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时卅分起床,四时卅分集合。因久不行军,直属队集合太迟,直至五时以后才出发。驻扎了八十天的瞻化,虽无良景,离别时却不免有所伤感,但是为了中国革命,也只好暂时离开这处女似的新城。
1。由澹化到葛绒
6月26日晴,阴,微雨。
行军。由瞻化经甲孜、蒲日到热洛,六十里。
三时卅分起床,四时卅分集合。因久不行军,直属队集合太迟,直至五时以后才出发。驻扎了八十天的瞻化,虽无良景,离别时却不免有所伤感,但是为了中国革命,也只好暂时离开这处女似的新城。
至甲孜进行大休息。直属队在行军中表现太坏,特由军长召集排长以上干部开会,作一深刻的批评,我亦讲了话。会后又召集一科、二科、四科参谋人员训话。十五时以后继续出发,到热洛尚早。
6月27日晴,下午阴。
行军。由热洛经波耳过桥,又经卡家、唐西龙到大盖,七十里。
今日集合出发均比昨日早。到波耳,因木桥不十分牢固,所以行动非常迟缓,到卡家大休息时,已十时以后了。十五时又由卡家继续出发,历五小时之久,小休息两次,始安抵大盖喇嘛寺。
这一段路程比昨日稍欠平坦,坡坎较多,乱石错杂,不好走。但沿途森林较多,容易隐蔽,便于休息。
直属队对于保障牛马太差,死亡率比各师均大,其原因主要是天热和饲养不好所致。
晚,在大盖宿营地,通知各部准备明日休息一天,筹粮,并电告军委。
B月28日阴,稍晴
驻军休息。大盖,
上午,各部均派队四出弄粮。我则趁空看了蒋逆所编《自卫新知》之预备篇。
下午,则督促催缴统计表等工作。十五时以后,召集连以上干部会,检查行军中的工作。
晚饭后,演习架帐篷。
夜间参加瞻化工作委员会的会议,总结瞻化工作。准备次日继续出发开甘孜。
6月29日阴,午稍晴。
行军。由大盖经日巴、赤所到沙登,约六十里。
因整个行军纵队要在一条山路上走,十分不便,,所以今日出发时间较早。但因十师集合晚了,结果还是挨到天亮才走动。
本来在日巴不准备大休息,因时间已迟,日光又出,只好在此大休息。日巴东北端大高山上,积雪未化,竟成这一带的奇景。
到沙滩已十七时以后了。因沿途耗牛、伤病员阻路,各部行动均受牵制。特别是十一师,在黄昏以后才到达,恐廿一时左右才能到齐。
6月30日晴。
行军。由沙登经牛西、虾泥到普玉龙,约五十里。
晨三时出发,翻一座高山,上下约卅里。山并不陡,但上下左右,弯拐太大,乱石错杂,因此行动亦较迟缓。到牛西己九时左右,在虾泥大休息。时,接总部命令,要我们即在普玉龙一带宿营并准备次日行动。
下午,方面军总政委昌浩同志来四军谈话,并谈最近战略战役间题。十七时以后,召集班长以上干部会议,昌浩同志作报告,关于目前形势及行动问题。
7月1日晴,夜风。
行军。由普玉龙经干海子到颠卡、颠柔,约六十里。
因昨晚送达命令较迟,今日十一师出发较晚,到干海子己十时左右。又因前站人员疏忽,未派人到岔路口等队伍,致使十一师一直走到朱矮又打转,一去一来弯了十儿里路。直属队及十师挤在干海子休息,亦相当疲劳。
我同洪主任带通讯连走到朱矮附近又折转,沿河而上,过了两次河,弯了十几里,烈日正厉,相当累人。十八时我们到颠卡、颠柔。十一师廿时才完全到达。
今日主要缺点是:前站人员的错误,同时道路地形未弄清楚,先头部队及先头指挥员亦应负责。
7月2日晴,午风,黄昏雨。
驻军休息。颠柔(又名葛绒)。
饭后召集连以上干部讲话,关于今夭的工作及路标记号问题。十时左右,召集全体设营队人员讲话,主要内容是设营队的组织,设营队的政治人员、参谋人员、卫生人员、供给人员的责任,以及设营时应注意的事项。
午后,方面军政治委员过此,谈了一些关于行军中应准备的工作问题。
晚间,统计粮食,尚差万余斤。当即去信给东谷方面军委处,要求补粮一万六千八百余斤。继而参加司令部汇报,特别对侦察科的工作有所批评,也讲了关于参谋人员应冷静、细心、耐心、机动等问题。
12.调任六军团军团长
7月3日晴,午后稍阴。
驻军休息。葛绒。
