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采购、物流到底怎么分工?搞不清,管理只会越管越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15:14 1

摘要:——老板嘴上说“供应链”,想的是交期; ——采购理解的“供应链”,是议价和下单; ——物流那边以为“供应链”就是送货准不准。

很多企业一上来就问:“我们想优化供应链,怎么把采购和物流流程梳理一下?”

听起来没问题,但一聊细节就发现,有个特别常见的现象:

——老板嘴上说“供应链”,想的是交期; ——采购理解的“供应链”,是议价和下单; ——物流那边以为“供应链”就是送货准不准。

结果呢?

供应商延迟,采购说:“我下单很及时啊,是物流慢。”库存积压,供应链说:“明明有货,为啥客户说没发出去?”物流迟到,仓库说:“客户订单早准备好了,是车没来。”

三块业务,表面谁都没问题,实际协同一塌糊涂。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专门来理清一件事:

供应链、采购、物流,这三者到底谁负责什么?怎么分工、怎么协同,企业才不至于越管越乱。

以下解读所用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已经整理成模版——业务管理模板中心-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心-简道云

这几乎是最常见的误解。

很多公司以为只要有人管采购、有人去下订单谈价格,这就叫“供应链管理”了。

其实,采购只是供应链的一部分,真正的供应链是覆盖全流程的,

从计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交付,甚至包括退货和回收,是一个“端到端”的管理体系。

一句话概括:采购只是进货动作,供应链是整体流程的统筹和协同。

不少人理解中的物流就是“运输”——找车、发货、送到客户手里。

但实际上,物流不仅是“运”,还包括“仓”,包括物料入库、存储管理、拣货、打包、配送、退货处理……尤其在制造业和零售行业,物流的核心是流转效率和库存周转。

所以,“物流=送货”这个说法,也是不完整的。

这也是很多企业上系统后的通病。采购系统、仓库系统、运输系统全都有,可是人还是手动对单、打电话催货,计划下得晚,物料缺得凶,根源是什么?

系统再智能,如果前端计划没准、流程没梳理清,系统只会把混乱放大。

采购不是“看谁便宜就买谁”,也不是“供应商熟就长期合作”。 采购要考虑:

根据业务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寻找合适供应商,筛选、谈判、比价签订采购合同,确保交期和质量下订单,跟进发货和到货状态处理采购异常:延期、缺货、换货、退货等。

采购要为两件事负责:成本 + 交付保障

举个场景:

公司要买一批原材料,采购先要跟技术确认规格,再找3家供应商报价,再确定价格和合同,然后下单跟进发货情况。这一套动作,属于采购。

物流不止是找快递、送货这么简单,它管的是整个货物流动的过程,包括:

安排运输方式:陆运、海运、空运、快递?怎么选?跟踪在途货物:货走了没?走到哪了?卡车堵路了怎么办?安排仓库入库、出库:货到了,谁收?怎么验?怎么上架?发货配载、装卸作业:怎么装车最省空间?怎么排车队?异常处理:丢件、损坏、拒收怎么办?

物流要为两件事负责:效率 + 准确率

举个场景: 一批货从山东到广州,物流得安排哪家公司运、什么时候出发、沿途怎么监控,到站之后仓库怎么接货、怎么上架。这一套动作,属于物流。

供应链看起来“啥都不具体干”,其实是做整个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和计划管控的人,负责:

需求预测、库存策略制定协调采购、生产、仓库、物流之间的节奏优化供应周期、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处理突发事件(如缺货、爆单、封控)时的协调方案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机制、物料管理机制

供应链要为两件事负责:整体效率 + 成本控制 + 风险预警能力

举个场景: 你突然接到一个大客户订单,要1万个零件,下周就交货。采购、仓库、物流各自都说“来不及”。这个时候,供应链就要判断:

是不是能从别的客户订单中挪货?是否可以紧急转单生产?是否可以临时空运部分货提前交付?

这个“调配和统筹”的动作,属于供应链管理。

很多时候不是企业没资源、没系统,而是三方协同出了问题。

下面我们来讲讲,从流程和系统上,三者该怎么协同打通。

计划是核心,是“源头活水”。

很多企业采购乱、物流乱,其实根本在于没有明确的物料需求计划(MRP),采购只能被动应付、临时下单,物流只能打补丁。

采购要跟计划走:根据系统的MRP需求进行下单,不靠拍脑袋。物流要提前布局仓配:知道哪些物料什么时候到,提前安排接收与上架,不临时抱佛脚。采购系统有供应商交货信息,但仓库看不到;仓储系统记录了入库时间,但物流发货单采购部门查不到;供应链计划部要调度,但订单变更信息晚几天才同步。用统一平台(比如ERP+WMS+SRM)连接三方;实现订单状态、库存变化、运输轨迹的实时可见;系统看板及时预警,比如哪个供应商交期延误、哪个SKU快断货、哪个仓发货慢。

很多时候采购说“我早下单了,是物流收慢了”,物流说“是你没给到正确入库时间”,最后老板听不出到底谁问题。

解决办法:

计划 → 下单 → 入库 → 生产用料 → 出库 → 配送整条链标准化;明确每一环节的SOP和责任人;关键节点系统打点,留下“时间戳+操作人”记录,方便追责。

很多公司换个名字而已,原来叫“采购部”,现在叫“供应链部”,结果该部门还是只会下单。

没有计划功能没有库存分析没有协同能力

有些公司采购部独立得像个“后勤组”,不知道生产节奏,不知道销售需求,变成了“接单机器”。

采购必须懂业务节奏:

了解哪些物料是长周期、哪些是标准件;清楚市场波动影响成本;主动参与BOM优化、合同谈判、风险备料等。

很多企业,明明有采购、有物流、有供应链,三者却各干各的,各说各话,问题出了谁都说不是自己。

但真要把管理做实,就得回归本质:

供应链是全局的,讲协调和效率;采购是前端的,讲质量、成本、交期;物流是中后台的,讲速度、周转、服务。

三者缺一不可,各有侧重,唯有协同,才能把整体流转打通。

所以,别再混着用了,也别再一句“你负责供应链”,就把一个人丢进采购执行的战壕里了。看清楚分工、梳理好流程、系统协同起来,供应链管理才真正落地。

来源:简道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