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首尔汉江的一段模糊视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汉江怪物"话题冲上热搜,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里满是对2006年经典电影《汉江怪物》的联想——毕竟,那部片子里的"变异生物"可没少让观众做噩梦。
最近,首尔汉江的一段模糊视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汉江怪物"话题冲上热搜,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里满是对2006年经典电影《汉江怪物》的联想——毕竟,那部片子里的"变异生物"可没少让观众做噩梦。
深夜钓鱼拍到"巨型黑影",目击者吓跑
事情要从7月下旬的一个晚上说起。首尔汉江国会大厦旁的停车场水域边,有位自称钓了几十年鱼的老博主像往常一样支起了鱼竿。可没过多久,他突然扔下钓竿往岸上跑,边跑边喊:"那是什么?好可怕!"
据他描述,水里有个黑黢黢的大家伙,长度估计6到10米,比成年男子的腰还粗。最蹊跷的是,这东西一直没露出水面,却像在"并行游动",快速往水面上凑,就这么持续了20分钟。"我钓了这么多年鱼,头回见着这么邪乎的!"老博主事后回忆,当时吓得手机都差点摔了。
这段带着晃动水纹的视频很快被传到社交媒体。评论区里,有人翻出2006年《汉江怪物》的剧照对比,有人猜是"变异大鱼",也有人怀疑是"外星生物"。不过,更多人盯着视频里模糊的轮廓犯嘀咕:"这真能是活物?"
历史重演?前两年"怪物"都是漂浮物
其实,汉江"闹怪物"这事儿不算新鲜。2022年,盘浦大桥附近就有目击者说看见"10米长生物游动",最后环保部门打捞上来一看,是个废弃的大浮标;2024年类似事件,调查结果也指向一块漂在水里的破渔网。
为啥总有人把这些漂浮物看成"怪物"?懂行的解释了俩关键:一是夜里光线暗,水面的反光会把普通物体"放大";二是水流一冲,静止的人造物跟着晃,看着就像在"游动"。就像咱们晚上看路灯下的树影,总觉得它在动——道理差不多。
科学分析:10米"活物"在汉江根本活不了
生物学家们看了视频直摇头:"这要真是活的,汉江可养不起。"汉江是条穿城而过的河,水不算特别清,食物也不算丰富。现存最大的淡水鱼中华鲟也就5米长,还得经常浮出水面喘气;鳄鱼最长6米,可得定期爬到岸上晒背;至于蟒蛇,潜泳20分钟不露头?根本不可能——它们得时不时换气。
再想,要是群居的水獭或者鱼群,游的时候肯定得露头换气,可视频里这东西20分钟没冒头,怎么看都不符合。所以,专家们更倾向于是人造物:可能是哪个工程剩下的金属部件,或者是被水泡大的塑料布,甚至是渔网缠成了大团。
韩国环保部门也没闲着,最近正组织人在汉江打捞漂浮物,采样分析。不过截至8月4日,官方还没公布具体结果。
网友吵翻:是"怪物"还是焦虑?
视频火了,评论区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宁可信其有":"汉江这些年污染挺重的,美军基地以前排过污,保不齐出啥怪事。"另一派则翻出旧账:"2022年、2024年都是浮标,这次还能例外?"
其实,大伙儿的讨论里藏着点无奈。这些年汉江确实不太平:巴西龟、鳄龟这些外来物种被随便放生,塑料垃圾漂得到处都是,水质监测报告里总写着"污染物超标"。有网友说:"看见'怪物'就慌,其实是怕汉江真的病了。"
真相可能很简单,但警惕不能少
说到底,汉江"怪物"更像个"视觉乌龙"。可这场风波也提醒咱们:城市河流的生态健康,真容不得马虎。无论是管好漂浮物,还是严控外来物种,或者治理污染,都是绕不开的课题。
至于那个深夜的黑影到底是啥?估计等环保部门公布结果就清楚了。但不管结果如何,咱们看热闹时也别忘了——保护好身边的河,比追"怪物"更重要。
来源:五饼二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