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武清,从盘活闲置商业综合体的攻坚现场,到社区里和理发店、维修店、洗染店店主拉家常、聊经营的街角,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穿梭其间,他就是区商务局商贸流通科科长徐胜超。这位36岁的共产党员是2023年武清区“第一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者”的推动者之一。
立足岗位作贡献 干事创业强担当
在武清,从盘活闲置商业综合体的攻坚现场,到社区里和理发店、维修店、洗染店店主拉家常、聊经营的街角,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穿梭其间,他就是区商务局商贸流通科科长徐胜超。这位36岁的共产党员是2023年武清区“第一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者”的推动者之一。
“商业工作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得到群众中间去。”这是徐胜超常挂在嘴边的话。为让“一刻钟生活圈”真正圈出幸福感,他带着团队跑遍了城区,把居民的“吐槽”记在本子上、刻在心里:“小区门口买菜要绕两站地”“老年人不会用线上缴费,缴费点太远”“老人患有慢性病,日常体检不便,去医院检查成本较高”……
在发现生活圈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及抓手后,徐胜超提出以商业综合体建设为引领,开展“一刻钟生活圈” 提质升级的工作思路。自2024年起,围绕“赛展演食住购乐训游”等方向,对在武清落户的知名餐饮品牌、“首店经济”、盘活的存量商业载体等给予政策支持,有效推动“一刻钟生活圈” 内业态升级。同年,武清区“一刻钟生活圈” 被评为全国试点。
如今,在武清,走几步就能找到平价菜店、卫生服务站,这样的生活场景不再是“别人家的社区”。
“目前,围绕‘衣食住行、医养教娱’等方面,在杨村街道、徐官屯街道、东蒲洼街道、下朱庄街道、黄庄街道打造了5个业态完备的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未来,将实现城区全覆盖,尤其是在京津产业新城区域,为更多居民带来便利。”徐胜超说。
商业要“领跑”,还得跟上时代节奏。当前,全国正开展汽车、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以旧换新工作。作为武清区域该项工作的牵头人,徐胜超组织审核近500家企业参与活动,惠及居民15万人次,不仅让居民得了实惠,更让商圈“活”了起来。
活动开展以来,他一头扎进工作里,多少个夜晚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就为了快速拆解企业遇上的各种难题。区内某年营业额约5000万元、已纳入统计的重点商贸企业,因材料需要修改而延误参与活动。为使该企业能享受全市财政补贴资金,也为给武清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徐胜超多次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最终为企业争取到参与资格,企业自发赠送锦旗致谢。
徐胜超始终把激活商业动能、服务全区繁荣作为核心目标,以万达广场、大光明中心等重点商业载体为支点,持续推动服务优化。通过组织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诚信经营主题实践等系列活动树立诚信兴商“风向标”。截至目前,全区已有50家企业纳入“天津市诚信经营承诺店”名录,武清商业“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行业氛围不断浓厚。聚焦商业服务质量短板,开展“反餐饮浪费·光盘行动承诺店”“无废细胞”创建行动等工作,2024年,全区新增国家钻级酒家4家,天津市绿色餐厅4家。武清商业正逐步实现“语言美、技能熟、仪表亮、店面洁、经营信”的整体建设目标,这“五维提升”不仅让商圈颜值与气质双升级,更让每一位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近年来,武清区商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守护这份繁荣活力的同时,徐胜超也敏锐捕捉到消费市场的新动向——国风产品走红、老字号焕新成为趋势。为此,他主动牵头梳理全区老字号资源,跑遍大街小巷搜集符合条件的企业信息,深挖品牌背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基因。在他的推动下,一批老字号企业找准了“传统不守旧,创新有根基”的发展路径,有的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有的通过直播电商打开新市场……不仅让老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而且特色商业力量丰富了全区商业生态,为持续擦亮“武清商业”名片注入了深厚文化底蕴与持久活力。
如今,“商业领跑者”的招牌越擦越亮,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足,这不仅是一座城区商业繁荣的答卷,更是无数奋斗者用实干书写的民生幸福篇章。像徐胜超这样的人和故事,还在武清的大街小巷,继续温暖上演。
来源:美丽武清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