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科普】临夏州疾控八月健康提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0:13 1

摘要:盛夏八月,高温多雨,正是各类病媒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活跃的时节 ,加之正值暑期旅行人流增大,疾病预防压力徒增。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愉快,临夏州疾控中心特别提示近期重点预防以下五种健康风险:

盛夏八月,高温多雨,正是各类病媒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活跃的时节 ,加之正值暑期旅行人流增大,疾病预防压力徒增。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愉快,临夏州疾控中心特别提示近期重点预防以下五种健康风险:

虫媒传染病

当前正值夏季蚊虫活动高峰,蚊媒传染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进入高发期,境外输入及本地扩散风险持续提高。广东省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已形成本地传播链,并外溢至省外,在南方省份呈扩散趋势。虽然临夏州地处西北,并非基孔肯雅热的高发区域,但鉴于假期旅行带来的人口流动,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健康提示:

清除积水,阻断蚊虫孳生

及时清理房屋附近、阳台、楼顶区域的废弃轮胎、泡沫箱等积水容器,疏通排水系统,避免蚊虫孳生。

科学防蚊灭蚊,降低叮咬风险

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入侵;合理使用电蚊拍、蚊香、气雾剂等灭蚊产品;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黄昏)前往草丛、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

健康监测,早发现早治疗

若出现发热、皮疹或关节痛等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情况;计划前往流行地区时需提前准备好驱蚊用品,返回后加强健康监测。

手足口病

7-8月为手足口病高发期,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有发热,口痛、疱疹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健康提示:

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做好个人防护

家长要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及时洗手;尽量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做好家庭环境日常清洁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及被褥;奶瓶、奶嘴、尿布、玩具、门把手等要及时清洗消毒,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每日监测孩子体温,留心观察孩子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等症状,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或口腔疱疹等,应及时就诊。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夏秋季,其发生多与饮食不当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典型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肢体酸痛等症状。

健康提示:

●饭前便后要洗手;婴幼儿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污染玩具而感染。

●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再食用;生熟食品需分开储存;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叮爬。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抵抗力。

●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身边有腹泻患者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消毒。

高温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目前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户外作业人员如环卫工人、快递员、建筑工人等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健康提示:

●清淡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及时补充水分。

●尽量避免室户外活动;若需外出,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时选择轻薄浅色衣服,做好防晒,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一旦出现中暑,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防范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假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期,随着暑假来临,要特别注意防范儿童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跌倒和坠楼、触电、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

暑期放假安全提醒:

●排查家中的各类安全隐患。热水瓶、消毒液等应放置在孩童接触不到的位置,厨房刀具等尖锐物品要放置妥当;谨防孩童触电;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的行为习惯。

●避免让孩子独自在路边、车辆周边玩耍、逗留,培养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防止溺水。选择规范的游泳场所,不去池塘、水库、沟、河等情况复杂的自然水体内游泳戏水。下水前要做好热身,避免下水后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家长应全程关注孩子的活动轨迹和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本文配图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本文非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来 源:临夏州疾控中心

来源:临夏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