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宝国,经济学博士,高级“双师型”教师,副研究员。现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财贸学院院长,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跨境电商专委会主任委员,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建设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37门标准化课程,总用户数超1
【人物档案】
韩宝国,经济学博士,高级“双师型”教师,副研究员。现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财贸学院院长,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跨境电商专委会主任委员,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建设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37门标准化课程,总用户数超14万人。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跨境电商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专著两部。
【心中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精神。教育家精神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是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内生力量。教育家精神体现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者仁爱之心,对知识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世界先进水平教育质量的不懈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家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一心扑在学生培养上,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奉献毕生力量。
从集成电路行业,到政府部门,最终来到大学校园,成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韩宝国走了十八年。自站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韩宝国便扎根职业教育一线,带领团队,竭尽全力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力行创新之举、务实之举及长远之举。耕耘数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韩宝国矢志不渝的目标。
跨界转型:从企业行业、政府部门到三尺讲台
进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成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对韩宝国来说是一次“跨界转型”。在此之前,韩宝国先是在集成电路行业工作了十年,此后又在政府部门从事了八年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
然而,十八年看似并不“垂直”的工作经验,却为韩宝国的跨界转型做足了准备。职业教育以学生就业为本,这就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不同于普通教育教师的要求:必须更多地“闻窗外事”“行窗外事”——积极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从而准确地把握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这正是韩宝国十八年来所力行之事。他在企业、政府部门积累的工作经验,转化为了投身职业教育的底气。“我相信,通过言传身教,我的丰富经验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商贸实务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将非常有帮助。”在谈起投身职教的“原动力”时,韩宝国说。
这份“相信”和底气,是促使韩宝国选择跨界转型的一股力。还有一股力,来自韩宝国求学路上遇到的多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良师。“也许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老师的影响,我也在毕业多年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韩宝国笑言,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他在走上教师岗位伊始,就要求自己一定要“站好三尺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韩宝国正在指导学生
扎根一线:行创新之举、务实之举、长远之举
韩宝国的确做到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
五年间,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韩宝国带领团队为这一年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推行了许多创新之举和务实之举。
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情境作为教学出发点,韩宝国的团队构建了“对接职业标准、岗课赛证融通、分层综合进阶”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了全国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此外,2019年,韩宝国带领团队还牵头成立了粤港澳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联盟,通过联动超200家企业、65所学校,推进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韩宝国教学实践的重要理念。在教学实践中,韩宝国团队坚持“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运用系统化教学流程,按照“创设情境→知识讲解→示范操作→任务实训→岗位应用→能力迁移”等六个步骤开展课程教学。这为学生提供了“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工作”的宝贵机会;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快速领悟知识技能和再“往前走一步”的潜能,促进了教学相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的商务数据分析课堂上,有一名学生面对提出的问题时,能够快速搜集所需信息,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讨论真实项目难题时,这名学生经常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显示出很强的数据分析实战能力。”谈及善思考、敢提问、有想法的学生,韩宝国十分自豪。
韩宝国深刻地意识到,职教人才不仅是提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和提升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端正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必须下功夫的长远之举。基于此,他带领团队将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塑造内化于课程中,同时在课外开展了非遗推广、职业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讲座,并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作为支撑。
努力付出终有回报。迄今为止,广轻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共招收五届学生455人,已毕业171人,学生数据分析基础扎实、独立站运营技能全面、海外推广能力突出。毕业后从事的岗位主要包括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海外社媒推广、独立站运营、外贸业务员等,深受企业欢迎。
韩宝国正在上课
登高望远:探索“走出去”,推进产教融合
放眼更大的天地,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交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方面,韩宝国也带领团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跨境贸易企业在本土化过程中缺乏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适应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助力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韩宝国团队正式启动了“走出去”探索。
具体怎么做?首先,开设来华留学生项目以及海外分校项目。其中,来华留学生项目招收了来自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的学生51人,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回国就业、服务中资企业等方式广泛服务于“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国际产能合作。
海外分校项目则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合作共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首批入驻,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专业,9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教学资质认证,纳入海外分校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一年授课,第一批学生对我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反馈积极。”韩宝国向记者介绍了项目的初步成果。
此外,基于海外分校建设,韩宝国团队还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尝试了拓展社会服务——开展“中文+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培训。据韩宝国介绍,这是根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对本土化人才需求的痛点,结合实际情况,为中国企业海外当地员工提供的技能培训。
截至2024年7月,“中文+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培训已开展15场次,覆盖学员1015人,辐射至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家,成果斐然。在经年累月的探索中,韩宝国团队已逐步形成了“留学生培养、海外分校办学、中文+培训及人才输出”的国际化办学格局,“走出去”探索效果初显。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上,韩宝国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的五年,我想深深扎根专业建设的一线,和我们的团队一起开发出更多产教融合型精品课程和教材,培育出更多育人成效显著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
同时,作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财贸学院院长,韩宝国也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希望:“未来,我们要落实学校高水平发展规划,广轻大财贸学院将担负起服务国家贸易强国战略的光荣使命,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对接‘ 一带一路’现代供应链产业,以‘建设现代物流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引领的数字商贸人才培养高地,输出中国职教资源’为主线,以提升教师专业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以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商贸产教融合综合体为重点,向着建设具有世界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的财经商贸学院不懈奋斗。”
文|记者 孙唯 实习生 袁辰悦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