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 农村5大匠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6-02 17:45 1

摘要:20世纪70-80年代,街头巷尾游走着一群,与老百姓相伴的手艺人。他们一路吆喝,响遍整个村庄。凭借着精湛的手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用双手托起了人间温暖。

20世纪70-80年代,街头巷尾游走着一群,与老百姓相伴的手艺人。他们一路吆喝,响遍整个村庄。凭借着精湛的手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用双手托起了人间温暖。

绞脸又称“开面”,绞脸是一种传统的美容技艺,早在唐朝时期,绞脸术就已经出现,那时皇宫里,无论是皇后还是公主都喜欢请专门宫女为自己绞脸,使自己的容颜变得更加靓丽。

旧社会女子出嫁前的必备仪式。跟现在化妆差不多。绞脸师用一根棉线在脸上来回绞动,去除汗毛,寓意“告别青涩”。如今这个行业恐怕都没了。

‌骟匠或许很多年轻人都未曾听闻。骟匠主要负责阉割家禽的手艺人。通过这种方式让家禽长得更快、肉质更好。在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骟匠是非常受欢迎。他们有一套独特的工具和技术,操作熟练,能尽量减少家禽的痛苦。

过去伞骨折断、伞面破损都是可以修复的。一些游走乡村的老师傅,挑着装满竹条、棉线、桐油的担子走街串巷。修伞匠指尖翻飞,削竹、换骨、裱面,破损的伞在他们手中重获新生。如今伞破了直接都扔了,再也没人修了,修伞匠也毕业了。

20世纪70年代,学校门口的修笔摊子,都是有文化人的歇脚地。师傅用刻刀在钢笔上镌刻名字、涂金粉,字迹工整。他们用一把镊子调整笔尖缝隙,让断墨的钢笔重获新生。那时买个钢笔不容易都是宝贝,有钢笔的都会别在左胸口袋。钢笔坏了有修的价值。现在钢笔这个词都快忘了,基本上很少人用了。学校门口再也看不见这些师傅的身影了。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说的正是补碗匠。过去一只碗摔成八瓣,人们也不会丢弃,只要补碗匠不灭绝,就能重生它。用铜钉将碎片重新缝合起来。补碗匠的担子里装着金刚钻、铜钉和牵钻,钻孔时需精准控制力度,稍有不慎便会彻底毁坏瓷器。现在就算还有补碗匠,大家也没功夫等他把碗修好了,人工可以买一堆碗了。

这些手艺人在那个时代,给人们温暖的烟火气他们消失了。但记忆不应湮灭。他们的故事一直写在书里、在我们记忆里。市井烟火中的匠人精神,才是民族最珍贵的“非遗”。

来源:沙漠骆驼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