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荔直播”推出的《名师点金 2025高考辅导讲座》公益系列直播,昨天(5月18日)下午推出了第四讲——语文阅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扬州中学语文教师陈桂华以《破阅读迷雾 获语文佳绩——阅读复习要点与答题策略指导》为主题,
由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荔直播”推出的《名师点金 2025高考辅导讲座》公益系列直播,昨天(5月18日)下午推出了第四讲——语文阅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扬州中学语文教师陈桂华以《破阅读迷雾 获语文佳绩——阅读复习要点与答题策略指导》为主题,给广大考生带来语文阅读备考攻略。
现代文阅读:采用比对法,看穿设题陷阱
陈桂华老师认为,高考语文试题可全部归纳为两类:阅读题和表达题。考生要运用一定的技巧进行精细化阅读,全面理解并作出解答。现代文阅读中的客观选择题,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对原句进行改装和重组,主要采取"删""漏""改""凑"等方式"设误"。因此,考生要采用"比对法"。需要优先比对的包括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的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命题者常用的设题陷阱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陈桂华老师提醒:“相对来说比较难的‘强加因果’:它本来不存在因果关系,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的时候,把它给嫁接起来,有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同学们往往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还有‘无中生有’,就是某一条选项,它原本材料当中没有,然后有同学就觉得,它没有不代表它就是错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仔细地把材料再读一读。”
文言文阅读:要多元思辨,注重炼字炼句
从2024年的几套高考真题来看,文言文阅读均采用多文本对比阅读,内容相关性强。客观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词语、文本内容理解。主观题则拓展了题料阅读空间,不仅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还引导考生多元思辨,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复习备考时,除巩固基础知识外,还要在炼字炼句、篇章结构上着力。
陈桂华老师说:“同学们在做文言文翻译的时候,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里要注意一些实词,你要把它给翻译到位,同时要注意一些词语的活用。然后还要看它的句式,如果说句式当中有一些倒装的,要把它调整过来。翻译好之后如发现说不通,那就需要意译。”
古代诗歌阅读题,陈桂华老师建议考生做到“两个先看”和“两个心态”。即先看选择题,带着初步印象去阅读;先看标题、作者、注释,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融入诗歌写作环境,为理解诗歌正文部分服务。保持平常心态:我难人亦难,我不畏难,沉着冷静寻找突破口;多多运用同理心的思维分析诗歌情感。
语言文字运用:分清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要分清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以及借喻和借代的区别。陈桂华老师提醒:“比喻它要有相似点。而比拟,它是分为拟人和拟物。例如‘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这就是拟物。而借喻和借代,同学们有时候也会搞不清。借喻的话,它要有相似性,而借代它是用一些特征,或者说部分代整体等等来指代。大暴雨在地上反弹了,说地上下起无数的箭头,这就叫借喻。”
陈桂华老师最后提醒,最后不到20天,考生要坚持每天做一点新题,进行“保温训练”:“每天的‘保温训练’不宜多,不宜难。怎么知道它的难易呢?一般就是做各地三模的调研卷,三模的试卷难度跟高考接近。文体方面,要选择不太有把握的。假如你对散文没有什么把握,就找一些散文方面的阅读理解。”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姜坚 徐明 史斌燕编辑|赵梦琰
来源:优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