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被俘渡江北上时,写下一首泣血七律,字里行间充满悲哀之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10:33 1

摘要:宋开宝九年正月,金陵城飘着细雪。李煜站在秦淮河畔的画舫上,望着岸边堆积的降旗,锦袍内裹着的御赐绢帕早已被泪水浸透。三日前,他素服白马出城门投降,宋军统帅曹彬按剑而立,身后十万甲士的脚步声震得城砖发颤。此刻船头的灯笼在江风中摇晃,将他的影子投在舱板上,像一片被揉

宋开宝九年正月,金陵城飘着细雪。李煜站在秦淮河畔的画舫上,望着岸边堆积的降旗,锦袍内裹着的御赐绢帕早已被泪水浸透。三日前,他素服白马出城门投降,宋军统帅曹彬按剑而立,身后十万甲士的脚步声震得城砖发颤。此刻船头的灯笼在江风中摇晃,将他的影子投在舱板上,像一片被揉皱的金箔 —— 那是他曾穿惯的明黄龙袍的颜色。

渡江的船是宋军征调的民船,船底木板渗水,舱内弥漫着霉味。李煜倚着舱壁,听见船工用蜀地口音咒骂江水湍急,忽然想起十年前与小周后夜游秦淮河,画舫上挂着水晶灯,宫女们唱着他新作的《玉树后庭花》。如今鬓角已生华发,腰间系着的不是玉带,而是宋军发给囚徒的麻绳,勒得胯骨生疼。船至中流,他掀开帘子,见南岸石城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城墙上 "唐" 字大旗已换成 "宋" 字,眼泪突然夺眶而出。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他喃喃自语,指尖在舱板上划出浅痕。这两句诗在心底翻涌多时,像被江水浸泡的竹简,每一笔都带着霉涩的痛。三十年前,他在金陵皇宫的玉烛殿呱呱坠地,父亲李璟抱着他说 "吾儿生有异相,目重瞳子";三十年后,他成了赵匡胤口中的 "江南国主",此刻却要以囚徒之身,渡过这条曾是家国屏障的长江。船身颠簸,他险些跌倒,身旁的老宦官庆奴慌忙扶住,两人相顾无言,庆奴的袖口还留着当年修补龙袍时的金线痕迹。

夜色渐深,江心传来阵阵渔歌。李煜记得从前在宫中,每到月圆便与群臣在凌波阁宴饮,听教坊乐工弹奏《霓裳羽衣曲》。如今同船的除了家人,便是二十名宋军士卒,他们的刀柄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周后在里舱低泣,她的金钗已被收走,鬓边只插着一根荆枝 —— 那是昨夜向宋军士卒讨来的。李煜摸了摸怀中的玉蝉,这是大周后临终前送他的信物,冰凉的玉质贴着心口,让他想起《礼记》中 "君子比德于玉" 的教诲,此刻却觉得讽刺至极。

船到北岸,上岸的石阶结着薄冰。李煜踩着草鞋滑倒,膝盖磕在青石板上,听见宋军士卒的嗤笑。他抬头望向北方,见远处有烽火台明灭,那是宋军传递军情的信号。忽然想起去年冬天,他曾派使者向赵匡胤求和,使者说 "煜事陛下,如子事父",赵匡胤却答 "汝家父子分据江南,逾三十年,岂有父为子之地?" 如今想来,这长江天险,终究挡不住中原王朝的铁骑。

行至瓜洲渡口,黎明的薄雾中浮现出一座破庙。李煜被允许稍作休息,他走进庙内,见神像缺了半只手臂,香案上的烛台落满灰尘。庆奴跪在地上,用袖角擦去供桌上的蛛网,供上从船上带来的半块炊饼 —— 这是他们今日的早餐。李煜望着神像残缺的面容,忽然想起自己写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那时他还是闲散的郑王,在后宫与小周后私会,哪里想到会有今日的颠沛流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他低声吟哦,忽觉胸口发紧。这句诗是在金陵城破前写的,当时他登上城楼,见护城河结冰,城门外宋军的营帐连成一片。现在回想,那些雕栏玉砌的宫殿,早已在战火中沦为废墟,就像他的帝王梦,碎得连渣都不剩。庙外传来宋军催促的声音,李煜站起身,看见庙墙上有前人题诗,字迹斑驳,隐约可见 "山河破碎" 四字,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渡江后的第七日,队伍抵达汴京。赵匡胤在明德门举行受降仪式,李煜着白衣,系素带,率领宗族大臣行三跪九叩之礼。礼毕,赵匡胤封他为 "违命侯",这个充满讽刺的封号像一把钝刀,慢慢割着他的尊严。当晚,他被安置在城西的陋室,四壁萧然,只有一盏孤灯相伴。他取出藏在衣襟里的笔墨,在残破的纸上写下《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笔尖在 "梦一场" 三字上洇开墨迹,像一滩化不开的泪。他想起父亲李璟迁都洪州时写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那时南唐已向中原称臣,父亲的词里满是萧瑟,如今轮到他,才真正懂得什么是 "国破山河在"。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梆声里夹着北风的呼啸,他放下笔,看见小周后抱着锦被进来,脸上还带着被宋军士卒呵斥的红痕。

此后的日子,李煜在汴京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他常望着窗外的梧桐,想起金陵的凤凰台,想起后苑的梅花。每到七夕,他命乐工奏乐,却被监视的人告发,宋太宗赵光义因此对他起了戒心。太平兴国三年七夕,他服下牵机药,临终前念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像他的一生,愁绪如江水滔滔,至死方休。

李煜的词总是让人忍不住反复的诵读,每次也能够体味到不一样的情感,虽然他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在词作上的成就还是不能够忽视的。

来源:凉城读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