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五年前市面上就那么三四个品牌可选,现在随便一搜就是几十款。有的主打音质,有的强调续航,还有的吹嘘各种黑科技。但说实话,用过这么多款之后,我发现骨传导耳机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
这些年,骨传导耳机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从最早被当成"黑科技"的稀罕物,到现在几乎人手一副的运动标配,这个市场的变化比想象中快得多。
记得五年前市面上就那么三四个品牌可选,现在随便一搜就是几十款。有的主打音质,有的强调续航,还有的吹嘘各种黑科技。但说实话,用过这么多款之后,我发现骨传导耳机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
真正影响使用体验的,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戴久了会不会夹得太阳穴疼?跑步时会不会晃来晃去?出汗多了会不会影响音质?这些才是决定一副骨传导耳机值不值得买的关键。
最近又有一批新品上市,各家都在宣传自己的"突破性创新"。但作为一个老用户,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新产品到底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是戴着更舒服了,还是音质更清晰了?毕竟骨传导耳机不是用来炫技的,是要实打实提升使用体验的。
一、闭眼入不踩雷区域
南卡Runner 4
在当前的骨传导耳机市场,百元价位段充斥着大量以低价和浮夸外观为卖点的产品,但实际体验往往不尽如人意——音质单薄、佩戴不适、漏音明显等问题普遍存在。经过多款产品的深度测评,我认为近期备受关注的南卡Runner 4堪称百元级市场的"性能怪兽",其实际表现甚至能越级挑战部分千元机型。
南卡Runner 4在材质与工艺上,采用亲肤硅胶包裹与航空级钛合金骨架的组合方案,整机重量控制在26克,支持360°自由弯折调节,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压迫感。音质表现上,该机型搭载了南卡第三代響高效能驱动单元,实现了三频均衡的表现——低频饱满有力,中频人声细腻,高频通透不刺耳,完全突破了百元级产品的音质天花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耳机内置16GB大容量存储空间,可存储约3000首歌曲,实现真正的"无手机音乐自由"。在连接性能方面,采用最新的蓝牙5.4协议,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流畅。防护等级达到IPX8专业防水标准,无论是暴雨天气还是高强度运动出汗都能轻松应对。续航方面支持8小时连续播放,并配备快充功能,充电10分钟即可使用2小时。
综合来看,南卡Runner 4以百元级的亲民价格,提供了媲美高端机型的综合体验,堪称当前骨传导耳机市场最具性价比的选择,特别适合追求实用性能的运动爱好者和通勤族。
二、骨传导耳机科普分享
1、骨传导耳机是如何发声的?
骨传导耳机和普通耳机的工作方式完全不一样。我们平时听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声音通过耳道让鼓膜震动,然后经过听骨链传到内耳,最后变成神经信号让大脑感知。
但骨传导耳机不走寻常路。它里面有个会震动的部件,能把音频信号变成实实在在的震动。当把耳机戴在耳朵旁边的颞骨位置时,这种震动就会直接通过头骨传到内耳。头骨的震动会让内耳里的液体产生波动,照样能刺激听觉神经,大脑同样能识别出声音信号。
这种设计特别适合两种情况:一是周围环境特别吵的时候,二是耳朵本身有问题不能正常听声音的时候。所以现在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人,或者耳朵不太方便的人,都特别喜欢用这种耳机。
2、骨传导耳机伤听力吗?答案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很多人担心骨传导耳机会不会损害听力,其实只要正常使用,它反而比普通耳机更安全。传统耳机靠空气振动鼓膜传声,而骨传导耳机直接通过头骨把声音传到内耳,跳过了外耳道和鼓膜,减少了耳道堵塞和鼓膜过度震动的风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用。如果音量开得太大,或者长时间戴着不放,仍然可能损伤内耳的毛细胞——这一点所有耳机都一样。另外,如果佩戴位置不对,耳机和头骨贴合不好,可能会迫使耳机加大功率输出,反而增加听力负担。
所以,关键还是得合理使用:音量别太大,别连续戴太久,确保耳机贴紧头部。这样既能享受骨传导的便利,又能保护听力,两全其美。
3、为啥越来越多人选骨传导耳机?他有哪些优点?
