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日,新县卡房乡组织召开2025年半年产业发展座谈暨天麻种植技术培训会,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形式,聚焦天麻产业精细化管理和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8月1日,新县卡房乡组织召开2025年半年产业发展座谈暨天麻种植技术培训会,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形式,聚焦天麻产业精细化管理和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中药材科技服务团和食用菌科技服务团技术专家应邀出席会议,乡党政班子成员、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及种植大户代表等参加会议,共谋天麻产业提质增效之路。
观摩取经:技术示范引领产业升级
与会人员实地走访古店社区、居畈村、卡房村等天麻种植基地,重点考察"林下种植""仿野生有性培育""箱装种植"等创新技术应用。各村支部书记和基地负责人现场分享标准化种植、加工及市场拓展经验,技术专家针对白蚁防治、菌床管理等难题进行"手把手"指导,为种植户提供实操解决方案。
培训赋能:破解痛点夯实发展根基
在随后召开的技术培训会上,县中药材专家、高级农艺师,原种研究服务中心主任胡臣学系统讲解选地、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种植大户代表交流实战经验。
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方贤文指出,在卡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和全乡种植户的辛劳耕作下,全乡天麻种植面积已近400亩,年产值预计突破千万元,效益显著、成绩突出。但"轮作倒茬难""品牌商标缺乏""重种植轻管护"等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还需以"精耕细作"理念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精准施策:以"绣花功夫"做强主导产业
会议强调,乡产业专班和各村集体经济要围绕三方面发力:一是压实责任,将管护成效纳入村级考核,强化"效益优先"导向;二是细化技术规程,制定标准化种植手册,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三是畅通产销信息,构建"天麻信息圈",对接药企、电商等多元渠道,擦亮"天麻之乡"品牌。
胡斌在总结讲话中号召全乡上下摒弃粗放思维,以"钉钉子"精神落实精细化管理,推动天麻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与会种植户纷纷表示,将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让"小天麻"真正成为富民强乡的"大产业"。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农民富。"卡房乡党委书记
来源:小康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