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路星火实践团走进向警予纪念馆:红色教育铸魂,传承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11:03 1

摘要:7月9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芙蓉学子·益路星火”大学生实践团走进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向警予纪念馆,以“红色教育铸魂,绿色实践赋能”为主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缅怀革命先烈中传承红色基因,从峥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益路星火实践团走进向警予纪念馆:红色教育铸魂,传承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通讯员罗荷花 彭玺 李洋 杨昱琛)7月9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芙蓉学子·益路星火”大学生实践团走进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向警予纪念馆,以“红色教育铸魂,绿色实践赋能”为主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缅怀革命先烈中传承红色基因,从峥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缅怀致敬:仪式里的精神传承

向警予铜像前,阳光穿过松柏洒下斑驳光影。实践团全体成员列队肃立,向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深深鞠躬,三鞠躬的弧度里,盛满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追思。学生代表上前朗诵原创诗歌,“你以笔为枪划破暗夜,以声为炬照亮前路”的字句回荡在广场,将向警予“为真理而死”的壮举娓娓道来。随后,全体成员举起右拳,在党旗与团旗下重温入党、入团誓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掷地有声,与纪念馆内“警予精神永垂不朽”的题词遥相呼应。合影时,有人悄悄整理了胸前的团徽,镜头定格下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脸庞。

参观感悟:史料中的信仰力量

展厅内,泛黄的手稿、磨损的皮箱、黑白的历史照片串联起向警予的革命足迹。讲解员指着一幅赴法勤工俭学的合影介绍:“当年她主动剪掉长发,说‘要为解放妇女奋斗,先从打破旧俗开始’。”成员们俯身细看玻璃柜里的《妇女周报》合订本,油墨字迹虽已褪色,字里行间“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呐喊仍振聋发聩。在“向警予就义场景”复原区,昏暗的灯光下,模拟的刑场场景让空气都沉静下来。“她牺牲时才33岁,却留下了20万字的革命文稿。”成员王萌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展厅里循环播放的历史录音交织在一起。

分享交流:红色基因的当代回响

纪念馆广场的石凳上,一场即兴分享会热烈展开。“以前在课本里读向警予,总觉得离得远,今天看到她给家人写的信,‘我活着不能完成的事业,你们要继续’,突然就懂了什么叫信仰。”队员李雨的话刚落,就有人接话:“她当年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走村串户,我们现在来乡村实践,不也是在走她走过的路吗?”团队指导老师罗荷花指着远处的稻田说:“‘红色教育铸魂’不是一句空话,就像向警予追求妇女解放一样,我们现在做乡村振兴调研,也是在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她提议,把向警予“脚踏实地”的精神融入后续实践,在红星村开展的数字金融调研中,多听老乡心里话,多解真难题。

此次红色教育活动,是“益路星火”实践团将红色精神与绿色实践结合的生动尝试。此前在红星村,队员们已走访52户农户,摸清了当地数字金融需求的“家底”;而向警予等革命先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正成为团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精神坐标。当红色基因遇上青春实践,必将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长出更蓬勃的力量。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