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用骨传导耳机,到底好在哪?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这耳机确实有几把刷子,这 6 个优点实实在在解决了很多人听歌、运动的困扰。
不伤耳朵,听力更安心
普通耳机听歌,声音要先震鼓膜,戴久了耳朵又胀又疼。骨传导耳机完全不一样,它靠颅骨传声,振动直接从骨头 “跑” 进内耳,耳道和鼓膜不用跟着 “受累”。像我之前戴入耳式耳机,听两小时耳朵就不舒服,换成骨传导耳机,连续听半天,耳朵也没觉得难受,对听力也更放心。
边听边 “看路”,安全系数拉满
戴着这耳机出门特别踏实,耳朵是敞开的,周围声音都能听见。晨跑时,身后有车按喇叭,马上就能反应过来;在马路上骑车,也能听见旁边的动静,避免危险。不像有些耳机一戴上,外界声音全屏蔽,太容易出事了。
戴着轻巧,久戴不累
骨传导耳机大多设计得很轻便,挂在耳朵上几乎没什么重量。关键是不用塞进耳朵里,不会有那种胀胀的异物感。我有个朋友耳朵特别敏感,戴普通耳机半小时就受不了,用骨传导耳机,戴着办公、追剧,一整天下来耳朵都没不舒服。
耳道透气,减少细菌滋生
入耳式耳机把耳朵堵得严严实实,时间长了耳道又闷又潮,特别容易滋生细菌。骨传导耳机就没这烦恼,耳道保持通风,自然减少了细菌繁殖的环境。尤其是夏天出汗多的时候,不用担心耳朵因为戴耳机发炎,干净又卫生。
可兼容不同人群使用,很贴心
对耳朵不太好的人来说,这耳机简直是救星。比如中耳炎患者,医生都不建议戴入耳式耳机,用骨传导耳机就能正常听歌、听书。还有鼓膜穿孔的人,以前根本不敢戴耳机,现在也能享受音乐了,实用性真的很强。
运动好搭档,怎么动都不掉
爱运动的人肯定懂,跑步、跳绳时耳机总掉有多烦。骨传导耳机挂耳设计特别稳,剧烈晃动也不会移位。我戴着它打篮球,全场来回跑、起跳,耳机始终牢牢挂在耳朵上,听歌、听导航都不耽误,运动体验直线上升。
4、骨传导耳机到底值不值?他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产品
有人说骨传导耳机是智商税,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这种耳机采用特殊的传声方式,通过头骨振动直接把声音传到内耳,完全绕开了外耳道和鼓膜。对于有听力障碍或者耳道敏感的人来说,它确实提供了传统耳机无法实现的解决方案。
日常使用中,它的开放式设计特别实用。比如晨跑时可以一边听歌一边注意来往车辆,办公时也能随时和同事交流工作。佩戴体验上,轻巧的挂耳式设计不会给耳朵带来压迫感,长时间戴着也不会觉得闷热难受,尤其适合容易出汗的运动场景。
虽然音质可能比不上高端入耳式耳机,但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无可替代的。骑行、跑步时不用担心耳机掉落,也不用担心因为隔音太好而忽略环境音。从这些实际用途来看,骨传导耳机确实有它独特的价值,完全称不上是智商税。
三、十款高品质骨传导耳机推荐
1、南卡Runner Pro5
作为国内骨传导耳机领域的top1品牌,南卡NANK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好评,更成功打入了欧美等海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连奥运游泳冠军傅园慧在亲身体验后都对其产品赞不绝口。今年推出的旗舰款Runner Pro5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成功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在佩戴舒适度方面,Runner Pro5进行了突破性创新:采用可调节35°的双形态耳挂设计,让用户能根据头围尺寸自由调整佩戴角度。配合柔性硅胶材料和独创的15区压力分散系统,有效缓解了长时间佩戴的不适感。这一设计还意外带来了降低风噪的效果,即便在户外运动时也能保持清晰的听觉体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戴眼镜用户研发的EAA 2.0悬停技术,巧妙解决了耳机与镜架冲突的痛点。
