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毛越浓密,智商越高?这个说法靠谱吗?

B站影视 2025-02-05 13:08 2

摘要:国外存在一种观点,声称体毛越多智商越高,此说法的可靠性究竟如何?欧美研究人员曾针对美国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协会展开研究,发现约56%的门萨成员体毛密度大于5,体表毛发相对浓密。

国外存在一种观点,声称体毛越多智商越高,此说法的可靠性究竟如何?欧美研究人员曾针对美国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协会展开研究,发现约56%的门萨成员体毛密度大于5,体表毛发相对浓密。

但深入思考,仅依据体毛密度来评判智商,这一行为就如同在天才群体中再去刻意寻找特别突出的天才,显得多此一举。

反过来看,从进化角度而言,多毛动物在演化进程中逐渐褪去体毛,似乎暗示着无毛人类在智力发展上更具优势,并且在现实中,体毛相对稀疏的亚洲人在部分认知表现上,似乎也优于体毛浓密的欧美人。

为何人类呈现出相对“光秃”的体表特征?

在数百万年前,毛发浓密的人类祖先已掌握直立行走与捕猎技能。

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人类迁移至空旷区域,在烈日的持续暴晒下,大量的运动加之厚重的体毛,使得祖先们难以有效散热,为适应生存,人类身体逐渐开始褪去体毛。

生物学家阿里斯特・哈代提出,人类祖先可能是水生生物。由于地壳变动,非洲东部和北部大片区域被海水淹没,部分古猿被迫在海岸边生活,经过漫长演化,最终形成人类。

为适应水中生活,人类发展出饱满的皮下脂肪,皮肤变得光洁,体毛也随之减少。不过,这一假说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实际上,人类的毛发总数并不少于其他哺乳动物,一个成年人的毛发总数可达500万根,区别在于人类的体毛多以寒毛形式存在,肉眼几乎难以察觉。

人类何时开始失去毛发?有学者研究指出,人类失去毛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变化有助于减少体表寄生虫的滋生。毛发覆盖的皮肤为寄生虫提供了温暖、食物丰富且安全的生存环境,它们肆意传播疾病。

例如,寄生在人类身上的虱子逐渐分化为头虱等不同种类,顺着体毛在人体各处活动、吸血。而褪去体毛则从根本上破坏了寄生虫的生存空间。

如今,许多女性为避免寄生虫隐患而选择脱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演化因素的影响。

此外,从生理角度来看,体毛数量与体味也存在关联。研究表明,体毛越多的人,体味往往越重,这是因为每根毛发根部连接的皮脂腺在分泌皮脂以保湿杀菌的同时,在炎热天气下容易引发狐臭问题。

人类基因中似乎更倾向于毛发较少的异性,光滑的皮肤对异性更具吸引力。

英国人类学家比盖尔认为,正是由于饱受寄生虫之苦,人类祖先在选择伴侣时,更看重对方的体毛稀疏程度,因为体毛少意味着寄生虫少,身体健康程度更高。

从石器时代、古埃及到古罗马,人们就已开始使用蜂蜡脱毛,甚至在某些时期连眉毛都一并刮掉。19世纪,女性脱毛被视为身体解放的象征,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

1946年,比基尼的诞生堪称20世纪服装界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件性感泳衣,更代表着女性思想的解放,展现出女性热爱运动、追求时尚的生活态度,促使女性更加关注自身形象,包括体毛问题。

家用脱毛仪如何选择?

如今,随着消费意识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消费市场中各类美容仪器品牌不断涌现。脱毛仪作为增长迅速的品类之一,在各大销售平台销量名列前茅。

但也有人质疑,花费上千元购买家用脱毛仪是否值得?为何别人眼中的爱用好物,到自己手中却毫无效果?这很可能是因为购买时未选对产品。

家用脱毛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穿透表皮,到达毛囊中的黑色素,黑色素吸收激光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使毛囊受热萎缩,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实现毛发在一段时间内不再生长,即便新长毛发也会变得细软,近乎不可见。

在选择家用脱毛仪时,关键在于光的参数。只有大于600纳米的光才能有效作用于毛囊深度,光波类型的选择同样重要,红光波波长较长,相比普通脱毛仪,红光波脱毛仪能够深入毛囊,解决脱毛后残留黑点的问题。

许多廉价脱毛仪采用黄蓝短光波,不仅脱毛效果不佳,还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而波长超过600纳米的红光波脱毛仪,其绿光片偏红,使用效果更为理想。

此外,能量密度能否达到5焦耳每平方厘米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部分品牌会以总能量来误导消费者,在选购时需格外注意。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