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冷暖空调系统原理分析与系统介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22:54 2

摘要:辐射冷暖空调系统是基于热辐射原理的高效舒适空调技术,通过高温冷媒辐射末端处理室内显热,结合双冷源除湿新风系统解决潜热,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本文从基础原理、系统构成、控制逻辑及技术优势等方面展开分析,阐明其在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品质提升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辐射冷暖空调系统是基于热辐射原理的高效舒适空调技术,通过高温冷媒辐射末端处理室内显热,结合双冷源除湿新风系统解决潜热,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本文从基础原理、系统构成、控制逻辑及技术优势等方面展开分析,阐明其在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品质提升中的应用价值。

辐射冷暖空调系统;热泵技术;双冷源除湿;露点控制;温湿度独立调节。

一、辐射冷暖空调系统基础原理

(一)能量供给与显热处理机制

1.高温冷媒制冷与热泵技术

辐射冷暖空调系统将热泵机组(涵盖空气源、地源、水源等类型)作为核心冷热源,依托压缩机循环运作,实现能量在不同温度间的转移。在制冷工况下,冷媒温度精准控制在12℃ - 18℃,相较于传统空调5℃ - 7℃的低温冷媒,温度明显更高;制热工况时,则提供35℃ - 45℃的低温热水。如此设定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辐射末端显热交换

该系统的辐射末端采用地面盘管或天棚辐射板,管道内的高温冷媒与室内环境进行辐射换热。其中,辐射换热在整个换热过程中占比高达60% - 70%,而对流换热仅占30% - 40%,有效规避了传统空调强制对流带来的风速不适问题。末端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差严格控制在8℃以内,制冷时末端表面温度高于室温2℃ - 5℃,制热时低于室温3℃ - 6℃。通过热辐射直接调节人体与环境间的显热交换,从而实现“冷/热不吹风”的舒适体验。

(二)潜热处理与湿度控制

1.双冷源除湿新风系统

系统配备独立的双冷源除湿新风机,通过“预冷段 + 深度除湿段”两级处理流程对新风进行处理:第一级冷源利用15℃ - 18℃的高温冷媒回收新风余热,降低新风温度;第二级冷源采用7℃ - 12℃的低温冷媒或干燥剂进行深度除湿,将新风含湿量控制在4 - 8g/kg(可依据室内设计湿度灵活调整)。处理后的干燥新风,送风温度处于18℃ - 22℃,相对湿度为30% - 40%,以低风速(≤0.3m/s)送入室内,承担室内全部潜热负荷(即湿负荷)以及部分显热负荷。

2.温湿度独立控制逻辑

在该系统中,显热与潜热分别由不同系统处理。辐射末端专注于温度控制(显热),新风系统负责湿度控制(潜热),彻底打破了传统空调“温湿度耦合控制”的局限,有效避免了因过度冷却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

二、辐射冷暖空调系统构成与工作流程

(一)系统组成

1.核心设备

- 热泵机组:采用变频技术,能够依据负荷变化动态调节冷/热量输出,制冷能效比(COP)≥4.5,制热能效比≥5.0。

- 双冷源除湿新风机:集成板式换热器、转轮除湿模块或冷冻除湿段,配备EC变频风机,新风处理量按照30 - 50m³/(人·h)的标准进行设计。

- 智能控制柜:集成PLC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支持Modbus/BA总线通信,实现智能化控制与数据传输。

2.末端系统

- 辐射盘管:地面采用PE - RT地暖管,管间距设置为150 - 200mm;天棚采用金属毛细管网,间距为10 - 20mm,辐射盘管覆盖面积不低于房间地面/顶面的80%。

- 送回风装置:采用孔板送风、地送风等低扰动送风方式,回风通过走廊或独立回风口排出,有效防止气流短路,保障室内气流分布均匀。

3.控制单元

- 传感器:包含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精度达±0.5℃、±5%RH)、末端表面温度传感器、室外环境传感器,实时精准采集环境数据。

- 执行器:电动二通阀用于调节末端水流量,新风阀控制新风量,压缩机变频器实现压缩机转速调节,共同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二)工作流程

1.制冷模式(夏季)

热泵机组产出15℃冷冻水输送至辐射末端,天棚/地面盘管表面温度维持在18℃ - 20℃,且高于室内露点温度2℃以上,通过辐射方式降低室内显热。室外新风经双冷源处理后,含湿量降至低于室内设计值(例如室内设定26℃/60%RH,露点温度约17.5℃,则将新风含湿量控制在≤12.5g/kg),送入室内吸收人体散湿及渗透湿负荷。控制系统持续实时监测室内露点温度,通过调节末端进水温度或新风除湿深度,切实保障辐射表面不会出现结露现象。

2.制热模式(冬季)

热泵机组提供40℃热水至辐射末端,地面/天棚表面温度保持在28℃ - 32℃,借助辐射提升室内显热。新风经热泵余热回收预热(或辅以电加热)至20℃ - 24℃,湿度控制在30% - 40%,既能满足室内新风需求,又可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

(三)控制逻辑核心算法

1.露点温度实时计算

根据室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运用公式T_d = \frac{b \cdot \ln(RH \cdot e_s(T)/100)}{a - \ln(RH \cdot e_s(T)/100)}计算露点温度(其中e_s(T)表示饱和水汽压,a = 17.625,b = 243.04),为系统防结露控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2.防结露控制策略

当末端表面温度接近露点温度(差值<1℃)时,系统自动将冷冻水供水温度提升5% - 10%,或者增加新风除湿量(降低室内含湿量,进而提升露点温度)。遵循“优先保证湿度控制”原则,一旦室内湿度超标,便强制提升新风除湿能力,同时暂时维持辐射末端温度稳定。

三、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一)技术优势

1.高效节能

高温冷媒运行降低了热泵压缩比,相较于传统空调,能耗可降低30% - 40%;显热潜热独立处理模式,避免了“过冷再热”造成的能量浪费,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能效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2.舒适性能优化

系统运行无吹风感,室内垂直温差≤2℃,水平温差≤1℃;运行噪声低,新风系统噪声≤35dB(A),末端无机械噪声,为用户营造静谧舒适的室内环境。

3.健康与环境友好

恒定的新风量确保室内CO₂浓度<1000ppm,有效降低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避免了传统空调冷凝水滋生微生物的问题,辐射表面温度均匀,减少室内扬尘吸附,有利于室内环境卫生。

4.空间利用与建筑适配

末端无需风管,天棚盘管可隐藏于吊顶内,地面盘管可与地暖系统兼容;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被动房等对热工性能要求较高的建筑场景,对建筑空间的适应性强。

(二)应用场景

1.住宅建筑:适用于高端公寓、别墅等,尤其能够满足对噪声、舒适度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

2.商业与公共建筑:在星级酒店、博物馆、实验室(如恒温恒湿展厅、精密仪器室)等场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医疗与养老场所:可应用于医院病房、养老院,减少气流扰动对卧床患者的影响,为患者和老人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4.特殊环境:在数据中心(利用辐射散热降低设备温度波动)、洁净室(低尘送风配合辐射控温)等特殊环境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结论

辐射冷暖空调系统凭借“辐射显热控制 + 新风潜热处理 + 智能露点防护”的技术组合,成功实现了高效、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调控,是建筑节能与绿色空调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该系统可进一步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泵、地热能)相结合,并引入AI预测控制技术,持续提升系统的适应性与智能化水平,为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品质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四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2] ASHRAE. Handbook of HVAC Systems and Equipment (2019).

[3]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 - 2012)[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来源:余温张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