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地产巨头倒下了!老板身家120亿,如今濒临破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7 21:16 1

摘要:融侨集团的创始人林文镜,是福建人,8岁随母亲去了印尼,在父亲去世后,年幼的他被迫扛起家庭重担。在异国他乡,他早早学会了如何做生意。到了60年代末,他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小有名气。

福州这座城市,半部发展史都刻着“融侨”两个字。作为本地房地产巨头,融侨集团曾一度风光无限,但如今却深陷泥潭,债务压顶,危机四伏。

林氏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林宏修,正站在风口浪尖上,他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这成了眼下最令人关注的话题。

融侨集团的创始人林文镜,是福建人,8岁随母亲去了印尼,在父亲去世后,年幼的他被迫扛起家庭重担。在异国他乡,他早早学会了如何做生意。到了60年代末,他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小有名气。

后来,林文镜与父亲的老友合作,成立了林氏财团,并建起了全球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他在印尼商界声名鹊起,成为一代华商代表。虽然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从福建走出去的。

从1970年到1985年,他虽未回国,却不断往家乡汇款资助乡亲。他曾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如果对家乡的贫困视而不见,那就是失职”。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仰。

1987年,59岁的林文镜决定回到福建,开启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他带着考察团队,亲自踏勘江阴半岛,发现这里具备建设世界级港口的潜力。

他自掏腰包做前期调研,最终推动了这个项目的落地。5年后,他兑现承诺,建成了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区,而如今这个区域的经济规模早已超过当初的预期,成为福建的经济重镇。

1989年,林文镜创立融侨集团,开始真正意义上在全国布局。他最初做的不是普通住宅,而是江景豪宅,这让他在国内房地产圈迅速打响名号。随后,他开发了一系列标志性项目,让融侨在福州乃至全国都声名远播。

融侨的业务也不只是房地产,还涉足医疗、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可以说,福州的很多地标建筑、医院学校背后都有融侨的身影。林文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2010年,林文镜把集团交给儿子林宏修时,房地产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但融侨并未像其他房企那样疯狂扩张,反而继续坚持高品质住宅路线,规模始终未能突破200亿元门槛。

到了2014年,第三代掌舵人林开启、林开杰接班,年轻一代带来了激进扩张的策略。他们希望通过高溢价项目快速做大企业规模。然而,2021年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融侨的销售开始大幅下滑。

2022年,融侨净利润亏损高达93.42亿元,同比暴跌7737.89%。到了2024年,负债率已经攀升至85%。更糟的是,公司接连被债主起诉,累计欠款高达23.75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融侨已经连续亏损四年,仅三年半就亏损超过143亿元,总负债高达355亿元。未来一年内,还面临39亿元的债务压力。

2025年6月,融侨已经无力偿还的贷款本金超过40亿元,可能面临诉讼、资产冻结、违约金等多种风险。法院更是查封了200多处未售房产作为抵押,企业几乎走到破产边缘。

林文镜一手打造的融侨帝国,如今一步步走向衰落。林氏三代人没能守住这份家业,但林文镜当年为家乡做出的贡献,至今仍被福建人铭记。他不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

如今,林宏修再次站上舞台中央。他需要做的,不只是还债,更要重新梳理发展方向,找到一条适合融侨的生存之路。或许,是时候回归初心,做回那个专注品质、服务社会的融侨了。

融侨的兴衰,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缩影。林氏三代的起落告诉我们,企业做大不易,守住更难。真正伟大的企业,不只是赚钱,更是承担社会责任。

来源:伊伊设计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