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夫妇拒绝“过度装修”,把120㎡家装得堪称教科书,太高级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21:15 1

摘要:现在装修圈特别流行“反内卷”——以前大家拼谁的石膏线复杂、谁的背景墙华丽,现在反而越来越多人醒过神:花大价钱做的造型,住两年就看腻,打扫起来还麻烦,到底图啥?上海这对海归夫妇的120㎡家,简直把“拒绝过度装修”玩明白了,看完我直呼“这才是装房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装修圈特别流行“反内卷”——以前大家拼谁的石膏线复杂、谁的背景墙华丽,现在反而越来越多人醒过神:花大价钱做的造型,住两年就看腻,打扫起来还麻烦,到底图啥?上海这对海归夫妇的120㎡家,简直把“拒绝过度装修”玩明白了,看完我直呼“这才是装房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客厅里沙发对着电视墙,一家人各自窝在角落刷手机,明明在同一个空间,却像隔着道墙?

他们家直接把沙发和电视墙对调——沙发变成客厅的中心,不管是在客厅聊天、在餐厅吃饭,甚至在阳台晾衣服,抬头就能看见对方的脸。

电视挂在侧面用可旋转支架,吃饭时想追个剧扭过来就行,聊天时转回去不抢注意力,这哪是装房子?

是把“家人之间的连接”装进去了啊!

再说硬装上的“克制”——全屋大白墙不做造型,地面墙面用微水泥艺术漆,摸起来细腻又无缝,连踢脚线都藏得严严实实。这种“less is more”的高级感,比满墙的岩板或壁纸舒服一百倍——微水泥像块“画布”,把檀木家具、紫罗兰大理石、复古陶土砖这些自然材质衬得特别有质感。你看他们家的餐桌,黑黄檀木的纹理在灯光下会“发光”,麻质餐椅坐上去软乎乎的,再搭一盏古色古香的吊灯,吃饭都像在享受仪式感,这才是“高级”的本质:不是堆贵的材料,是让材料“活”起来。

厨房的改造我真的想给满分!

原门洞偏移做双推拉门,刚好能装U型橱柜——现在很多人装厨房,光顾着做开放式好看,忘了中国家庭做饭油烟大,双推拉门既不挡光又能隔油烟。

檀木色橱柜配不锈钢台面,耐脏又好擦,嵌入式冰箱烤箱藏得严严实实,台面上连个多余的电器都没有。

最贴心的是带开关的插座——你有没有过煮完饭拔电饭煲插头的崩溃?

弯腰低头够插座,次数多了腰都酸,他们家这个建议真的戳中我!

主卧的设计更是“藏着小心机”:通往主卧的通道用木饰面+隐形门,不会像普通门那样突兀,反而像墙面的一部分。衣帽间的地面接微水泥,卧室铺拼花柚木地板——既划分了动静区,又让木饰面和家具颜色衔接得特别顺。到顶无拉手的储物柜能装下多少衣服?我猜他们家连冬天的羽绒服都能塞进去!还有飘窗的壁龛——放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每看一眼都想起当时的开心,比买一堆网红摆件有意义多了。梳妆台旁边的15公分实木架,放护肤品、香水刚好,不会占地方,又能展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才是“精致”不是“堆砌”。

次卧的灵活设计也很懂年轻人——现在当书房,摆上书桌椅和层板架,以后要当儿童房,直接把层板架拆了放婴儿床就行,不用砸墙改布局。

很多人装修时总想着“一步到位”,结果孩子长大要改房,又得花一笔钱,他们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才是真的“长远”。

其实看完这套房子,我最大的感受是:装修从来不是“比谁更复杂”,而是“比谁更懂自己”。硬装上省掉多余的装饰,把钱花在能提升生活质感的地方——比如一把好椅子、一张好桌子、一个带开关的插座,这些细节才是真的“装到心里”。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走进一个家,明明没有华丽的装饰,却觉得“我想在这里住一辈子”——这对夫妇的家就是这样,每一个角落都在说:“这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喜欢这样。”

现在很多人装修总在跟风:网红双眼皮吊顶、ins风背景墙、开放式厨房……但装完才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不适合自己。

不如学学这对夫妇——拒绝过度装修,把“实用”和“喜欢”放在第一位,让房子变成“家”,而不是“网红打卡点”。

你说,这样的家,能不高级吗?

来源:生活小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