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秀娟,你卖给王老板的那些蛋,一个卖了多少钱?”老刘站在院门口,神情异常严肃,连平时的笑容都不见了。
“秀娟,你卖给王老板的那些蛋,一个卖了多少钱?”老刘站在院门口,神情异常严肃,连平时的笑容都不见了。
“一百块,五个蛋一共一百块。”李秀娟放下手里正在洗的衣服,疑惑地看着这位见多识广的老猎户,“刘叔,您问这个干什么?”
老刘的手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秀娟啊,你可知道...那些蛋在市面上能卖多少钱吗?”
“能卖多少?王老板说是山鸡蛋,给一百块我已经很满意了。”李秀娟擦了擦手,心里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刘叔,您...您别吓我,那到底是什么蛋?”她的声音颤抖着,心跳如擂鼓。
01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赣州山区的小村子里,李秀娟就已经起床了。
她轻手轻脚地走到里屋,看了看还在熟睡的丈夫陈大山。
陈大山的脸色蜡黄,即使在睡梦中,眉头也是紧锁着的。床头柜上摆着一排药瓶,那是他每天都要吃的药。
三年前,陈大山在矿上干活时得了肺病,从此就再也下不了地了。
李秀娟叹了口气,转身走到厨房。灶台上的水缸见了底,她提起扁担准备去挑水。这时,鸡窝里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咯咯声。
“唉,这些老母鸡也不争气,都快半个月没下蛋了。”李秀娟走到鸡窝前,看着那几只瘦骨嶙峋的母鸡,心里更加发愁。
最近连着下了十几天的雨,地里的菜都烂了根,山上的野菜也采不到。家里的存粮眼看着就要见底,可陈大山的药钱一分都不能少。
“娘,我去镇上了。”儿子陈小军背着个破旧的帆布包走出来。
“小军,等等。”李秀娟追上去,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路上买点吃的,别舍不得花钱。”
陈小军摇摇头:“不用了娘,工地上管饭。这钱您留着给爹买药吧。”
看着儿子消瘦的背影消失在山路上,李秀娟的眼眶湿润了。小军今年才二十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要去工地上做苦力。要不是家里这个情况,他本该在学校里读书的。
“秀娟,秀娟!”邻居王大婶急匆匆地跑过来,“我刚从镇上回来,听说最近山鸡蛋特别值钱,一个能卖好几块钱呢!”
“山鸡蛋?”李秀娟眼睛一亮。
“可不是嘛,我侄女在县城的饭店当服务员,她说那些城里人就爱吃这个,说是营养好。”王大婶压低声音,“我听老辈人说,深山里有野鸡窝,运气好的话能捡到不少蛋。”
李秀娟心动了。家里的情况她最清楚,陈大山这个月的药钱还差一大半,再不想办法,就只能去借钱了。可村里谁家不是紧巴巴地过日子?
“大婶,那深山里的路您知道吗?”
王大婶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就听说要往老鹰崖那边走,越深越容易找到。不过秀娟,那地方可不好走,平时都没人去的。”
送走王大婶后,李秀娟站在院子里发呆。老鹰崖她知道,小时候跟着父亲上山打柴时去过一次,那里确实人迹罕至。可是为了给大山治病,她必须试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秀娟就准备好了。她找出一个结实的竹篮,装上几个窝头和一壶水,又带上镰刀防身。
出门前,她又折回屋里,在陈大山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大山,我去山上采点野菜,中午就回来。”她小声说道。
陈大山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又沉沉睡去。李秀娟知道,他昨晚又是咳嗽了一夜,现在好不容易睡着了。
山路湿滑难行,李秀娟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荆棘划破了她的衣袖,但她都没有停下脚步。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周围的景色开始变得陌生起来。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林子里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
李秀娟有些害怕,但想到家里的困境,她咬咬牙继续往前走。就在这时,她发现前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下面似乎有个缝隙。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拨开杂草一看,果然是个天然的石洞。洞口不大,但里面似乎挺深。李秀娟犹豫了一下,还是弯腰钻了进去。
石洞里面比想象的要宽敞,借着洞口透进来的光线,李秀娟看清了里面的情况。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枯叶,角落里还有一些细小的羽毛。
“这里肯定有鸟住过。”李秀娟心里一喜,开始仔细寻找起来。
她用镰刀轻轻拨开枯叶,突然,镰刀碰到了什么硬物。李秀娟赶紧蹲下身子,用手扒开落叶,一个精致的鸟窝出现在眼前。
这个鸟窝编织得非常精巧,用的都是细软的草茎和羽毛,看起来就像是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更让李秀娟惊喜的是,窝里静静地躺着五枚蛋!
