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场之路本就崎岖不平,如果再走点弯路,势必会错过许多,一旦错过了“黄金进步期”,以后的日子基本可以一眼望到头了。
职场之路本就崎岖不平,如果再走点弯路,势必会错过许多,一旦错过了“黄金进步期”,以后的日子基本可以一眼望到头了。
很喜欢一句话:“做对未必有用,做错一定会付出代价。”
能看得见的危机,大多数人都能躲开,而真正危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甚至有些事情自以为是对的,其实错的离谱。
想让职场路走得顺畅,就要用更高的视角去脚下的路。就像蚂蚁看不到它前面的路,人却可以看清它前面的沟壑。
职场就像黑暗森林,到处是举着道德大旗的猎人,真正的高手都带着“三不法则”的护身符。
1.视角不同,立场不同
职场里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大多数是“对与对”的较量,即便是相同的问题,由于上下级的视角不同,做出的判断也存在差异。
就像一个杯子,俯视、平视、仰视,展现在眼前的形状不同。不是杯子本身的问题,而是看杯子的视角问题。
上下级本就立场不同,争吵不仅起不到作用,还容易得罪领导,毕竟领导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别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好像谁不是为了工作一样,不过是上下级的立场不同罢了。
立场不对,一切白费,争吵不会让你变得更好,反而会让你被针对,你的损失与领导无关。
2.上无不智,下无至贤
古人云:“上无不智,下无至贤”意思是说:上司没有不聪明的,下属没有十全十美的。
作为大多数职场“牛马”不过是NPC的一员,而领导既是裁判员,也是NPC管理员。
领导坐的那把椅子,自带智慧光环,任凭你把键盘敲出火星子,只要他认为你不行,你的才华大概率也会被埋没。
就像曾经相声里的桥段:“领导说你i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所以,作为职场人,争赢了也是输了,输了却未必是真的输了,只要与领导争吵,一切皆有可能。
1.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
职场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太常见,大家不过都是掌权者手中的“工具”。
争到的未必是好处,也有可能是泥潭。未必是能力差,而是掌权者达不到“施恩效果”最大化,不如重新培养一个人。
是前任领导的嫡系,大概率不会是新任领导的嫡系。领导之所以重用,从来不是因为你争宠中获胜,而是因为作为“工具”用的更顺手。
领导器重你,不是因为喜欢你,而是因为你的价值对他更有利。
所以,与其在领导面前争宠,不如让自己价值对领导有用,适当的展现自己的价值,比争宠更有效。
2.“有”比“做”更重要
争宠这件事,看似是做了什么,实则是因为你有什么。
就像谈恋爱,如果不是青梅竹马,基本对方看你有什么,而不是你做什么。比如,你有车、有房、有存款、有事业……你就有机会。
而不是像舔狗一样,看似做了很多争宠的事情,实则对方根本不在意。
你拥有的自身价值,就是被重视的筹码。自身价值不是掌权者赋予的,而是你一旦获得,谁都拿不走的东西。比如,知识、技能、经验、阅历……
所以,跟同级争宠纯属浪费时间、精力,与其争宠不如让自己的价值“被需要”,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树干从不与枝叶争辉,因为枝叶被剪掉了,树依然会成长,可如果树干被砍掉了,枝叶自然也不复存在。
作为领导就像是树干,而下属就是枝叶,树干与枝叶争辉显得特别奇怪。虽然更容易通过枝叶判断出树干的种类,但枝叶修剪却不会影响树干的成长。
跟下属抢功劳的管理者,要么是愚蠢,要么就是没本事。
高明的管理者在不断栽培、播种,逐渐稳固根基,才能行稳致远。
功劳就像是香水,撒出去自己才会更香。愿意当梯子的人,最终都上了天台。
终极大招模拟器:
◇领导是监理:顺着毛捋,暗度陈仓;
◇同事是工友:保持安全距离,必要时借把铁锹;
◇下属是学徒:教他砌墙,自己能才能去盖楼。
职场不是比武场,而是菜市场。会砍价的老阿姨永远能拿到最新鲜的排骨,还会让摊主觉得自己赚了。
聪明人早就看透了:领导的椅子会塌,同事的同盟会散,下属的忠诚会变。唯有遵守“三不法则”的人,能在派系更迭中始终稳坐钓鱼台。牢记,在办公室这片丛林中,不当张牙舞爪的老虎,要做无处不在的氧气——谁都离不开你,但没人觉得你是威胁。
来源:九乙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