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多元机制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B站影视 2025-01-24 10:04 2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民族智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

作者:汪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民族智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创新学科发展机制,激发研究活力,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质量,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和结果,学科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学科发展机制是在其中发挥着协调和推动作用的关键支点与抓手。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发力,不断开创新局面。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日臻完善;另一方面,基础学科的实力不断攀升,优势领域日益繁茂,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生机勃勃。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机制是协调和控制学科体系运作的规则、方法和策略。它如同隐藏在背后的无形之手,推动着学科建设的有序进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亟须创建多元学科发展机制,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

问题为要的学科发展动力机制

审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状况不难发现,其在发展动力机制上仍然存在诸多“堵点”,突出表现在学科建设中过于固守“知识逻辑”和“传承功能”,忽视了在知识转型时代学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逻辑”和“创新功能”。传统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重在促进知识的增长、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推动社会认识的进步,主要从供给侧视角谋求学科发展,导致闭门造车,只立足象牙塔实现知识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然而,知识生产从模式Ⅰ到模式Ⅱ和模式Ⅲ的转型带来了知识获取、处理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知识生产更强调在应用情境中进行,同时要求回应科学和社会两方面的需求。面对新知识生产模式带来的挑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承担新使命、履行新职责,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着力解决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亟须树立“问题意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直面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勇于提出理论“创新”问题。面向社会主战场,把准时代脉搏,不断回应全面深化改革之问,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优化机制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发布,正式开启了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布局的新篇章。202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聚焦当前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优化问题,提出要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优化调整?就本质而言,社会科学一向都是围绕国家这个中轴运转的。华勒斯坦等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学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发出“开放社会科学”的倡议,认为知识是通过社会而构成的,这意味着更有效的知识也将通过社会而成为可能,希望通过面向社会的改革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形成富有活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一是要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增强学科体系的竞争力,加快推动优势学科的形成与集聚。二是要密切跟踪全球竞争博弈、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理论的变化,调整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完善学科制度,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大胆创新理论和实践的主攻方向,通过创建新的学科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界之问。

强化会聚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现有的“圈地思维”与“拼盘思维”,极大地制约了交叉融合的快速推进。而交叉研究领域的快速突破为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基于交叉融合的学科综合化发展,已日益成为当前解决重大复杂性人类发展问题和社会科技难题、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以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把“金钥匙”。正如怀特海所言,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学者,还是自然科学家,都面临着一项对双方来说都极其重要的共同事业,那就是世界是可理解的,但他们必须建构一个融贯的观念系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要抢抓大变革时代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机遇,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一方面要强化“哲社+”学科会聚,既促进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大力推动部分传统优势学科与新文科以及自然科学实现融合创新。另一方面,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会聚,以多学科交叉升级科研组织模式、以多学科交叉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以多学科交叉优化科研队伍架构。此外,还要强化问题研究会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变革与理论创新等重大政策需求,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创新导向的学科发展组织机制

学科是知识保存、发展、应用和创造的学术系统。学科发展的活力既需要外部制度的激发,更需要内部组织机制的创新,以推动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知识生产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现行的以知识传承为导向的学科发展组织制度,不仅影响新知识的创造和理论的应用与转化,也影响了学科发展的活力,不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卓越发展。深化学科发展的组织机制改革,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建立创新导向的学科发展组织机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一是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创新导向。学科和学科方向的选择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需求响应推动学科组织自我创新。如通过加强区域研究以助推强国建设战略,通过发展有影响力的跨学科区域研究组织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二是学科发展重点上的创新导向。要摒弃平均主义的陈旧观念和政绩为先的功利心态,以学科发展的创新性取代学科发展的趋利性,通过选择创造导向的有效路径找准学科发展的突破口,打造学科特色和竞争力。三是学科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导向。在从理论创新走向应用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发展必须坚持“供给侧思维”,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和集成创新理念,开展多主体协同、整合多学科资源、强化融合式创新,“有组织”推进更加注重应用创新的学科发展新模式。

追求卓越的学科评估机制

学科评估是推动高质量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也是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抓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缺失、在大学学科专业体系中边缘化和在理论与实践中缺乏吸引力等困境与不正确的学术评估导向和不科学的评估制度直接相关。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学科评估的目的应在于激励创新、追求卓越和提振活力。追求卓越的学科评估机制建构重点在于促成三个转变:一是学科评估导向从重绩效转向促发展。新时代的学科评估应在于走出效率至上的误区,更加重视社会需求逻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将评估重心由“结果”转向“过程”,由“预设”变为“生成”。二是学科评估指标从固定化转向弹性化。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个体性和地方性,其评估不能拘泥于刻板化的要素、性质及特征,而应注重评估之于教育的意义性、针对性、有效性和选择性,体现多元化和弹性化。三是学科评估方式从数量化转向优质化。学科评估的本质是对学科建设作价值判断,数量式的评估极易导致学科建设生态的异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评估需坚守伦理底色,以新的发展理念构建追求优质化的学科评估方式——观照学科的创新性、影响力、贡献度、统筹性(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