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粉丝怕什么来什么!娱乐圈的“顶流女王”赵丽颖,以一己之力上演了一出“怼天怼地怼热搜”的连续剧,剧情跌宕起伏到连吃瓜群众都直呼“太抓马”!从疑似恋情曝光到飙脏话怒骂平台,从微博神秘消失到被质疑炒作新剧,这位手握多部爆款剧的大女主,这次却因“情绪化输出”陷入
真是,粉丝怕什么来什么!娱乐圈的“顶流女王”赵丽颖,以一己之力上演了一出“怼天怼地怼热搜”的连续剧,剧情跌宕起伏到连吃瓜群众都直呼“太抓马”!从疑似恋情曝光到飙脏话怒骂平台,从微博神秘消失到被质疑炒作新剧,这位手握多部爆款剧的大女主,这次却因“情绪化输出”陷入口碑危机。那么,来看看这场“戏”到底是如何引起的?
5月23日,赵丽颖突然带着话题“这算官宣恋情吗”连发三条微博,内容火药味十足,不仅用“渣浪”暗讽平台,还直接飙出“算你mei”这类争议性脏话。
起因是网友扒出她与缅甸华裔导演赵德胤的恋情绯闻:男方被拍到多次出入赵丽颖小区,甚至带她的儿子外出,疑似关系亲密。然而,赵丽颖既未辟谣也未承认,反而借着热搜为新剧《在人间》打广告,被网友吐槽“蹭热度蹭得理直气壮”。
更戏剧化的是,隔天三条微博突然消失,平台显示她本人并未登录账号,粉丝立刻护主:“肯定是平台暗箱操作!”但路人可不买账:“公众人物骂脏话影响恶劣,删文算什么?该禁言!”
央视还疑似连夜发文敲打:“请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化地表达。”这下好了,曾经的言论再次被翻出来,原本想走“真性情女王”路线的赵丽颖,直接被官媒盖章“反面教材”。
赵丽颖的感情生活向来是热搜常客。与冯绍峰“闪婚闪离”后,她一心扑在事业上,立稳了“独立女性”人设。然而这次绯闻对象赵德胤的背景却让网友惊掉下巴——这位导演不仅家族三代涉毒(祖父开鸦片馆、母亲贩毒坐牢),还被扒出与缅甸政治势力有牵连。网友辣评:“姐姐选男人的眼光比《风吹半夏》里的许半夏还迷!”
面对舆论风暴,赵丽颖的应对堪称“迷惑行为大赏”:既不澄清绯闻,也不解释脏话,反而在直播中若无其事宣传新剧,只是眼神飘忽、状态萎靡,被调侃“像极了上课走神还被点名的我”。粉丝心疼“姐姐被黑”,但更多人质疑:“吃着大女主的红利,却用辱女词汇骂人,励志人设崩得稀碎!”
必须承认,赵丽颖的事业成绩单确实耀眼:手握《花千骨》《知否》《风吹半夏》等爆款剧,两次斩获微博之夜冠军,2024年更是凭《第二十条》拿下百花奖。
但,赵丽颖光鲜背后,争议从未停歇。
其一、“赵小刀”人设反噬:早年因心直口快得罪同行(比如怼杨幂粉丝“中分拍宫的都是她?”),近年虽收敛,但脏话事件让网友翻旧账:“果然本性难移!”
其二、工作室“作妖”前科:2023年因纵容粉丝互撕被禁言,赵丽颖亲自道歉称要“引导正能量”,如今自己却带头“放飞”,被嘲“打脸来得太快”。
再到,新剧营销遭反噬:用绯闻炒作《在人间》的操作,让观众逆反:“剧未播先败好感,这是宣传还是劝退?”
这场风波撕裂了舆论场,吃瓜群众吵翻了,有人力挺“真性情”,有人说“没素质”。
力挺粉丝认为:“内娱活人!骂平台是为反抗热搜绑架!”还有人搬出她早年采访:“农村出身没背景,不彪悍怎么混到今天?”
但是围观网友表示反感,认为:“公众人物飙脏话就是失格!何况还用辱女词汇,带头网暴?”而一些网友担忧:央媒定性“情绪化表达”已敲响警钟,若平台不严肃处理,恐引发效仿。
更有阴谋论者认为,这从头到尾是场“黑红营销”:“脏话引爆话题→删文虐粉→新剧热度飙升,套路玩得明明白白!”
赵丽颖曾说过:“我努力了十年,才敢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从龙套逆袭成顶流,她的励志故事激励了无数人。但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当“真性情”越过边界变成“情绪暴力”,当“女王发言”沦为“素质危机”,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注定要被放大审视。
老戏骨冯远征曾言辞恳切地表示:“演员最后拼的就是文化。”这一观点绝非空穴来风,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演艺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演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角色,为作品注入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张艺谋对此也深感忧虑,甚至到了看不下去的地步。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无比无奈和无语。在当下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一些演员或许凭借一时的热度迅速走红,但如果缺乏扎实的文化根基,其演艺之路往往难以长远。无论你在短时间内有多红,人气有多高,归根结底都是广大百姓的支持和喜爱赋予的。
或许,赵丽颖真正该学的不是“如何怼热搜”,而是“如何与流量共处”。毕竟,真正的“大女主”,从来不是靠骂战上位的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我爱吃烤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