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4日讯15岁男孩小武(化名)性格自卑敏感,经常在学校感到压抑,身边没有亲近的朋友,在校期间曾经遭遇过压力事件,与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小武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加之小武自我要求高,每天学习至凌晨一两点钟,长期处于疲劳、焦虑状态。父母对小武要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4日讯15岁男孩小武(化名)性格自卑敏感,经常在学校感到压抑,身边没有亲近的朋友,在校期间曾经遭遇过压力事件,与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小武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加之小武自我要求高,每天学习至凌晨一两点钟,长期处于疲劳、焦虑状态。父母对小武要求极高,但心理支持却很少,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断断续续休学三年。期间虽有过复学经历,但都因不适应学校再次休学。休学后在家上网课,学习动力不足,不愿与人交往,出现了焦虑、抑郁等症状。
图片与本文无关
在深入了解小武的情况后,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桑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1、调节情绪和行为: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情绪及行为问题,并用心理教育的方式让其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同时,桑老师还教会小武如何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及一些认知行为疗法的技巧,让孩子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2、发现并修正认知歪曲:
应用“开放式提问技术”和“三问法”的方式询问孩子在特定情境中的自动思维,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帮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自动思维,从而找出潜在的认知歪曲。同时,桑老师还应用“三栏表技术”给小武布置了监控自动思维的作业,帮助他记录下自己的自动思维、情绪和行为,并对他进行逐一分析。让孩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歪曲,并且慢慢地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它们。
3、改变负面评价,正确看待人际关系:
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孩子还原自己和父母、同学之间相处的某个场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同时,桑老师通过“改变自我比较技术”方式,帮助孩子更加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减少对自我的负面评价,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