这些蛋比普通鸡蛋要大一些,大概有鸭蛋那么大。蛋壳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青色,上面布满了细密的褐色斑点。最奇特的是,当洞口的阳光照在蛋壳上时,竟然泛起了一层微微的光泽,就像是涂了一层珍珠粉。
李秀娟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蛋。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放在手心里细细打量。蛋壳摸起来非常光滑,而且比普通的蛋要沉一些。
“这肯定是什么稀罕鸟下的蛋。”李秀娟自言自语道,“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她赶紧打开竹篮,把五枚蛋一个一个地放进去。为了防止磕碰,她还特意用带来的干草垫在底下。
02
就在李秀娟准备离开时,洞外突然传来一阵扑棱棱的声音。她吓了一跳,赶紧躲在洞口往外看。只见一只她从未见过的大鸟落在不远处的树枝上。
这只鸟体型修长,羽毛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头部和颈部是深蓝色的,背部是金黄色,腹部雪白,尾羽特别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正歪着头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李秀娟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了这只鸟。过了好一会儿,那只鸟才飞走了。李秀娟这才松了口气,赶紧背起竹篮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李秀娟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找到了这么漂亮的蛋,说不定真能卖个好价钱;忐忑的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鸟蛋,万一不值钱怎么办?
快到村口时,她遇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李大爷。
“秀娟,上山采野菜去了?”李大爷笑呵呵地问。
“是啊,大爷。”李秀娟不想说出真相,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
“看你满头大汗的,肯定走了不少路。快回去歇歇吧。”李大爷关心地说。
李秀娟道了谢,加快脚步往家走。一进院门,她就听到屋里传来陈大山的咳嗽声。
“大山,我回来了。”她赶紧进屋。
陈大山正靠在床头,脸色比早上更差了些。看到李秀娟进来,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回来了?采到野菜了吗?”
李秀娟把竹篮放在桌上,神秘兮兮地说:“大山,你猜我找到了什么?”
“什么?”陈大山好奇地问。
李秀娟小心地从篮子里拿出一枚蛋:“你看,这是我在山上捡到的,你见过这样的蛋吗?”
陈大山接过蛋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这蛋真特别,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见。秀娟,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就在老鹰崖那边的一个石洞里,一窝有五个呢!”李秀娟兴奋地说,“我想着这么漂亮的蛋,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陈大山点点头:“是该去问问,说不定真是什么稀罕物。对了,你去找王老板问问,他搞养殖的,见多识广。”
王老板是镇上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专门收购各种土特产。李秀娟也正有此意,决定明天一早就去镇上。
晚上,李秀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一会儿想着那五个蛋能卖多少钱,一会儿又担心卖不出去。陈大山的咳嗽声时不时传来,更让她心急如焚。
“老天爷保佑,让这些蛋卖个好价钱吧。”她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秀娟就起床了。她把那五枚蛋用软布一个个包好,放进篮子里,又在上面盖了一层干净的毛巾。
“大山,我去镇上了,你在家好好休息。锅里有粥,饿了就吃点。”她轻声嘱咐道。
陈大山点点头:“路上小心点,别着急。”
从村里到镇上有十几里山路,李秀娟走得飞快。她心里盘算着,要是这些蛋能卖个三五十块钱,就能买几天的药了。
到了镇上,集市已经热闹起来。卖菜的、卖肉的、卖山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李秀娟先在集市上转了一圈,看看有没有人卖类似的蛋。
“大妹子,买鸡蛋吗?新鲜的土鸡蛋!”一个大婶热情地招呼她。
李秀娟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她来到一个专门收购山货的摊位前,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大哥,你收鸟蛋吗?”李秀娟问道。
“收啊,什么鸟蛋?拿来看看。”摊主来了兴趣。
李秀娟小心地掀开毛巾,拿出一枚蛋递过去。
摊主接过蛋,仔细看了看,又掂了掂分量,摇摇头:“这蛋我没见过,不敢收。你去别处问问吧。”
李秀娟有些失望,但还是道了谢,继续寻找买家。她又问了几个摊位,得到的答复都差不多——没见过,不敢收。
眼看着太阳越升越高,李秀娟心里越来越着急。就在这时,她想起了陈大山说的王老板。
王老板的养殖合作社就在镇子东头,门面不大,但在当地很有名气。李秀娟推门进去,看到王老板正在和人说话。
“王老板,您忙着呢?”李秀娟小声招呼道。
03
王老板四十来岁,长得富态,一看就是个精明人。他抬头看了李秀娟一眼:“哦,是大山媳妇啊。有事吗?”