音质方面,该机型搭载了南卡最新研发的第四代響科技声学架构,结合升级版OT闭合防漏音技术5.0版,使音质清晰度获得显著提升。相较于前代产品,振动幅度降低了35%,同时发声效率提升至70%以上,使得高频段和人声细节更加丰富饱满。实测显示,无论是弦乐的泛音还是人声的细微气息都能精准还原。在防漏音方面,采用纳米级减震结构和复合吸音材质,配合相位抵消技术,成功抑制了95%的声音外泄,确保在安静场合使用也不会打扰他人。
配置方面,支持NFC近场通信快速配对,省去了繁琐的蓝牙连接步骤;创新的双设备连接功能,可同时保持与手机和电脑的稳定连接。充电方面采用高效快充方案,充电10分钟即可支持2小时播放,满电状态下续航可达10小时。通过专属手机APP,用户还能自定义按键功能和音效模式,打造个性化使用体验。
总体来看,Runner Pro5在音质表现、佩戴体验、防水性能及智能交互等方面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堪称当下骨传导耳机市场的标杆之作,特别适合对产品品质有较高要求的消费群体。
飞利浦A6606
舒适度方面,外观设计延续了常见的运动风格,黑色机身搭配橙色线条,看起来挺专业的。35克的重量挂在耳朵上刚开始还好,但用久了就会发现后挂部分对耳廓的压迫感越来越明显,我连续戴了一个多小时就感觉耳朵发胀,得摘下来缓缓。
音质方面,15mm的大振子确实让声音听起来比较开阔,低音部分有一定的量感,跑步时听节奏感强的音乐还挺带劲的。不过中频表现就普通了,人声听起来有点干瘪,细节表现力一般。虽然官方说用了双弹片减少漏音,但在安静的电梯里,旁边人还是能听到我在听什么。
配置方面,蓝牙5.2用着很顺畅,我在公园跑步时从没遇到过断连的情况。IPX7防水很实用,出汗或者淋雨都不用担心,有次不小心掉水坑里捡起来照样能用。续航9小时中规中矩,够我用三四次跑步训练。最实用的其实是那个LED警示灯,晚上夜跑时开启后确实更安全。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个灯不能单独关闭,电量消耗会快一些。
联想X4
舒适度方面,25克的重量确实不会给耳朵带来太大负担。不过实际佩戴起来就发现问题了,外壳材质偏硬,刚开始戴还好,但超过半小时耳朵就开始发酸,特别是耳廓上方会有明显的压迫感。我试着戴着它办公,结果两小时后就不得不取下来让耳朵休息。
音质方面,联想X4的声音总像是隔了层纱,细节表现力很一般。调大音量后不仅没有改善清晰度,反而震得耳朵发麻。最尴尬的是漏音问题,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同事都能听到我耳机里的内容,搞得我现在只敢在户外使用。
防水性能方面,IPX6级防护对付汗水和毛毛雨完全没问题。但要注意不能长时间泡水,我有次戴着它淋了场大雨,后来就出现了杂音问题。蓝牙5.0的连接稳定性只能说勉强够用,在地铁站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偶尔会出现声音断续的情况。
骨聆SS900
舒适度方面,7.5g的重量确实轻巧,戴在耳朵上几乎没什么负担。接触耳朵的硅胶部分还算舒服,但塑料外壳的质感就比较普通了,摸起来有点廉价感。日常佩戴两三个小时问题不大,但跑步或者健身时就容易松动,得经常伸手扶正,这点挺影响运动体验的。
音质方面,官方宣传的第9代振子技术实际听下来也就那样。人声还算清晰,但低音基本没什么存在感,听节奏感强的音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音量开到80%以上还会有点失真,高音部分偶尔会刺耳。不过日常通勤听听播客、接打电话倒是够用了。
