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项目展播②——“生命之光”禁毒宣传服务项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4 21:18 1

摘要:2025年7月15日,由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市团校承办的2025年温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展示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全市20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共同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注入新活力。赛后,团团特别推出2025年温州市青年志愿服

2025年7月15日,由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市团校承办的2025年温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展示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全市20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共同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注入新活力。赛后,团团特别推出2025年温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部分获奖项目展播,旨在加强各地各相关部门交流互动、学习互鉴,推进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发展。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生命之光”禁毒宣传服务项目

一次藏在“甜腻零食”里的暗流,曾让青春在懵懂中直面深渊。这不仅是个别案例的惊险逃脱,更是千万青少年的认知难题:新型毒品披着“奶茶”“糖果”的伪装,在校园街角、社交缝隙悄然流窜;超六成青少年说不清第三代毒品的圈套,甚至误把“毒邮票”当成潮流玩物。“识毒”与“防毒”的安全屏障,竟成急需填补的认知鸿沟。

筹备:在认知褶皱处凿开透光缝

自2012年创立以来,共组织师生1800余人次走进社会,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型、多样化、特色化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以“1+2+4+8”禁毒宣传服务制度,“寒假暖冬行动每天宣传服务1小时、城镇区域每次宣传服务2小时、新青年下乡每次宣传服务4小时、暑假集中行动每天宣传服务8小时”,逐步形成“12345”禁毒宣传服务特色品牌。

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之光”团队始终保持着初心和使命感,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禁毒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一个无毒的社会而努力。

实践:以多元为刃,剖解毒之画皮

校园阵地:沉浸式禁毒课堂的二重奏

文创解码:非遗文创展的展厅里,瓯窑裂纹藏着“毒如蛇蝎”的隐喻,AIGC插画解构毒品狰狞,书法作品刻下“无毒青春”的誓言……80余件师生共创作品,将“拒毒”淬炼成可触摸的文化表达,让防毒意识在审美共鸣中生长。

情景剧展演:《晓伟的禁毒日记》在演艺大厅首演,从“好奇尝鲜”到“深渊挣扎”的剧情,像重锤敲在800余名观众心上。散场时,有学生攥着衣角说:“原来毒品离我们就隔一层糖纸。”

社区延伸:家校社联动的防护网

文化礼堂里,队员们化身“禁毒说书人”:情景剧演绎“毒奶茶”的陷阱,仿真模型拆解“毒邮票”的伪装。更动人的是 “家庭禁毒小课堂” ——孩子举着手册教父母辨毒,手册纸页在亲子间传递,化作一捧防毒火种。从校园到乡村,从课桌到餐桌,“家校社”的防护网,在这一来一往中越织越密。

广场浪潮:全民共治的防毒共鸣

广场上,“防毒宣传进万家” 的主题活动里,漆扇创作摊位前,市民们挥毫绘下 “无毒家园” 的图景;禁毒投壶游戏中,孩子们紧盯靶心的瞬间,也把 “拒毒” 的种子悄悄埋进心里。回收的调研问卷上,字里行间都是共鸣 —— 多方力量与青春活力交织,社会共治的浪潮正由此翻涌不息。

基层温度:戒毒站里的持久战体悟

星海街道戒毒工作站的晨光里,队员们参与毛发检测、整理帮扶档案,听戒毒者讲述与毒瘾抗争的日与夜。基层工作者的坚守,像种子落进心里:原来禁毒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力,更需要共情。这份体悟,化作校园里的禁毒宣讲,让“持久战”认知在青春中蔓延。

青春律动:艺术演绎拒毒决心

“禁毒主题舞蹈”震撼人心:实践队特别编排并演出了禁毒主题舞蹈。舞者以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艺术化地呈现了毒品对身心的摧残、挣扎与最终战胜毒魔、拥抱光明的历程。舞蹈的情感冲击力,成为传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理念的强力催化剂,在游园会、文创展等活动中演出,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深化了宣传效果。

社区禁毒:动感科普共筑无毒梦

实践队举办大型禁毒游园会,通过趣味活动实现沉浸式教育。 活动以舞龙舞狮拉开序幕,设计了识毒游戏、模拟人生、创意手工、运动挑战、实用宣传品制作、毒品模型展示及幸运签抽取等多种互动项目,参与者最后在“禁毒誓言墙”留言表达拒毒决心。此外,实践队还组织了“荧光夜跑”亮“无毒路”,百名学子佩戴荧光装备沿途宣传;开展“禁毒骑行”拓“流动阵地”,利用共享单车悬挂队旗进行移动宣传。 系列活动成功打破传统宣教模式,动静结合有效提升了禁毒知识的传播效果与覆盖面。

青春闪光,彰显禁毒担当

青春战果

20万+人次的坚定回响与广泛赞誉。

15天多维攻坚,交出沉甸甸的青春答卷

覆盖超20万人次

系列活动辐射温州龙湾、瓯海等多区域,单场最高参与逾千人。游园会、文创展、禁毒舞等新增活动极大提升了吸引力。

社会效益获高度认证

项目获市级银奖;累计获国家级荣誉7项、省级17项、市级80余项(包括“全国百强实践团队”“浙江禁毒微视频一等奖”等);获国家级媒体报道1600余次;市民问卷反馈满意度达98.7%;基层禁毒单位致谢信盛赞“青年智慧”与创新模式。

可持续模式成熟

成功实践并固化“宣讲(课堂/展览/舞蹈)+实践(工坊/游园/阵地活动)+反馈(问卷/互动/联盟)”闭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生命之光”经验。

在未来的日子里,“生命之光”组织将坚定不移地秉承其创立初衷,不懈探索与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远离毒品危害的灿烂明天。让这束光更亮:深化情景剧叙事,让毒之伪装更立体;拓展文创边界,让非遗与科技碰撞更动人;联动更多场域,让“精准破伪装”的理念照见更远角落。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多样化活动形式,扩大宣传影响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禁毒宣传教育的长远价值和持续作用,以满腔的青春热情,不断开拓创新,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助力温州成为更高水平的“平安城市”。

供稿:志工权益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