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降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健康安全,8月3日下午至4日清晨,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和专业力量,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大规模、集中性蚊媒消杀行动。此次行动覆盖居民小区、城区公共外环境、各镇街政府周边区域以及村居人口
为切实降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健康安全,8月3日下午至4日清晨,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和专业力量,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大规模、集中性蚊媒消杀行动。此次行动覆盖居民小区、城区公共外环境、各镇街政府周边区域以及村居人口集中居住点,旨在从源头上遏制蚊虫孳生,筑牢疾病防控屏障。
据区疾控局局长、区卫健委副主任周明介绍,本次消杀工作精准施策:针对易孳生蚊虫的小型积水容器,大力推行“翻盆倒罐”的物理清除方法;对于大型水体则加强监测;对于专业力量难以全面覆盖的楼顶、楼道等区域,则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清理。“清除房前屋后、阳台楼顶的各类小型积水,是阻断蚊虫生命周期的关键一步,也是最经济有效的基础措施。”周明强调,蚊虫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蛹三个阶段都离不开水,因此清积水是防控的核心。
本次行动特别注重群防群治。茶山竹海街道瓦子铺村网格员杨松告诉记者,社区工作者正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深入网格进行宣传动员,引导居民自觉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容器、废弃杂物,共同减少蚊虫栖息地。
在多个消杀点,记者看到居民们主动配合清理工作。“看到专业队伍来消杀,还教我们怎么清积水防蚊子,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华茂小区的市民赵容表示,这几天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在宣传,她和邻居们都自觉检查了自家阳台的花盆托盘和闲置容器,把积水都倒掉了。周明表示,防控蚊媒传染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动手清理环境、户户防范蚊虫叮咬的良好氛围,这正是提升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实践。
此外,区疾控专家还特别提醒,永川区当前重点防范的白纹伊蚊,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登革热后多以突发高热为主要症状;感染基孔肯雅热则常伴随剧烈的关节疼痛。专家强调,蚊媒传染病对所有人群均有威胁,并非仅针对老人或儿童,青壮年同样不可掉以轻心。一旦被蚊虫叮咬后出现高热症状,务必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自行处理延误病情。
据了解,永川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包括:严密监测蚊媒密度动态变化,根据监测结果科学调整消杀策略和频次,同时依托医疗机构加强相关症状监测预警,形成监测、预警、响应、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巩固防控成效。
来源:外环西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