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要复活5种灭绝动物,最后一种曾成功重生却只活几分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06:32 1

摘要:你敢信吗?科学家竟想把早已灭绝的动物“拉回”人间!从漫步北极的猛犸象,到曾遮天蔽日的旅鸽,再到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渡渡鸟……这5种动物为啥被盯上?更神奇的是,有一种已经被成功克隆过,可惜只活了几分钟!复活它们靠啥黑科技?又藏着哪些争议?一起来揭秘~ ️

你敢信吗?科学家竟想把早已灭绝的动物“拉回”人间!从漫步北极的猛犸象,到曾遮天蔽日的旅鸽,再到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渡渡鸟……这5种动物为啥被盯上?更神奇的是,有一种已经被成功克隆过,可惜只活了几分钟!复活它们靠啥黑科技?又藏着哪些争议?一起来揭秘~ ️

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曾漫步于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北部 tundra,直到约4000年前,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捕猎走向灭绝。为什么要复活它?科学家认为,猛犸象曾在维持北极草原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

重新引入类似猛犸象的生物,或许能通过保护永久冻土、控制 tundra 树木蔓延来减缓气候变化。目前最前沿的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者可将猛犸象的基因(比如厚皮毛和耐寒相关基因)植入其现存近亲亚洲象的DNA中。❄️

正如colossal.com所解释,目标不是完美克隆,而是培育“猛犸象-象杂交体”,具备猛犸象的关键特征。但伦理争议不少:现存物种正在消失,我们该花数百万复活灭绝物种吗?这些杂交体能存活吗?把它们带入从未见过的变了样的世界,公平吗?

旅鸽(Ectopistes migratorius)曾多达数十亿只,庞大的鸟群能遮暗北美天空,却因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于1914年灭绝。科学家想复活它,以恢复北美森林的平衡。

旅鸽曾通过庞大的种群影响树木组成和养分循环,在生态中作用重大。像“复活与恢复”项目的团队,正用CRISPR技术将博物馆保存标本的DNA片段,拼接到近亲斑尾鸽的基因组中。这种“基因回交”希望培育出有旅鸽特征的种群。

但挑战不小:新培育的鸟会像原种一样行为吗?能形成影响生态的大群落吗?《华盛顿邮报》也警告,把它们放回现代碎片化的森林,可能有意外后果。⚠️

塔斯马尼亚虎

袋狼,又称塔斯马尼亚虎(Thylacinus cynocephalus),是一种食肉有袋动物,曾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因捕猎和政府悬赏,于20世纪30年代灭绝。科学家想复活它,因其生态重要性和文化意义。

作为顶级掠食者,它曾帮助控制猎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者正利用基因组测序和CRISPR技术,以现存近亲袋食蚁兽的基因为基础,重建袋狼的DNA。计划最终培育出可存活胚胎,植入有袋类代孕母体。

批评者担心,把掠食者重新引入如今的生态系统可能适得其反。而且,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已受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威胁,还有空间容纳这种“远古来客”吗?《科学日报》提到了重新引入顶级掠食者的影响。

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是毛里求斯特有的不会飞的鸟,人类发现该岛几十年后,于17世纪末灭绝。它成了灭绝的象征——被入侵物种、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彻底消灭。

如今,巨像生物科学的研究者正试图通过基因组重建和基因编辑复活渡渡鸟。他们对比保存的DNA样本和尼科巴鸠的基因,努力绘制渡渡鸟特征的蓝图,最终将编辑后的细胞植入代孕鸟类体内。

从生态角度看,渡渡鸟或许曾帮助传播本地植物的种子,其中一些现在已濒危。但怀疑者称,原始生态系统所剩无几,质疑渡渡鸟能否在如今的环境中存活。《国家地理》认为,逆转这场史上最早有记录的灭绝之一,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和情感吸引力。

比利牛斯山羊(Capra pyrenaica pyrenaica)是原产于比利牛斯山脉的野生山羊,2000年最后一只已知雌性“西莉亚”死亡后灭绝。但2003年,科学家创造了历史——用保存的皮肤细胞克隆它,将胚胎植入家山羊体内。

克隆体出生了,却因肺部缺陷几分钟后死亡。这是首次复活尝试,虽短暂却意义重大。如今,克隆技术和代孕繁殖的进步,重燃了让这种山羊永久回归的希望。它成了克隆灭绝动物的局限与潜力的真实案例。

伦理困境很尖锐:我们在玩弄生死吗?如果克隆体受苦或死亡,我们真的尊重了声称热爱的物种吗?你支持复活灭绝物种吗?想再见到哪种动物?

来源:悠悠趣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