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每台联网设备都需要一个 IP 地址,而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一代地址协议,它用 32 位二进制表示,最多能提供约42.9 亿个地址。
我们都知道,每台联网设备都需要一个 IP 地址,而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一代地址协议,它用 32 位二进制表示,最多能提供约 42.9 亿个地址。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地球上有 80 亿人,几十亿部手机、电脑、服务器、摄像头、物联网设备……
IPv4 怎么可能够用?它现在还剩多少?我们怎么办?
IPv4 地址是我们最熟悉的互联网地址协议,它用 32 位二进制表示,理论上可以提供约 42.9 亿个地址。然而,由于部分地址被用于特殊用途(如私有地址、回环地址等),实际可用于公网分配的地址只有约 37 亿个。
截至 2025 年中,全球 IPv4 剩余可用地址已经不到 2 亿个,仅占总数的 5% 左右。这些地址中,很多还处于“待回收”“保留待用”“分配缓冲池”等状态,并非完全可自由分配。换句话说,IPv4 地址已经接近枯竭。
192.168.1.1从技术上讲,IPv4 总共可以有:
2^32 = 4,294,967,296 个地址(约 42.9 亿)但实际上并 不能全部使用,因为一部分地址具有特殊用途:
地址范围用途说明0.0.0.0/8当前网络10.0.0.0/8私有地址127.0.0.0/8回环地址169.254.0.0/16链路本地224.0.0.0/4多播240.0.0.0/4预留255.255.255.255广播地址时间事件2011 年 2 月IANA 正式分完所有 IPv4 地址2011~2019 年各大 RIR 陆续宣布“耗尽”2019 年 11 月欧洲 RIPE NCC 宣布其最后一批地址分配完毕2020 年后所有公网 IPv4 地址仅靠“二手市场”和“释放回收”维持根据 APNIC(亚太网络信息中心) 和 RIPE 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中:
全球 IPv4 剩余可用地址不到 2 亿个,约为 5% 左右
当资源稀缺,交易就会兴起。
IPv4 地址已经成为数字资产,甚至有正规交易平台。
一个 /24 地址段(256 个 IP),市场价在 2000~5000 美元之间(视区域而定),单个 IP 地址约为 8~20 美元
你可能会说:“我家每天联网几十台设备,哪来的那么多公网 IP?”
局域网内的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例如:
家用路由器:公网 IP:123.45.67.89局域网设备:192.168.x.x通过 NAT 转换,实现了“1 个公网 IP -> 多个内网设备”共享。
运营商通常部署 CGNAT(Carrier Grade NAT)大规模 NAT 设备,让数百万用户共用少量公网 IP,极大缓解了 IPv4 的压力。
但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足以给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 IP。
但现实是:
IPv6 普及困难重重
兼容性差旧系统、设备不支持改造成本高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需全链路升级用户无感知普通人用不出 IPv6 的差别运维更复杂地址格式长、日志、追踪难度大IPv4 枯竭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如今我们正处于它的尾声阶段。而新一代的 IPv6 正在加速前进,却仍有一段路要走。
对于每一位网络工程师、系统运维、开发人员,理解这场地址革命,不仅是技术储备,更是对未来网络架构的把握。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192.168.1.1”时,别忘了,它背后藏着的是一场“40 年的地址危机”。
来源:殊书观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