“王老板,我这里有几个鸟蛋,您给看看值多少钱?”李秀娟说着,把篮子放在桌上。
王老板来了兴趣,走过来掀开毛巾。当他看到那些蛋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拿起一枚蛋,装作漫不经心地问:“这蛋是哪儿来的?”
“在山上捡的。”李秀娟老实回答。
王老板又仔细看了看其他几枚蛋,沉吟片刻说:“这应该是山鸡蛋,不过品种有点特别。这样吧,我给你一百块钱,五个蛋全收了。”
“一百块?”李秀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本来想着能卖个三五十就不错了,没想到王老板出价这么高。
“怎么,嫌少?”王老板挑了挑眉毛。
“不不不,不少!”李秀娟赶紧摇头,生怕王老板反悔。
王老板从抽屉里拿出一百块钱递给她:“以后要是还有这种蛋,都可以拿来卖给我。价钱好商量。”
李秀娟千恩万谢地接过钱,心里乐开了花。一百块钱,够陈大山吃半个月的药了!
离开养殖合作社后,李秀娟先去药店买了药,又买了一斤猪肉和一些营养品。她想着陈大山病了这么久,也该补补身体了。
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了。陈大山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李秀娟大包小包地回来,惊讶地问:“秀娟,你这是...?”
“大山,那些蛋卖了一百块呢!”李秀娟兴奋地说,“我给你买了药,还买了肉,晚上给你炖汤喝。”
陈大山眼眶有些湿润:“秀娟,这些年苦了你了。”
“说什么呢,咱们是夫妻,应该的。”李秀娟擦了擦眼角,“你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晚上,李秀娟炖了一锅香喷喷的排骨汤。陈小军下工回来,看到桌上的肉菜,惊讶地问:“娘,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你娘在山上捡了几个鸟蛋,卖了一百块钱。”陈大山笑着说。
陈小军也很高兴:“真的?娘,您真厉害!”
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有说有笑地吃着饭。这是这个家很久以来最温馨的时刻。
第二天上午,李秀娟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她一边搓着衣服,一边想着要不要再去山上碰碰运气。毕竟一百块钱虽然不少,但陈大山的病是个长期的事,需要源源不断的钱。
“要是能再找到一窝就好了。”她自言自语道。
正想着,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秀娟抬头一看,是隔壁村的老刘。老刘六十多岁了,年轻时是个猎户,对山里的事情门儿清。
“秀娟,在家呢?”老刘气喘吁吁地问。
“刘叔,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李秀娟赶紧起身招呼。
老刘摆摆手:“不坐了,我有事问你。听说你昨天在镇上卖了几个特别的蛋?”
李秀娟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如实回答:“是啊,怎么了?”
“你描述一下那蛋是什么样子的。”老刘的表情很严肃。
李秀娟有些疑惑,但还是详细描述了一遍:“比鸡蛋大一些,青色的壳,上面有褐色的斑点,阳光照着还有光泽...”
她话还没说完,老刘的脸色就变了。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都有些发颤:“秀娟啊,你可知道那是什么蛋?”
“王老板说是山鸡蛋啊。”李秀娟不明所以。
老刘摇头叹气:“什么山鸡蛋!那就不是普通鸡蛋!
那是白腹锦鸡的蛋!”