配置方面,单次8小时配合充电仓24小时,正常使用两三天充一次电。不过要吐槽的是充电仓完全不防水,有次运动完手上沾了汗去拿耳机,现在充电触点都有点氧化了。耳机本体倒是支持IPX7防水,但说明书上写着不能浸泡,淋雨或者出汗应该问题不大。
嘿喽PurFree LITE
舒适度方面,外观上比前代更硬朗,棱角分明的设计看着挺酷,但实际戴起来就发现塑料感有点重。27克的重量确实不压耳朵,不过那个后挂设计总让人觉得存在感太强,戴久了耳廓会有点发胀,建议连续使用别超过两小时。
音质方面,PurFree LITE搭载了新一代骨传导振子,但实际听感提升有限。声音偏闷,像是隔了层布在听歌,音量开到最大才勉强够用。人声部分细节丢失严重,听播客时主持人声音总感觉含了颗糖。蓝牙5.2在室内用着还行,但到地铁站这种地方偶尔会卡一下,追剧时口型对不上还挺闹心的。
性能方面,充满电撑个一天没问题,Type-C充电也方便。防水是IPX5级,实测出汗跑步没问题。
韶音OpenRunPro2
舒适度方面,韶音OpenRunPro2和上一代长得差不多,就是稍微大了一圈,重量也涨到了30克。摸起来还是熟悉的配方,接触耳朵的部分是硬塑料,后挂用硅胶包裹。戴起来倒是挺牢靠的,跑步健身基本不会掉,但塑料部分确实有点硌耳朵,超过两小时就觉得不舒服,更适合短时间运动用。
音质方面,OpenRunPro2这次主打DualPitch双单元技术,低音确实比前代强了不少,听电子乐或者摇滚能感觉到明显的震动感。不过中高音就普普通通了,人声听起来有点闷,最要命的是音量偏小,在户外用经常得把音量调到80%以上才能听清楚。和同价位的骨传导耳机比,这个音质提升说实话不太明显。
在配置方面,蓝牙升级到5.3版本,连接确实又快又稳,基本没遇到过断连的情况。续航12小时中规中矩,够用一整天。充电口虽然是Type-C,但那个橡胶防尘盖用久了肯定会老化,我朋友的上一代就因为这个盖子松了进水坏掉的。防水只有IPX5级别,出汗下雨没问题,但千万别戴着洗澡或者游泳,进水不保修这个要注意。
南卡Runner cc4
南卡(NANK)作为国产骨传导耳机领域的top1品牌,始终专注于将声学技术创新应用于日常运动与通勤场景。依托多年技术积累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南卡在骨传导领域已推出多款口碑机型。Runner CC4作为其入门级产品线的重要型号,延续了品牌对产品品质与功能实用性的坚持,在外观设计、音质表现以及佩戴舒适性等方面均体现出较高完成度,是主要面向新手小白用户的一款机型。
舒适度方面,Runner CC4创新性地采用一体式对称结构,配合卡其色配色,完美平衡了运动属性与潮流审美。整机重量控制在25克以内,配合PC类肤材质,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明显负担。其高弹性骨架支持180°弯折,不仅提升了耐用性,更能适配不同头型尺寸,确保剧烈运动时的稳固性。
音质方面,南卡Runner CC4搭载了南卡自研的AF全振指向性技术与14.5mm大尺寸振子,大幅提升了声音传导的准确性和丰富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搭载的3D环绕音效系统,结合专利减震技术,有效缓解了传统骨传导耳机的振动问题,即使长时间高音量播放也能保持舒适体验。
在连接与功能方面,采用最新蓝牙5.3协议确保稳定传输,内置4GB存储空间满足无手机场景使用需求。IPX6级防水设计可轻松应对汗水和雨水侵袭,配合8小时续航和快速充电功能,充分满足各类使用场景。
在300元价位段内,Runner CC4凭借其专业级的参数配置和实际表现,已经重新定义了入门级骨传导耳机的行业标准,特别适合追求性价比的运动爱好者和通勤族。其出色的参数表现甚至超越部分中端机型,堪称2025年最值得入手的入门级运动耳机之一。
小米GCDEJ01LS
舒适度方面,28克的重量确实不算沉,液态硅胶的材质摸着也挺舒服,戴个两三小时耳朵不会觉得太累。不过说实话,它的固定性真的一般,我试过跑步和健身时用,稍微动作大点就会松动,得时不时调整位置。最让人在意的是振动感特别明显,尤其是音量调高的时候,整个太阳穴都能感觉到嗡嗡的震动,刚开始用真的需要适应。