上午,看完新闻材料《前进报》第一期及《西北间题讲座》一部份。午后,起草七天的行军计划。写至一半,张总政委来此,相与谈话,大概是行军中的准备工作间题,最后谈到工作调动问题。
是晚,我为去六军工作,做一些准备。当晚,张才千、范朝利等同志调四军工作。我并与之谈话和交代工作。深夜不眠,精神兴奋。
7月4日晴。
行军。由葛绒到东谷,约十里。
展三时饭毕,向东谷进发。到总部已五时左右了。当即与两总①谈话,交代在此之一切任务及工作。尔后,由弼时同志谈六军的工作情形。六军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水平并不低落,在有些部门说来比二军还要好点,但是游击主义的残余依然存在,管理方面还不大切实与深入,部队的教育训练仍是十分重要。最后,由伯承同志谈话,主要是关于此次调到六军工作的原因,并针对我的缺点,要我到六军后加强管理,深入了解群众和干部。
是日上午,只找了十六、十八两师负责同志谈工作,又找洪远②同志商量地方工作。黄昏时参加十六师排以上干部会议,报告行军中的问题。
①两总: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兼)。
⑧余洪远:陕南人,1931年入党,曾任巴中县委书记,后在川陕省委和省工农民主政府工作。
7月5日晴。
驻军休息。东谷。
晨四时许,十八师由东谷开大吉岭,以三日行程到日庆、甲溪寺之线,接替册二军警戒并看守牛、羊。我趁他们集合之机讲了话。
最近,六军部队因宣传鼓动工作不够,组织上较松懈,个别部队表现疲劳、给养太差、涣散,逃跑现象仍很严重。如十六、十八两师,最近逃跑近十余名。抛撒物质资材的现象亦严重。这是需用大力来转变和纠正的工作。
是日,与军政治部袁副主任①谈关于一、四方面军斗争中的问题。
7月6日晴,稍阴。
驻军休息。东谷。
上午,同袁副主任谈事。午后,去地方工作委员会。并交代军部作战科长关于布置宿营问题。黄昏前后,六军直属队及军部均到。当晚与肖克同志交谈六军工作情况,直至深夜廿四时以后才睡觉。
①袁任远同志。
7月7日晴,稍阴,夜微雨。
行军。由东谷翻山到离盆打十五里之野外露营,约八十里。
五时以后由东谷出发,进沟十余里,翻一山约七、八里,坡不陡,但因体力差,上山很慢。下坡约四里较陡。下坡后即在山脚休息中餐,约一时半以后继续前进,过盆打,翻大吉岭小坡。因前站人员疏忽,出大吉岭十余里无房子,只好露营。
晚,召集司令部、政治部工作人员谈话,主要是讲建立司令部工作,以及司令部的职权及与各部门的关系问题。
7月8日晴,时阴时雨,夜雨。
行军。由盆打十余里之野外经哈龙、望都到日庆,约七十里。
今日本来预定到哈龙、望都露营,但到望都只十时以后,因此决定十六师及军直属队继进至日庆露营,十七师及各部收容队留望都。
是日到日庆只十五时左右。余牛五百头左右;羊九百只,因十八师三营警戒不严,疏于检查,竟致全部逃掉。真是一个大损失。
黄昏前后,因赶牛的无常识,直属队又乱打一阵枪,消耗子弹数十发。
晚,起草通令,撤去十八师三营营长的职务。最后又同杨参谋长①谈关于十六师及教导团单独行动问题。
7月9日晴,时阴。
驻军休息。日庆。
因直属队帐篷未到,收容队亦未回齐,决定今日在原地休息一夭,十六师及教导团于今晨直经西倾寺向让倘前进。
上午,召集直属队各连队首长开会,主要是谈给养、行军、西北生活,以及组织上的问题。继而与王政委②、张主任③、谭参谋长④谈关于六军工作及其前途问题。
午后,参加军团政治部的部务会议。
晚饭后,集合直属队讲话,以便大家好认识一下。讲话后,又继续在政治部开会。廿时以后散会。
深夜得电,西倾寺一带无粮、牛补充。
①十六师杨星参谋长。
②王震政委。
③张子意(1904-1981):湖南酸陵人。1933年至1937年,担任过红六军团的政治部主任。
④参谋长谭家述。
7月10日阴,夜大雨。
行军。由日庆翻一小山到唐娅沟露营,约五十里。
晨四时许出发。十一时许到唐垭沟。
