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质效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6+8”开拓产业发展新蓝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0:29 1

摘要: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和田二街,街边的小店飘出馕和烤包子的香气;当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海关闸口升起,“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正向西驶去;当汽车工业博览会的帷幕落下,农业博览会正迈开脚步向我们走来……

新疆网讯(记者郭玲)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和田二街,街边的小店飘出馕和烤包子的香气;当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海关闸口升起,“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正向西驶去;当汽车工业博览会的帷幕落下,农业博览会正迈开脚步向我们走来……

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市服务业以令人瞩目的态势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高于全疆增速0.8个百分点。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6.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1%,房地产业增长2.1%。

数字背后,是乌鲁木齐服务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也展现出这座城市在经济转型与升级过程中的无限活力。

深度融合 奏响产业发展“协同曲”

走进新疆西部云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物流仓内,一排排钢结构货架鳞次栉比。在“自动化传送带智能化分拣系统”的助力下,平均每分钟可处理八单货物,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

“目前,西部云仓一天可以完成8万到10万单的作业量,最高可达到15万单左右。”新疆西部云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忠说,从全国各地进仓的货品,方便实现“新疆包邮”,同时推动更多新疆好物“走出家门”。

高效智能化仓储物流服务,正在推动制造、商贸、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日前,乌鲁木齐邮政首辆智能无人车正式进入内测阶段。该车堪称“全能帮手”——装载空间达5立方米,单次可装运800公斤邮件,相比面包车配送,单次运送快件数量增加200件左右;最高时速40公里,满电空载续航180公里,即便在高频次配送中也能保持“耐力持久”。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周向玉介绍,该智能无人车将承担揽投站点间邮件转趟运输、校园自提点接驳转运,以及短途乡镇邮件运输等任务。

无人驾驶快递车驶入快车道。日前,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内,顺丰速递首辆无人驾驶快递车已在封闭园区内开展测试。

使用这辆无人驾驶快递车,只需在手机App上设置好始发地和目的地,它就会自行出发,向目的地等待的快递员奔赴,快递员只需要在配送点等待。

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瑞祥介绍,该车身搭载多个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可实现360度无死角环境感知,精准识别障碍物、行人与车辆。该车最大载重800公斤,运载量是传统快递电动三轮车的3至5倍,且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极大提升派件效率。

快递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产业,已成为保障市场主体稳定供应及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循环作用发挥的生力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市邮政快递业务量达1.84亿件,同比增长21.18%,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跃居全疆第五,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乌鲁木齐已形成铁、陆、空、邮“四位一体”的开放格局。公路——绕城高速西线通车,路网密度达95.68%;铁路——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累计开行超3000列;航空——开通9条货运航线,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52.1%;物流园区——临空经济区年处理快递超5亿件。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一列列满载的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鸣笛启程。广州的电子产品、义乌的小商品与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集结,通过“公转公”“公转铁”“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跨境物流方式灵活“出海”。

上半年,新疆“天山号”班列开行412列,货运量和货值分别同比增长72.9%和58.47%,班列开行列数、货运量和货值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现在出口货物搭乘‘天山号’班列发运,每个集装箱可节省200元成本,成本的压缩和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外贸人’的信心更足了!”从事中亚贸易的林亚达这样说。

求新求变 构建优质高效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加快构建“6+8”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品牌会展、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仓储物流、现代商务”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着眼以会展为纽带,激活商贸、旅游、文化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经济增长新引擎。

上周末,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爱车消费者。2025第25届新疆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在这里举办,60余个汽车品牌的千款车型展示销售。

乌鲁木齐的汽车类品牌展会示范带动效应凸显,提升了会展对制造业展示销售的平台作用。3月份举办的2025新疆315国际车展取得良好开局,销售情况大幅提升,总计销售车辆16027辆,总销售额约24亿元。

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通过“展示+体验+论坛+交易”模式,全方位呈现从核心零部件到智能整机装备的完整产业链条,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国内26个省区市的816家农机企业参展,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文化娱乐、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业收入近1亿元。该展会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农业机械展。