音质方面,耳机搭载了跑道型骨传导振子和封闭式音腔结构,实际听下来低音确实还行,但中高音就有点干巴巴的,听人声总觉得少了点细腻感。虽然比老款骨传导耳机漏音好点,但在安静环境里,开到60%音量旁边人还是能听见,这点挺尴尬的。蓝牙5.2连接是稳的,不过在商场或者地铁站这种人多的地儿,偶尔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
续航方面,小米GCDEJ01LS单次续航能达到12小时,表现还算不错,就是充电口的硅胶盖有点娇气,用了几个月已经开始有点开裂了,平时得小心点开合。要是能做成磁吸充电可能更耐用些。
颂拓Wing
舒适度方面,耳机整体是塑料材质,重量控制得还行,戴上去不会觉得特别沉。不过因为外壳偏硬,戴久了耳朵会有点硌得慌,尤其是耳廓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不太适应。好在稳固性还不错,跑步或者健身的时候不会轻易掉,但舒适度确实一般,要是能加点软性材质缓冲一下会好很多。
音质方面,颂拓Wing虽然支持aptX Adaptive编码,但实际听感只能说中规中矩。低频还算有点力度,听节奏强的音乐勉强够用,但中高频就比较平淡,人声和乐器细节不够清晰,甚至偶尔会有点刺耳。最让人头疼的是漏音问题,音量开到一半左右旁边的人就能听见,在安静环境用的话可能会尴尬。
在功能方面,蓝牙5.2的连接稳定性不错,日常使用基本不会断连,延迟也控制得可以,看视频、打游戏都没啥问题。IPX7防水算是亮点,出汗或者淋点雨完全不用担心,但官方没明确说能不能戴着游泳,保险起见还是别泡水。续航10小时左右,正常通勤或者运动够用,不用老充电。
LED呼吸灯算是个小特色,晚上跑步或者夜骑时能有点提示作用,不过实用性一般,更多是装饰效果。
魅蓝W51
舒适度方面,整个外壳用的是硅胶材质,摸上去手感细腻。里面加了记忆钛金属骨架,让耳机既能保持形状又不会太硬,我试了试掰动几下,弹性确实不错,应该能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实际戴起来31.5克的重量刚刚好,既不会觉得压耳朵,跑步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松动。不过要提醒一下,虽然官方说适合长时间佩戴,但个人觉得戴久了耳廓还是会有点发胀。
音质方面,魅蓝W51配备了16mm的大尺寸骨传导单元,声音是够响亮的,但仔细听就会发现细节处理得不够细腻。特别是听一些复杂的音乐时,各种乐器声音容易糊在一起,低音部分也显得有点单薄。最让我头疼的是震动问题,音量开大的时候整个耳朵都麻麻的,像有小虫子在爬,连续听半小时以上确实不太舒服。
在续航方面,充满电能用差不多11个小时,日常通勤或者健身完全够用。蓝牙5.3的连接也很稳定,用了两周都没遇到过断连的情况。不过要注意的是防水性能,虽然日常出汗或者小雨没问题,但官方没标注具体防水等级,建议还是别戴着洗澡或者游泳。
全文总结
看完这篇测评,相信大家对骨传导耳机应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说实话,在这么多款产品里,南卡Runner Pro5确实是最能打的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均衡。不过价格也确实不便宜,要是预算够的话,直接入手这款肯定不会后悔。
如果觉得Pro5有点超预算,那我强烈建议你看看南卡Runner 4。别看它价格便宜,性能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很多方面甚至比那些卖上千块的耳机还要强。我自己用下来觉得特别值,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
来源: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