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婚俗改革引入“场景化” 思维,“最美登记处”给新人最美的开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09:44 2

摘要:近年来,周村区以 “业务融入场景、场景融入文化、文化融入人心” 为主线,将婚姻登记服务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特色婚姻登记服务阵地,擦亮“海誓山盟·同周共喜”品牌,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提升为民爱民幸福底色,走出了一条婚俗改革新路子。

今年五一期间,在5A级景区周村古商城内,一座古色古香的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成为新晋 “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周村区以 “业务融入场景、场景融入文化、文化融入人心” 为主线,将婚姻登记服务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特色婚姻登记服务阵地,擦亮“海誓山盟·同周共喜”品牌,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提升为民爱民幸福底色,走出了一条婚俗改革新路子。

业务融入场景:古韵新貌打造 “最美登记处”

走进周村古商城杨家大院,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 平方米的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与千年商埠的青砖灰瓦浑然一体。

这里精心设置了结婚登记室、颁证大厅、婚俗场景展示厅等区域,给新人们一个全新的感受。

结婚登记室以现代中式婚礼为蓝本,悬祥云幔帐,贴翰墨对联,在保持办公桌面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让新人在温馨、浪漫的环境中完成登记流程。

在“同喜堂”颁证大厅,设立国徽颁证台、国风观礼席以及网红“永恒·时间轴”打卡墙,一站式完成“三景连拍”,兼顾庄重仪式感与年轻群体打卡需求。

最具特色的婚俗场景展示厅内,明清、近代、改革开放初期三个时期的婚俗场景复原陈列,通过老式藤椅、结婚喜盘、旧式电器等诸多老物件,让新人沉浸式感受不同时代的婚嫁文化变迁。

场景融入文化:千年商埠浸润文明新风

婚姻登记中心不仅是服务窗口,更是文化传承阵地。

中心将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场景设计,院内石榴树命名 “连理枝”、百日红树称 “百年红”、古缸唤 “如意缸”,一草一木皆蕴含 “百年好合” 的美好寓意;“感恩井” 打卡点则传递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针对年轻人对于领证氛围感的需求,搭建了个性化、联动式的拍照打卡点,分别设置“今日有喜”“开门见喜”“击鼓报喜”三处场景,传承、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婚庆元素和丰富内涵,将传统婚庆元素转化为时尚表达。

中心利用“同喜堂”共享空间,在LED大屏循环播放有关婚俗改革、鲁商文化、反家暴短片等,倡导喜事新办,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文化融入人心:“婚姻经济” 激活文旅新生态

以婚俗改革的 “小切口” ,撬动民生发展的 “大场景”。

自搬迁以来,婚姻登记中心已吸引 1.5 万人次参观,不断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周村区文旅局、周村古商城管委会共同引进婚庆服务、婚纱摄影、情侣酒店住宿、咖啡馆、特色美食等业态进驻,从而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共建共享。

在五一、端午等旅游高峰期,婚姻登记中心坚持为爱值守,并聘任金婚老人为新人颁证,不仅满足新人在特殊节假日登记领证的需求,还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礼,有效提升了景区客流量。

“汉式集体婚礼”“海誓山盟·同周共喜”520专题活动等持续开展,公益跟拍、赠送玫瑰花、赠送传统书籍、婚前辅导等活动广受欢迎,大力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文明婚俗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当千年商埠的诚信文化遇上新时代婚俗改革,周村区用 “场景化” 思维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边界。这种 “婚姻登记 + 文旅 + 民生” 的创新模式,不仅让文明新风触手可及,更激活了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 的乘数效应,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生动范例。

来源:淄博日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