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27日至8月2日期间,广东省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2892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为: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至此,全省累计报告病例
01
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2892例,累计7716例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7月27日至8月2日期间,广东省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2892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为: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至此,全省累计报告病例数达7716例。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症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1-2周内可自行康复,但少数可能发展为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人群普遍易感,需特别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6月初,全球14个国家/地区累计报告约22万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波及美洲、非洲和亚洲。专家分析指出,今年异常气候利于蚊虫孳生,蚊媒密度较高;加之输入的病毒为印度洋流行株,极易通过白纹伊蚊传播,传播效率高。多因素叠加导致本次疫情规模超越历史局部暴发。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表示,当前全省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初步遏制,本周新增病例呈下降趋势,核心区顺德报告病例数连续下降。然而,国际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广东对外交流频繁,使得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同时,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因素导致蚊媒活跃,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鉴于佛山为本次疫情集中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已于8月2日带队赴佛山指导防控工作。
02
药店卖这些药,要登记了
为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网络覆盖优势和疫情监测“哨点”作用,助力实现早发现、早处置,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8月1日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零售药店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管理的告知书》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零售药店实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的通知》。此举将为全面精准排查提供有力支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根据市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全市所有零售药店自即日起实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实名登记报告制度。药店需指引购药人员扫码完成实名登记,并实时登录“佛山市监”小程序,通过“药品零售云监管”功能登记上报药品销售信息及购药人员信息。进行网络销售时,必须遵循“线上线下一致”原则,完成购药登记后方可销售。
市监部门要求全市药店充分发挥防疫一线作用,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严格落实经营场所防蚊灭蚊措施。药店需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张贴需实名登记销售的药品目录及所在地定点收治医院信息,主动向购药人员介绍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其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对购买相关药品的人员,应主动询问其是否存在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可疑症状以及近期旅行史、蚊虫叮咬史,劝导有症状者及时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本次纳入实名登记管理的药品,主要指用于缓解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的药品。根据佛山市监部门公布的目录,包括风寒感冒颗粒、感冒灵、连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片)、金花清感胶囊、双黄连(所有口服剂型)、蓝芩口服液、维C银翘片、布洛芬(所有口服剂型)、酚咖片、磷酸奥司他韦(所有口服剂型)、氯雷他定片(胶囊)、炉甘石洗剂等多种常用药品。(目录详见文末附件1)
市监部门在告知书中恳请市民购买上述药品时,配合药店工作人员进行扫码实名登记,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及近期蚊虫叮咬史等信息。对于不便使用智能手机或无法自行登记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由家属协助或由药店工作人员提供必要帮助完成登记。登记过程需要短暂停留,药店工作人员将尽力提高效率以减少等候时间,敬请市民给予理解和支持。
03
驱蚊类非药产品需求激增
从佛山当地媒体报道看,该市确诊的基孔肯雅热病例症状轻微。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关键在于落实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以预防感染。
对于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给零售药店带来的实际影响,佛山市百姓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文场表示,该病主要症状为皮疹、发热和关节痛,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退热、止痛、止痒类药品仅能缓解症状。他观察发现,近半个月来,相关对症药品的销售情况变化并不显著。
对于药店来说,由于确诊患者数量相对有限,对症药品销量未见明显增长,所以店员也无需因执行登记政策对交付效率和顾客等候产生的暂时影响感到过度困扰。
谈及药店当下的经营重点,邓文场指出,相比对症药品的销售,目前佛山市民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核心是防蚊驱蚊。其门店数据显示,近期驱蚊水销量明显大幅攀升。
据了解,佛山所有药店均积极协助街道开展防疫宣传并落实防蚊措施,顾客进店会提供驱蚊水喷洒服务。目前广佛两地社区街道的工作重心是已由灭蚊转向防蚊。需明确的是,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相同,均为伊蚊。伊蚊在各类积水容器中孳生繁殖,无积水则无蚊虫孳生,进而阻断疾病传播。
《第一药店财智》在广州多家药店调研也发现,店内均张贴了基孔肯雅热科普海报及防蚊灭蚊指南。店员反馈近期灭蚊水、蚊香、蚊香片、杀虫喷雾等驱蚊产品的团购需求显著增加,而对症药品销量变化不大。
专家指出,当下时值盛夏,高温多雨是蚊虫孳生高峰期。在南方城市重点防范基孔肯雅热及其他蚊媒疾病的关键时期,其他省市也要将防蚊叮咬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药店经营者需认识到,该季节应对的核心并非对症治疗药品,而是预防性的驱蚊产品(是否属于药品需按成分判定),这类产品同样要求安全有效。
以驱蚊剂为例,业内人士强调,选择具有国家有效期内农药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产品是关键,这代表其质量可控且对人体刺激在安全范围内,此选品标准对消费者和药店采购人员均具指导意义。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