“白腹锦鸡?”李秀娟愣住了,她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老刘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神情凝重地说:“白腹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稀少。它们的蛋在黑市上一枚就能卖到几千块,因为有人相信吃了能大补。”
李秀娟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双腿一软,差点站不住。她扶着洗衣盆,声音颤抖地问:“几...几千块?一枚?”
“最少也得三千,品相好的能卖到五千。”老刘说道,“你那五枚蛋,少说也值两万块。”
两万块!李秀娟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在地上。两万块啊,那是什么概念?够陈大山看病吃药好几年,够陈小军娶媳妇,够还清家里所有的债...
“我...我只卖了一百块...”她的声音细若蚊鸣,眼泪已经控制不住地流下来。
老刘叹了口气:“王老板那个人我知道,表面上老实,其实精明得很。他肯定认出来了是什么蛋,故意压低价格收购的。”
04
李秀娟突然想起王老板看到蛋时那一闪而过的惊讶表情,还有他付钱时的爽快劲儿,一切都明白了。她被骗了,被骗得彻彻底底!
“刘叔,那...那我现在去找他要回来行吗?”李秀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老刘摇摇头:“没用的,买卖已成,他不可能退给你。而且他肯定早就转手卖出去了,这种稀罕物,有的是人抢着要。”
李秀娟瘫坐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她不是心疼钱,而是想到自己的无知让家庭失去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她想起陈大山每天强忍病痛的样子,想起他因为买不起好药而彻夜咳嗽,想起陈小军为了省钱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想起家里因为没钱而吃了上顿没下顿...
如果有这两万块钱,这一切都可以改变的!可是现在,机会就这样从她手里溜走了。
“秀娟,你也别太难过。”老刘安慰道,“不知者不怪,谁也没想到会碰上这种事。”
李秀娟擦了擦眼泪,哽咽着问:“刘叔,白腹锦鸡真的那么稀少吗?”
老刘点点头:“我年轻时当猎户,在山里转了几十年,也就见过两三次。它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很少出来活动。你能找到它们的窝,也算是运气。”
“运气?”李秀娟苦笑了一下,“这运气来得真不是时候。”
老刘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李秀娟呆呆地坐在院子里,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陈大山的咳嗽声传来,她才回过神来。
“秀娟,你怎么坐在地上?”陈大山拄着拐杖走出来,看到李秀娟的样子吓了一跳。
李秀娟赶紧站起来,强装笑脸:“没事,刚才老刘来过,聊了会儿天。”
她不敢告诉陈大山真相,怕他受不了这个打击。陈大山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要是知道错过了这么大一笔钱,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快进屋吧,地上凉。”陈大山关心地说。
李秀娟扶着陈大山进了屋,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她机械地做着家务,脑子里全是老刘说的那些话。
晚上,陈小军回来了。看到母亲情绪低落,他关心地问:“娘,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就是有点累。”李秀娟勉强笑了笑。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没怎么说话。陈大山和陈小军都感觉到了李秀娟的异常,但她不说,他们也不好多问。
夜深了,李秀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她满是泪痕的脸上。她想起那只美丽的大鸟,想起那个精致的鸟窝,想起那五枚泛着光泽的蛋...
“老天爷啊,你为什么要这样捉弄我?”她在心里哭喊着。
接下来的几天,李秀娟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她做饭会忘记放盐,洗衣服会发呆,有时候陈大山叫她好几声她都听不见。
“秀娟,你到底怎么了?”这天晚上,陈大山终于忍不住问道,“从前天开始你就不对劲,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秀娟看着丈夫关切的眼神,心里一阵酸楚。她多想告诉他真相,可是又怕他承受不了。
“真的没事,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她低着头说。
陈大山叹了口气:“秀娟,咱们是夫妻,有什么事你就说出来,别一个人扛着。”
李秀娟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她扑在陈大山怀里,泣不成声:“大山,我...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这个家...”
陈大山慌了,赶紧拍着她的背:“怎么了?到底出什么事了?”
李秀娟抽抽搭搭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说到那五枚蛋值两万块时,她哭得更厉害了。
05
陈大山听完,沉默了很久。李秀娟以为他会责怪自己,没想到他只是轻轻抱紧了她。
“傻瓜,这怎么能怪你呢?”陈大山的声音很温柔,“你也不知道那是什么蛋啊。”
“可是...可是如果有这两万块,你的病就有救了,小军也能继续上学了...”李秀娟哭着说。
陈大山擦去她的眼泪:“秀娟,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是你不能垮。这个家还需要你撑着呢。”
这时,陈小军推门进来:“爹,娘,你们在说什么?”