8月8日至9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即将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期举办第14届新疆国际种子交易会、第4届新疆水利科技博览会。

新疆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朝广介绍,新疆农博会历经22届,累积协助3万余家农业企业打开新疆市场。新疆种交会累计超10800个品种落户田间展示基地,当前已有5000余个品种在全疆推广种植,2000余个品种在中亚各国推广种植。

目前,乌鲁木齐市专业型会展场馆从事品牌会展服务的市场主体共约250家。以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主要举办大型专业展览、综合展览、国际国内知名会议等,重点培育和引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会展项目。

乌鲁木齐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弓介绍,2025年,全市计划承接举办各类展览项目100余场,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及乌鲁木齐市“5+2”现代工业体系展览项目30场,同比增长114.3%,产业聚焦类展览项目大幅跃升。

为进一步释放会展经济活力,赋能城市发展,今年乌鲁木齐市聚焦“会展+”多元融合发展路径,重点从产业、消费、外贸、招商等维度发力,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间,乌鲁木齐市组织100多家商贸流通企业推出“商博特惠”活动,凭借商博会“票根”参与享受商圈优惠、餐饮折扣、停车礼遇等专属福利,充分放大了“票根经济”溢出效应。

明星演唱会、文化演出等活动期间,也通过票根延长消费链。李宗盛演唱会举办的周末,靠近演出场馆的会展吾悦广场人气爆棚,客流量近12万人次。餐饮、零售、娱乐等业态全面飘红,不少餐厅出现排队等位的火爆场景。

乌鲁木齐中建福鹏喜来登市场销售部副总监刘金龙介绍,明星演唱会期间,客房均为满房状态,其中多为外地游客,餐饮的营业状况也十分火热,酒店在户外增设了20桌餐台,用于保障顾客用餐,全部达到满负荷状态。

创新赋能 产业发展优化升级

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不断涌现出新的服务模式和业态,服务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融合是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诞生的背后推手,也是产业创新的主要趋向。

于是我们看到,文化、体育、商贸、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之间的多元联动正在释放着巨大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激活城市的流量“密码”。

乌鲁木齐努力把握融合大势,通过创造有效的多元联动,抓住流量红利,把“流量”变城市“留量”,让“留量”变经济“增量”。

近日,位于大巴扎二期疆来城的城市候机厅投入运营。旅客可于航班起飞前4小时在城市候机厅办理值机手续并托运行李,随后自由安排时间在大巴扎景区观光购物,无需携带行李。

来自武汉的游客付晓霞在这里办理托运手续后,还留有充足时间逛街购物。“品尝一下馕咖啡,再买点伴手礼,给此次新疆之旅划下完美句号。”付晓霞说。

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更加丰富。草莓音乐节、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洛宾艺术季等重点文旅活动期间,乌鲁木齐市各大商场、餐饮企业开展专属优惠促销,推出商品满送等活动,打造“吃住行游娱购”一体的服务体验。

上半年,乌鲁木齐接待游客5057万人次,位列暑期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第三位。国内外游客用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雪山草原、骏马歌舞,更是一座城市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美好生活”是打量城市的第一把尺子。在产业体系的语境下,与“美好生活”直接关联的,是覆盖居民生活诸多领域、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

今年以来,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与本地企业合作,助力企业拓展销路、加快数字化转型;美团、抖音等平台在乌鲁木齐市开展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等业务,提升在线预订、配送上门等服务能力,推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国际纺服中心、智景等直播基地建设,完善场景搭建、供应链配套和人才培训功能,打造直播电商生态圈。

上半年,乌鲁木齐线上消费持续活跃,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2.3%。

从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到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健康,每个领域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加速跃迁的过程中,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乌鲁木齐正努力扩大服务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趋多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服务业不断寻求突破,牵引内需扩大、锻造产业新引擎,更好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新活力源。

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当下,在乌鲁木齐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还有一批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快集聚,一张完善的产业图谱逐渐丰满、清晰,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

来源:新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