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农家女孩毛子铱考入北大,677分的背后是热爱与坚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9:17 1

摘要:7月25日,临湘市詹桥镇云山村毛家组的农家小院里,一张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让整个山村都沸腾了。这份喜悦不仅属于18岁的毛子铱——这位以677分佳绩脱颖而出的临湘一中应届毕业生,更成为50多万临湘父老乡亲热议的焦点。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通讯员 魏新敏

7月25日,临湘市詹桥镇云山村毛家组的农家小院里,一张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让整个山村都沸腾了。这份喜悦不仅属于18岁的毛子铱——这位以677分佳绩脱颖而出的临湘一中应届毕业生,更成为50多万临湘父老乡亲热议的焦点。

近日,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这位“寒门学子”,探寻她圆梦燕园的成长轨迹。

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热泪里藏着万千感动

“燕园的录取通知书,曾是我无数个深夜里的念想。”手捧烫金通知书,毛子铱眼中泛起泪光。这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将此刻的荣耀归功于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的每一次谈心、同学递来的一张错题纸、妈妈拖着病体陪我熬夜的灯光……少了任何一份支持,都没有今天的我。”

她特别提到高三百日誓师大会的场景:“全班同学紧握拳头喊出目标的瞬间,我突然明白,备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份集体记忆,成了她冲刺阶段最坚实的动力。

语文129分的秘诀:在文字里遇见星辰大海

“语文从不是枯燥的考点,而是一座通往心灵的桥。”谈及高考129分的语文成绩,毛子铱眼中闪烁着热爱的光芒。她习惯在晨读时沉浸式品读经典:读《出师表》感受“鞠躬尽瘁”的赤诚,品《陈情表》体会“乌鸟私情”的温情,甚至在《百年孤独》的字里行间触摸拉美大陆的脉搏。

“每个汉字都藏着智慧。”她分享道,她日常会用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春日花开的惊喜、雨夜读书的宁静,甚至是某次考试失利的沮丧。“当文字成为情感的载体,学习就变成了享受。”这种对语文的热爱,让她在阅读与写作中不断沉淀,最终转化为考场上的从容。

低谷时的突围:从焦虑内耗到脚踏实地

高三上学期,毛子铱曾陷入“成绩波动—焦虑—更差”的恶性循环,开始频繁感冒、失眠,模拟考排名下滑。“那时候总盯着‘能不能考北大’,反而忘了脚下的路。”

为了改变现状,她开始每天写下“今日小目标”:“背完30个文言实词”“整理地理错题本”。状态差时,就去操场散步,听老师讲“地理视角里的人生”——班主任方老师的话让她顿悟:“就像河流遇到礁石会转弯,学习也需要学会调整方向。”

最暖的考场记忆:胃痛时的那袋饼干

6月9日高考最后一天,毛子铱突发胃病,吃什么吐什么。“当时腿都在抖,怕影响最后两门考试。”让她意外的是,午休时校领导带着田老师专程送来饼干和温水,“田老师蹲在我身边说‘慢慢来,你已经很棒了’,那瞬间眼泪差点掉下来。”

靠着这股暖意,她咬着牙完成了政治和地理考试。“走出考场时阳光特别暖,我知道,这场仗我不是一个人在打。”

爱心护航逐梦路 寒门学子情暖十三村

8月3日,烈日当空,湖南十三村生态工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临湘一中学生毛子铱与母亲等6人,应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武之邀,前来参观学习。

毛子铱来自临湘市詹桥镇云山村,家境贫寒,母亲身患乳腺癌与心脏病,需长期服药,家庭重担压在肩头。李国武得知情况后,特地邀请她们一行来访。在十三村,李国武热情分享了自己下岗创业的历程,一路解说一路摄影,镜头里,毛子铱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幸福笑容。

在象征品德传承的德字碑前,李国武向毛子铱颁发了助学金,这一幕引来游客驻足。

休息室里,毛子铱的母亲动情回忆:“十年前大云山发生泥石流,我家房屋被冲毁,是李总送来70台彩电,我家分到的那台至今保存着。他还资助灾区孤儿毛罗键读完大学,如今孩子在上海成家立业。我总告诉女儿,要记住这份善意,做个有爱心的人。”

李国武闻言眼眶发热:“您保存电视、教育女儿感恩,这份善良更可贵。优秀的孩子值得被呵护,我会一直关注子铱的成长。”阳光下,生态工厂的绿意与众人的笑脸相映,定格成一幅爱心传递的温暖画卷。

对燕园的期待:带着家乡的温度前行

8月18日,毛子铱将踏入北大校园。“我想在未名湖畔读更多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探讨问题,更想在社团里尝试以前没接触过的领域。”但她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临湘的山山水水养了我18年,未来无论走多远,都要带着这份根脉,学成后为家乡做点事。”

这个从云山村走出的女孩,用热爱点亮前路,用坚韧跨越坎坷。她的故事正在临湘的校园里流传,成为无数追梦少年的榜样——原来平凡的努力,真的能让梦想开出花来。

来源:岳阳晚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