压力买俄罗斯的便宜石油,是莫迪稳住国内通胀的救命稻草。现在特朗普横插一杠子拦着买,莫迪只能另寻出路。社交媒体上,网友@德里小哥看得明白:“特朗普逼得太紧,莫迪找中国这条路才是真聪明——油价稳住了,农民不闹了,这买卖划算!”再看看曾经剑拔弩张的边境问题,这两年也缓和多了:印度这边悄悄放宽了对中国企业的严格审查,中方也没再闹出大动静。这次趁着上合峰会碰头,正好能深入聊聊边境基建合作这些事。莫迪这一步,算是解了国内燃眉之急,国际牌桌上也多了一张牌。
美国智库的专家们现在怕是要坐不住了。过去这些年,美国砸下真金白银使劲拉拢印度,把它塞进“四方安全对话”(QUAD),核心目标就是围堵中国。这下倒好,莫迪访华的消息一传开,日本、澳大利亚这些QUAD成员都在旁边看热闹——印度真要开始转向中国,这个反华小圈子立马就得散架一半。网友@东京观察调侃道:“美国光顾着嗓门大,以为喊得响就能赢,结果盟友都要跑路了,这戏真是越看越有意思。”回看历史,美国这种直接硬压盟友的操作确实少见。特朗普以为施压能奏效,没成想反倒成了中印走近的催化剂。中印两国直飞的航班悄然恢复了,防长、外长级别的会晤也多了起来,这次天津峰会很可能成为双方关系升温的一个关键节点。美国本想挥动大棒,没料到棒子落下,却给对手送了个助攻。
整件事看下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算是结结实实砸在了自己的脚面上。莫迪访华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印度在重重压力下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稳住国内经济、保障民生福祉,在莫迪眼里,远比紧跟美国站队重要得多。中美印这出外交大戏,演到如今成了一场精彩的反转剧:强硬的姿态并非万能钥匙,共同的需求才是合作的硬道理。特朗普取消了访问,莫迪直接飞向中国,这微妙三角关系的天平,恐怕要从这一刻起开始倾斜了。
来源:牛小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