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稳住慢性病?运动 × 测压,两个关键动作必须 “两手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4 17:00 2

摘要:在现代社会,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70%的死亡由心脏病、中风、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

在现代社会,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70%的死亡由心脏病、中风、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

这些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在对抗慢性病的“武器库”中,有一种“良药”既无需处方、零副作用,又能显著改善病情,那就是运动。

01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运动对慢性病的管理作用,首先体现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改善上。规律运动能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增强心肺功能。研究表明,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使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30%-50%。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运动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水平,帮助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维护血管健康。

02控制血糖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运动时,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能更有效地摄取和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都能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糖分,改善糖代谢。此外,运动还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带来的胰岛素抵抗问题,从多方面调节血糖。

03维护骨骼健康Maintain bone health

在慢性病管理中,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成为困扰许多中老年人的慢性病。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爬楼梯等,通过对骨骼施加压力,促使骨骼不断进行自我修复和强化。肌肉收缩时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也能增强骨骼的韧性和强度。

04维护心理健康Maintain mental health

运动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也间接助力慢性病管理。慢性病患者常因长期患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影响病情。而运动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状态,减轻压力和焦虑。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免疫力,对慢性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病情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可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压控制不稳定或刚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需增加测量次数,每天测量3-4次。其他慢性病患者,即使血压正常,也应每周至少测量1-2 次,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

定期测量血压是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关键一步,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日常测量可以选择家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用出门也能轻松监测血压;推荐振海康HTD6603电子血压计。

智能语音播报

操作语音提示:规范测量操作,通过语音提醒,保持最佳测量状态,让测压结果更准确;

测量结果播报:血压数据、脉搏数据播报,针对视力下降的老人,让结果听得见;

血压状况诊断:经过内置血压诊断系统,根据WHO相关血压等级评定,播报血压状况正常、偏高等,诊断更专业,免除自我判断的焦虑;

智能加压技术

振海医疗血压计的智能加压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便捷等优势,在慢性病患者的血压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患者日常健康管理的得力助手。

内置压力传感器,根据不同情况的脉搏跳动,智能调节加压大小,完整采集数据,同时避免加压过高造成的体感不适,让测压过程更舒适。

大容量数值记忆

180组记忆存储,方便查询测量记录

超大记忆值动态监测,记录日常血压,设置快捷翻页,查询更方便快捷;支持单次测压记录删除,方便血压数值管理;告别血压数值手写记录易乱易出错;

振海温馨提醒

Warm reminder

为充分发挥运动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对于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应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选择低强度、节奏缓慢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瑜伽等;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1-2小时进行适量运动,防止低血糖发生;骨质疏松症患者则应选择能增强骨骼承重能力的运动。在开始运动前,患者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健身教练的建议,确保运动安全有效。

来源:睿影数字医学动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