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不相信,一台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柴油机,到今天还在运行。
你可能不相信,一台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柴油机,到今天还在运行。
你更想不到,有家企业,至今还在坚持改进生产135柴油机,不是为了情怀,而是因为——它真好用。
一台能“干一辈子”的机器
135柴油机,诞生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国,由上柴厂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引进苏联技术并加以国产化改良。
它的出现,直接填补了中国中大功率柴油机的空白。你能想到的地方它都能“扛活”:电站、油田、高原边防;;船舶、车载、拖挂设备;工厂、矿山、农业灌溉……
一句话:135柴油机撑起了一代人的动力底盘。
老机修的青春,从135开始
你问80年代进厂的师傅们什么机型修得最多?
答案十有八九是:135。
很多人以为,135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其实没有。
它只是在现代机型的包围下,悄悄地,继续发光发热。
尤其在:偏远无电地区的应急电站,没有高压共轨服务条件的项目,极端高原、温差大、工况不稳定区域……
你会惊讶地发现:135,还在转。
是谁让135“活到今天”?——是上研动力
在中国,有一家企业还在坚持:
对135柴油机持续优化、升级、量产。
它就是:上研动力(SHYAN POWER)
上研动力坚持做两件事:
保留135柴油机的经典结构基因,让维修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得以延续;
升级强化件:优化活塞材质、增压系统、连杆曲轴结构,让它在现代工况下依然能顶得上!
新版135柴油机,功率更大,油耗更低,寿命更长。
这不仅是产品,更是一代人的记忆
135不仅是一台机器,它是:老技校的课堂标配、机修班长的看家本事、值班员夜里听声就能“听出问题”的神机……
今天,我们在谈AI、大数据、数字孪生,但别忘了,正是135这样能干、耐用、可修的老国货,铺出了这条路。
你的135故事,还记得吗?
如果你修过、开过、听过135的声音,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135抢修”是什么?
#135柴油机#
来源:我就是科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