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研协同发力!清河田间播撒绿色科技“种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0:40 1

摘要:这场汇聚20余家产业联盟合作社负责人的交流会,是清河区继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之后,推动农业生态革新的又一关键举措。“不能让好政策悬在半空,更不能让新技术躺在实验室里。”清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开场时直言,此次会议的核心就是打通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壁垒,让复合微

盛夏的清河区田野间,玉米叶片泛着油亮的深绿,草莓大棚里果实饱满红润。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正与一场关于“土壤与肥料”的深度变革悄然呼应。

近日,清河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复合微生物肥专题交流会落幕不久,政企研三方联动的技术推广热潮已从会议室延伸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这场汇聚20余家产业联盟合作社负责人的交流会,是清河区继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之后,推动农业生态革新的又一关键举措。“不能让好政策悬在半空,更不能让新技术躺在实验室里。”清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开场时直言,此次会议的核心就是打通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壁垒,让复合微生物肥这一“绿色科技”真正扎根土壤、惠及农户。

交流会上,大管家(上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明带来的“数据对比”让在场合作社负责人眼前一亮。他展示的监测报告显示:清河区张相镇试验田连续施用复合微生物肥两年后,玉米亩产提升7%,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12%;沃尔健采摘园的草莓可溶性糖含量较传统种植提升15%,货架期延长3天。

更令人关注的是土壤的变化,连续使用该肥料的地块,有机质含量从1.8%升至2.3%,土壤团粒结构明显改善。“增产提质看得见,成本问题咋解决?”一家蔬菜合作社负责人的提问道出了众人的顾虑。高明随即详解了政策红利:省级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可覆盖30%的肥料成本,清河区作为市级试点,还能叠加15%的额外补贴。

会议室里的热烈讨论,很快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际行动。随后,高明便与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十八道岗子村玉米试验田。“这片地连续三年用微生物肥,根系比旁边地块发达30%以上。”技术人员指着土壤剖面介绍,三方现场敲定了“灌浆期追施+叶面喷施”的组合方案,预计可再增5%产量。

在沃尔健采摘园,针对草莓花期特点,专家团队提出“夜间温湿度调控配合微生物肥冲施”的精细化方案,园主李大姐认真记录:“按这个法子,明年果子品质肯定更好。”

从政策解读到技术指导,从成本测算到田间实操,清河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献技、科研支撑、农户参与”的协同模式,让复合微生物肥从陌生概念变成了农户手中的“增收利器”。

如今,行走在清河的田野上,绿色施肥的理念正随着肥料颗粒一同融入土壤,孕育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正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所说:“我们要的不只是一季的丰收,更是一片能持续孕育丰收的沃土。”

来源:铁岭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