因无土民作向导,不知唐垭究竟在何处,只看先头部队曾在此处露过营,我们也就在此露营。下午下大雨、旋晴。十五时许,去供给部参加炊事班长、管理班长以上的供给工作人员会议,并负责报告关于在西北地区怎样去讲究吃、穿、烧火、饮水等问题。
晚大雨。是日抽空看了一段《西北问题讲座》。
7月11日时两,时阴,夜大雨。
行军。由唐埂沟翻唐垭小山,顺河下沟,一直到西倾寺,约九十里。
由唐垭沟进沟十余里,翻唐垭小山。下山约十里,有森林,可露营及中餐。我因昨日露营吃亏,所以今日决定无论如何要开到西倾寺,以减少露营次数及部队的疲劳。黄昏时候到西倾寺,十六师亦于是日上午到此未动,卅二军正集结鱼头寺,准备次日开绒玉、阿坝。接军委信,亦要我二方面军随军委之后,经绒玉开阿坝,不走让倘路。
是晚决定,次日在原地休息一天,筹粮,找向导,并调查通绒玉、阿坝的路线0
7月12日阴,雨。
驻军西倾寺。
上午,看西北问题讲座一部份,并参加政治部部务会议,讨论组织先遣工作团及解决给养问题。
下午去教导团参加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解决目前行军中的教育训练问题。晚饭后,检查教导团打骑兵的动作,并集合全团讲话。因骤雨至,讲话未完即散会。
是日,模范师①亦赶到西倾寺。
T月13 日阴,雨。
行军。由西倾寺经鱼头寺,翻两小山,下陡坡到绒玉,约百里。
因帐篷缺乏,粮食困难,不得已将两日行程做一天走。十二时许,我们翻完第一个小山,到平川地方中餐。午后一时许继续前进,翻第二个山,_上坡虽不陡,但下坡时则有近十里陡坡,疲劳不堪。幸喜十六师、十七师均在天黑前赶到,只军直属队较迟到达。
到绒玉后即到卅二军军部,与罗、李②等同志谈话,并吃夜饭。
模范师及十六师之一营仍留鱼头寺、西倾寺之线。
①六军团直辖模范师,师长刘转连、政委彭栋才。
②卅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部主任李干辉。
7月14日雨。
驻军休息。
晨,本决定召集各师营以上干部传达总部指示,后因雨大、路远、又不好走,兼之部队较疲劳,所以改由各同志去各部传达。我去十六师召集会议传达。午后归米,看《西北问题讲座》最后几段。
是日,以十六师主力配合先遣工作团,去绒玉通让徜的河左岸筹粮,十七师在河右岸上、下游筹粮,军直属队在驻地附近筹粮。但成绩很差。
了月1与日始阴,继晴。
驻军休息。绒玉。
晨起不久,即召集直属队首长谈话,主要是针对目前粮食困难做好政治宣传,组织工作,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
饭后,同王震同志谈话。
午后去教导团与各教员讨论问题,借此考察。
是晚模范师、十八师及十六师之一营均到绒玉。言我在西倾寺、绒玉间掉队落伍及病亡人员甚多。噫!体力不强,给养又缺,兼之天公作祟,部队行动又急,其能免于斯乎!此次行军,我军主要问题,就是缺粮、缺帐篷,以致影响工作。
7月16日晴。
行军。由绒玉翻两个小坡到王楼,约五十里。
十八师有一营尚留绒玉、西倾寺间,负责收容落伍人员的工作。因之,该师尚需留在后面开动。十六师主力未回,第三营留此守桥,我们只能率模范师及直属队向王楼前进。沿途因体力不佳,时行时止,动作较迟缓,到王楼已午后了。本想在王楼请姗二军补充一部粮食,但大失所望。
是晚决定,由王震同志率模范师及十七师,随价二军向白衣寺筹粮、赶牛,余部则随军委之后直开阿坝。
7月17日阴,雨。
行军。由王楼翻一大山,沿河上游到哑龚寺,约六十里。
一出王楼即爬坡,高十余里,十分累人。模范师系精干部队,今日掉队落伍者亦不少,尤其是为机枪连驮枪鞍的战士均掉在后面。两三天来,计掉队的约四、五十名。在日庆以前,只掉队数名,可见粮食之于战斗关系殊大。
到垭龚寺将十二时,由卅二军拨来粮食约四百斤,聊解饥渴。
晚王政委率模范师去卅二军,我们即在哑龚寺河上、下游宿营。
不久又得信,卅二军拨粮二千斤交十七师,我们的意见是,转交进阿坝的部队。但往返数次,只获七、八百斤,探为遗憾!