陈大山看了李秀娟一眼,把事情告诉了儿子。陈小军听完,先是震惊,然后走到母亲身边。
“娘,这事真不怪您。”陈小军说道,“要怪就怪王老板太黑心。不过您放心,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小军,你...”李秀娟担心地看着儿子。
“我已经跟工头说好了,下个月开始加班,每天能多挣三十块。”陈小军坚定地说,“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看着懂事的儿子,李秀娟心里既欣慰又心疼。陈小军才二十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为这个家承担这么多。
第二天,李秀娟振作精神,继续操持家务。虽然心里还是会想起那五枚蛋,但她知道,生活还要继续。
这天下午,王大婶又来串门了。
“秀娟,听说你前几天卖了些鸟蛋?”王大婶好奇地问。
李秀娟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王大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我跟你说,昨天我去镇上,听人说王老板最近发了一笔横财。说是收了什么稀罕物,转手就赚了好几万。”
李秀娟的心猛地一沉。好几万,那一定是她的蛋。
“几万?真的假的?”她故作轻松地问。
“千真万确!我亲戚在县城做生意,说王老板把东西卖给了一个大老板,人家看都没看就给了三万块。”王大婶压低声音说,“也不知道是什么宝贝,值这么多钱。”
李秀娟只觉得心在滴血。三万块,王老板转手就赚了两万九千九百块,而她只得了一百块。
送走王大婶后,李秀娟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她不是嫉妒王老板赚钱,而是恨自己的无知。如果她多了解一些,如果她多问几个人,如果她不那么着急...
可是世上没有如果。
“秀娟。”老刘又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布袋。
“刘叔。”李秀娟打起精神招呼。
老刘在她对面坐下:“这几天想通了吗?”
李秀娟苦笑:“想通了,也想不通。想通的是事情已经这样了,后悔也没用;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老天要这样捉弄我们。”
老刘点点头:“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机会来了,可我们却抓不住。不过秀娟,我今天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事?”
老刘打开布袋,拿出一本破旧的书:“这是我年轻时的一本图鉴,上面有各种鸟类的介绍。我想着给你看看,以后再遇到不认识的东西,也好有个参考。”
李秀娟接过书,翻开一看,果然有白腹锦鸡的图片和介绍。那只鸟的样子,和她那天看到的一模一样。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她轻声念着。
“秀娟,知识就是财富啊。”老刘感慨道,“如果你早点知道这些,就不会吃这个亏了。”
李秀娟合上书,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刘叔,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要多学习,不能再这么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了。”
老刘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对了。人活着,就得不断学习。对了,这书你留着吧,没事多翻翻。”
“这怎么行,这是您的东西...”
“我都这把年纪了,留着也没用。给你和小军看看,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老刘摆摆手说。
送走老刘后,李秀娟抱着那本图鉴,心情复杂。她翻到白腹锦鸡那一页,仔细地看着上面的介绍。
“雄鸟头顶及枕部蓝绿色,具金属光泽...雌鸟上体褐色,具黑色横斑...”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仿佛要把这些内容都刻在心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滴在书页上,晕开了一小片。
06
时间慢慢过去,李秀娟渐渐从打击中恢复过来。虽然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但生活还要继续。
她开始认真学习老刘给的那本图鉴,每天晚上都要翻看一会儿。陈小军下工回来,也会陪着她一起看。
“娘,您看这个朱鹮,比白腹锦鸡还稀少呢。”陈小军指着书上的图片说。
“是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李秀娟说道,“以后咱们要是在山上看到不认识的动物,一定要先查查再说。”
陈大山的病情也有所好转。虽然还是会咳嗽,但精神比以前好多了。他经常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有时还能帮李秀娟做些轻松的活。
这天,李秀娟正在喂鸡,突然听到院门外有人喊:“秀娟嫂子在家吗?”
