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上这390所大学就是白读了!毕业证=废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6 00:40 2

摘要: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然而,每年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仍企图钻空子行骗。

“野鸡大学”办学以营利为目的,名字通常“擦边”知名院校,听起来很正规,实则不然。

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然而,每年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仍企图钻空子行骗。

一,以下这些“野鸡大学”,大家要格外留意,如果报了=白读!

二,如何鉴别正规院校和“野鸡大学”。

教育部提醒,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三核查”:

一是核查学校。正规大学都有备案,可在国家教育部官网或教育部高校招生平台查询。截至2024年6月20日,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完整名单附后)。

二是核查志愿。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将具备高考招生资格且在本省招生的高校纳入了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必须且只能在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

三是核查录取。考生和家长收到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核实录取情况。

三,“野鸡大学”的“伪装”。

名称都起源于“真大学”“野鸡大学”为什么很难辨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名字都起源于真大学。“移花接木”是其中最常见的伪装方式,包括了以下3种方法:

1,改前缀:最简单,常常是换个地名即可。比如:“宁德师范学院”改为“厦门师范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摇身一变成为“北方医科大学”。

网友表示,因为听过首都医科大,所以看到北方医科大也不觉得奇怪,还觉得十分合理。

2,换后缀: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对调“大学”与“学院”,占比超过70%例如将“华北理工大学”改为“华北理工学院”,将“北京工商大学”改为“北京工商学院”。

这一手段抓住了考生与家长的侥幸心理,网友表示,“大学”和“学院”是全国高校最常见的后缀,知名度不高的大学很容易就混淆,就算是知道的大学,同姓改名,也会觉得可能是这所大学的附属学院。

3,添中词:即在校名中间添加专业词汇许多“野鸡大学”会在正规高校名称中加入某些专业词汇,并且这些专业词汇大多与原学校名称中所含专业风格一致。例如,将“江苏科技大学”改为“江苏科技贸易大学”,读起来也不突兀。

此外,医学类“野鸡大学”偏爱冠上“同济”或“京华”,例如“北京同济医科大学”、“北京京华医科大学”、“上海同济医科大学”。而事实上,国内没有一所医学类院校是真正带有“同济”、“京华”之名的。

4,为显磅礴气势,名称强加“中国”。

很多人听过“国字号”大学,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国内强校,但事实上,很多“野鸡大学”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在校名中加入一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关键词,以此来混淆视听,蒙蔽考生、家长。

在全国“野鸡大学”名单中,将近20%盗用了高于省市级别的地名。其中,多数是以“中国”、“国际”打头,比如“中国邮电大学”、“中国师范学院”、“北京国际金融学院”等等。

不仅如此,为了符合大众对各地区的传统认知,“野鸡大学”在取名时还关注地方特色。例如,在北京的“野鸡大学”多用“中国”、“国际”、“华北”;河南的爱用“中原”、四川的爱用“西南”。

5,爱热门专业,蹭一线热度学生、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会将“就业质量”纳入考量因素,“野鸡大学”也深谙此道。

爱用热门报考专业“经济贸易”与“科技”、“信息”是最常被冒用的,数量分别达到152、123所,比如“广东科技贸易学院”、“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等等。

网友表示:“金融、计算机、数据分析,这些都是现在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看到带有这些词的学校,就自然觉得是正规高校。”

但实际上,“真高校”的数量远低于此!在教育部官方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名字带有“经济贸易”的高校只有4所,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6,爱蹭一线城市的热度北京、上海是“野鸡大学”的聚集地。在全部“野鸡大学”名单中,北京占据了151所,独占鳌头;其次是上海,也达到了30所。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知名度高,城市知名度越高,院校的知名度、传播力也就会越高,校名中带有一线城市名字的话,会容易被考生、家长关注到。

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之所以为一线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教育资源和就业环境优势大,也因此成为很多考生、家长理想的上大学城市,这让“野鸡大学”很容易精准地找到市场目标。

四,“野鸡大学”为何不能取缔?

看到这里,有家长、同学就会发出疑问:这些野鸡大学为什么不能够取缔呢?主要是有以下这两个原因。

1,许多“野鸡大学”本质上是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具备一定的办学资质,可以对外招生,所以在国家看来,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并不能予以取缔。野鸡大学真正让人痛恨的地方是利用这些名称上迷惑性,鱼目混珠,冒充名牌大学,但这种属于游走在灰色地带。

比如说中国邮电大学,这个培训机构,他的注册名字就是中国邮电大学,所以他对外说我是中国邮电大学招生,这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真要去抓这些野鸡大学的把柄,在相关取证上,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足够小心,利用一些文字游戏,是能够规避开国家的审查的。所以国家只能每年提醒大家这些是“野鸡大学”,并不能直接取缔。

2,“野鸡大学”是获得地方政府部门审批监管的。

既然“野鸡大学”如此声名狼藉,招摇撞骗违法招生,那为什么不把他们一锅端了,岂不就天下太平了?

首先,一部分我们说的“野鸡大学”,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民办培训学校。学校本身合法存在,但却不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具有举办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就如同我们所熟知的某翔、某东方,它们的性质其实就是培训机构,但不能发给你学历学位证。

虽然没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可,但是这些野鸡大学都会在当地申请大学执照,都会在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工厂部门,民政部门等进行备案,然后用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名义进行申请营业许可证,会后再以学校之名进行学生招聘。这样一来,一些学生和家长是很难察觉出来的。如果要是进行监管是要耗费许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想要直接取缔是很困难的。

五,要防范野鸡大学,可参考以下方法:

1,官方渠道核实名单

通过教育部官网或省级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正规高校名单」核对学校资质,避免轻信非官方宣传。

例如,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虚假大学名单中已包含392所野鸡大学,可直接排除。

2,警惕“碰瓷名校”的校名。

野鸡大学常模仿名校名称(如“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仿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仅一字之差但无正规资质。仔细核对学校全称、地址和官网域名(正规高校官网通常以“.edu.cn”结尾)。

3,多方咨询专业人士。

向高中班主任、招生办老师或已就读该校的学生求证,避免被“低分上名校”“内部指标”等话术误导。

4, 实地考察或线上验证。

部分野鸡大学无实体校区或地址虚假(如“某五洲科技大学”在地图上无法查询),可要求查看校园实景或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核实。

5,警惕“快速拿证”“免试入学”承诺。

野鸡大学常以“远程拿海外文凭”“免雅思托福直升”等虚假宣传吸引考生,这类学历无法通过教育部认证。

6,认准阳光高考等官方平台。

填报志愿时以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权威渠道为准,避免轻信传单、短信等非正规招生信息。

总结:通过官方核验、多方求证、警惕话术陷阱,可有效避开野鸡大学。若遇到可疑情况,可直接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

来源:你有故事我供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