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话题“成人安抚奶嘴走红月销量破千”冲上热搜第一,而在某社交平台,该内容视频播放量已突破2亿次。在众多博主的测评分享中,有人声称靠它戒掉了烟瘾,有人表示在它的帮助下控制住了食欲,更有甚者整夜都含着奶嘴入眠,一觉醒来直言确实有被治愈到。
浙江大健康
奶嘴火了,不是婴儿款,而是成人版,即使这听起来有些“羞耻”。
近日,话题“成人安抚奶嘴走红月销量破千”冲上热搜第一,而在某社交平台,该内容视频播放量已突破2亿次。在众多博主的测评分享中,有人声称靠它戒掉了烟瘾,有人表示在它的帮助下控制住了食欲,更有甚者整夜都含着奶嘴入眠,一觉醒来直言确实有被治愈到。
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在各大网购平台搜索后发现,这些被誉为“减压助眠神器”的成人安抚奶嘴价格一般在十几元至上百元之间,款式也很多,部分商家还称其有防磨牙的作用。
这种说法真有科学依据吗?长期咀嚼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记者采访多位相关领域医生带来解答。
图源:微博截图
奶嘴是柄双刃剑
不建议作为防磨牙工具
“单从防磨牙的角度来说,含成人安抚奶嘴的操作方式是不值得推荐的。”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畸专科医生王勇解释,针对磨牙症的患者,常会建议他们做一个口腔夜磨牙颌垫,这是一种外观类似牙托的定制化医疗器械。佩戴后,患者在无意识地咬牙或磨牙时,医用颌垫能将咬合力均匀分散,减少牙齿磨损。
但安抚奶嘴的受力区域有明显差异,只是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长此以往会造成局部的开合问题,导致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继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导致关节区弹响、张口受限、咀嚼疼痛等症状。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医生龚成也认可这样的观点,尤其是本就有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也就是俗称“地包天”或“天包地”的人群,盲目跟风易加重病情。
龚成在门诊中/医院供图
“奶嘴是一柄双刃剑,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带来的积极作用,如对于小月龄婴幼儿而言,奶嘴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及平复情绪等,重点是在于如何使用。”龚成提到,一般情况下,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的时间建议控制在15~20分钟。若每天叼着奶嘴两三个小时,甚至是咬着过夜,即使是颌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也会受到影响。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常使用安抚奶嘴,颞颌关节紊乱会加重,颌骨和牙齿更容易出问题。“在用嘴呼吸的过程中,口腔内的细菌会与外界空气接触,要是一直处于吮吸状态,奶嘴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天然温床。”
此外,成人安抚奶嘴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含着入睡后可能会因体位改变而堵塞气道或因意外脱落引发误吸,非医用级硅胶的廉价代替品可能会释放塑化剂等。
龚成说,目前医院门诊中尚未接诊到因使用成人安抚奶嘴而出现口腔问题的患者,但由于这种“网红产品”才刚开始流行,口腔疾病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有这种习惯的人在一段时间后莫名出现牙齿发酸、蛀牙、牙龈出血等情况,请及时就诊。
成人安抚奶嘴走红
其本质仍是压力超载问题
“结合这么多年的潮流变化趋势来看,成人安抚奶嘴走红的背后,其表达的仍是现代人压力过大的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抑郁障碍科医生胡希文在认真分析后发现,这类情况多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重压下的中青年人亟需寻找宣泄情绪的窗口。
据相关统计,中国解压玩具市场扩张速度惊人,2024年已突破200亿元大关。“成人安抚奶嘴同样遵循此逻辑。”胡希文说,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视角解读,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退行”机制,本质上是对现实压力的逃避,即通过婴儿期的口腔活动,如咬、咀嚼、吮吸等行为缓解心理焦虑或满足情感需求。且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重复性咀嚼动作可促进α脑波的生成,这种脑波与放松状态密切相关。
图源:视觉中国
换言之,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有的人一紧张就喜欢嚼口香糖或者咬手指甲,实际上是种自我安慰。胡希文至今仍记得,20多年前也有一款奶嘴造型的饮料特别流行,明明拧开瓶盖,撕掉包装就能直接喝,可很多人还是酷爱撕掉包装后再把瓶盖转回去慢慢嘬。
“夏天是情绪调节障碍的高发期,在高温洗礼下,大家常会变得暴躁易怒。”胡希文介绍,虽说成人安抚奶嘴确实能快速缓解部分人群当下的不适感,若频繁使用,可能会失效。
为此,心理医生想说的是,物质依赖并非长久之计,不如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真实想法,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消除负面情绪,用无惧的态度来面对一切挑战。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