她出去一看,是村支书老张。
“张支书,您怎么来了?”李秀娟赶紧迎上去。
老张笑呵呵地说:“秀娟,我来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县里最近有个扶贫项目,专门帮助困难家庭。我已经把你家的情况上报了,应该能申请到一些补助。”
李秀娟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
“不仅如此,”老张继续说,“县里还准备办一个养殖培训班,免费的。学成之后,还能申请小额贷款搞养殖。我觉得你挺适合的,要不要报名?”
李秀娟毫不犹豫地点头:“要!我一定要报名!”
经历过那次挫折后,她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现在有机会学习,她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培训班在一个月后开始。李秀娟每天早早地起床,走十几里山路去县里上课。虽然辛苦,但她学得很认真。
老师讲的内容她都仔细记在本子上,不懂的地方就举手提问。很快,她就成了班里的优秀学员。
“李秀娟同学的学习态度值得大家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表扬道,“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勤奋好学,进步很快。”
培训结束后,李秀娟申请了三千块的小额贷款,开始养殖土鸡。她运用学到的知识,科学养殖,精心管理。
半年后,她的第一批土鸡出栏了。因为品质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她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赚了两千多块。
“秀娟,你真行!”陈大山高兴地说,“看来这养殖还真是条路子。”
李秀娟笑着说:“这都是知识的力量。要是早点学这些,咱们家早就脱贫了。”
她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还养起了鸭子和鹅。陈小军也辞去了工地的活,回来帮母亲打理养殖场。
一年后的一天,李秀娟正在鸡舍里忙活,陈小军急匆匆地跑来:“娘,外面有人找您!”
李秀娟出去一看,竟然是王老板。他有些尴尬地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些礼品。
“秀娟啊,我...我来看看你们。”王老板讪笑着说。
李秀娟平静地看着他:“王老板,有什么事吗?”
王老板搓了搓手:“是这样的,我听说你现在养殖搞得不错,想跟你合作。你的鸡鸭品质好,我可以长期收购,价格绝对公道。”
李秀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王老板,过去的事我不想再提了。如果你真心想合作,我们可以谈。但是,一切都要按规矩来,白纸黑字写清楚。”
王老板连连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最后,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虽然李秀娟心里还是有些芥蒂,但她知道,做生意不能感情用事。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李秀娟的养殖场越办越红火,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盖起了新房。
陈大山的病也基本痊愈了,虽然不能干重活,但帮着喂喂鸡鸭还是没问题的。陈小军娶了邻村的一个姑娘,小两口和和美美的。
07
这天,李秀娟正在整理账本,老刘拄着拐杖来了。
“秀娟,你现在可是咱们村的致富能手了。”老刘笑呵呵地说。
李秀娟赶紧起身扶他坐下:“刘叔,您就别取笑我了。要不是您当年给我那本书,我哪有今天。”
老刘摆摆手:“那本书只是个引子,关键是你自己努力。对了,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
老刘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前几天,有人在后山又发现了白腹锦鸡的踪迹。县里很重视,准备设立保护区。”
李秀娟心里一动:“真的吗?”
“千真万确。”老刘说道,“县里还准备聘请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做护林员,我推荐了你。”
“我?”李秀娟惊讶地说,“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老刘说道,“你现在不是对各种鸟类都了如指掌了吗?而且你还去过白腹锦鸡的栖息地,最合适不过了。”
李秀娟想了想,点头道:“好,我愿意去。”
她想起四年前的那个清晨,自己在深山里发现的那个鸟窝。虽然那次经历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也让她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
现在,她有机会保护这些珍贵的鸟类,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成为护林员后,李秀娟经常要进山巡查。每次路过那个石洞,她都会停下来看看。
有一次,她竟然又看到了那只美丽的白腹锦鸡。它站在树枝上,阳光照在它绚丽的羽毛上,美得让人屏住呼吸。
李秀娟静静地看着,心里五味杂陈。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
但她知道,正是那次痛苦的经历,让她成长为今天的自己。如果没有那次教训,她可能还是那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农妇,永远不会想到要学习,要改变。
“谢谢你。”她轻声对那只鸟说。
白腹锦鸡歪着头看了她一眼,然后展翅飞向深山。
李秀娟目送它离开,然后继续她的巡山之路。她的步伐坚定而从容,就像她现在的人生一样。
来源:秋风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