是日午后五时许,召集直属队连以上军政干部开会,解释目前粮食困难的原因以及工作问题。
7月18 B晴。
驻军休息。哑龚寺。
是日,以十八师一个营,翻山靠东去赶牛、筹粮,以一个营过河西筹粮,军直属队亦四出筹粮摘菜。午后,十六师赶到,据云,粮食只可吃两天。模范师、十七师因有特殊任务,其后方部队子爵备随我先开阿坝,但均缺粮。
午后各部消息,筹粮均无多大结果。在此地久停已无益,故决定次日东开。
深夜得张师长①报告,获牛近百头,粮千斤,又稍可解我之急。
是日,军直属队由作战科刘副科长率领去搜山,因警备连战士不听命令,结果无效。黄昏前召集警备连、保卫队战士讲话,并宣布撤销警备连三排排长的职务,给警备连连长、指导员以严重警告。
①十八师张振坤师长。
7月19日阴,雨。
行军。由哑龚寺进沟五十里,到作木沟露营。
晨,出发较迟,集合部队讲话,特别说明此次十八师获粮的胜利,及处置警备连事件。
是日进沟四十里左右即遇一小山。部队连日饥困,准备杀牛吃,于是决定在此矮山脚露营。
至十四时左右,大雨倾盆,同志们都淋得一塌糊涂。
7月20日阴雨,晴。
行军。由作木沟翻作木岭,又翻两小山到无名地露营,约八十里。
晨六时出发,翻了作木岭,总想到过木寺宿营,结果根本无过木寺。将晚,各部甚饥困,只好途中野营。
7月21 日阴,雨。
行军。顺河而下约四十里,再折向北到长梁子山脚,约五十里。
晨六时后出发。顺河而下,走了四十余里,再折向东北进沟约五里,得悉,长梁子山坡有牛百余头向我赶来。是时,尚准备翻山赶到阿坝,便派人去侦察系何部赶来之牛。最后得悉,此地到阿坝尚有五十余里,赶来之牛系迎接六军的。于是,我们当即选择适当地点布置露营。是夜,雨落不止。王震同志于午后派骑兵排送信给我们,言模范师、十七师饿困,要我立即派人送牛去接济。
7月22日雨,下午阴。
行军。由长梁子山脚翻长梁子到上阿坝河对岸,约五十里。
长梁子高只五里,长册里。沿途,阴雨气寒,地湿路滑,不易休息。十六师过长梁子,掉队落伍的非常多。
我原以为军委尚在阿坝,特同张主任随十六师先头前进。到上阿坝西岸山上,遇四军警戒部队,得一信,始悉军委已走,于是便在上阿坝河对岸布置宿营。
到达后,即派人侦察徒涉场,并送信去四军。河对岸系卅军,李先念同志在那里。准备次日晨过河去会先念。
①张子愈主任。
7月23日阴,微雨。
驻军休息。上阿坝河西岸。
晨起,骑马随姆军通信员过河,并令十六师准备全部过河,十八师则留河西岸筹粮,军直属队亦留河西岸。过河时水只及马之腹部,但流速较急。
到东岸,在河边会见先念同志。时,四军正在用小木船渡河,每次只能渡十余人,需时点把钟。
午,在先念同志处吃饭,并得总部关于在此地筹粮以及将来行动问题的指示信两封。
饭后,十六师已抵河边,开始过河,因技术太差,指挥不力,结果死五人。我立即随之过河,指挥架桥、渡河等事宜。因水深且急,十六师三营半渡而止。
午后模范师、十七师、卅二军均到。据云,此次行军因粮困衣单,帐篷少、体力弱等,死亡近三百人。这真是不应有的牺牲,为之一痛!
7月24日阴,微雨。
驻军休息。上阿坝河西岸。
因一水之阻,各部均停在西岸筹粮。
参谋长则专门去指挥架桥。结果费尽一切力量到夜间只将西边岔河架好,东边尚未完成.
午间,找教导团教员谈话。特务员、公务员忙于准备干粮,我的住地竟成了一个磨面厂。
1月25日阴,微晴,夜雨。
驻军休息。上阿坝河西岸。
饭后,去河边同炳辉同志看架桥。
参谋长则起草关于杂务人员的组织及工作条例,到教导团去解决教员的生活问题。
我到河边时,见十六师首长无人在河边照看,当即去十六师谈话,严格指出他们不注意渡河问题是不应该的。下午得悉,我十六师往卅军送信之排受番骑袭击,死一人,伤三人,失步枪十二枝,驳壳一支。
晚得悉桥尚差两墩即可完成。卅二军之一部仍未渡河。
7月26日一屁阴,做寒,继大晌。
行军。由河西岸过桥,经上阿坝到中阿坝,约卅里。晨起派人去招呼架桥,并指挥渡河。军直及十七师准备十一时以后渡河。但到八时以后,桥尚未架成,真焦急。
十时许,二军先头部队到达。贺、关、甘等同志①亦先到,当即谈话,主要内容是:此次六军减员及粮食困难问题。
午后,我们才开始渡河,因桥梁不十分坚固,过河甚慢,至十九时以后,才全部抵中阿坝。
十八师及模范师于中阿坝下游渡河。
①贺龙、关向应、甘泗琪,分别担任二方面军总指挥、副政委、政治部主任.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