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杜华,内蒙古包头市人,包头博物馆研究员,1968年开始写作,有诗词、散文、剧本等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
作者:杜华(内蒙古包头)
红五月:血火与星光的变奏
(一)
四月的最后一个傍晚,
我静静地立在高高的
我家客厅的阳台之上,
我的目光透过玻璃窗,
透过玻璃窗,我的目光
飞向这个城市工业文明的远方。
巨轮般的夕阳,像一团火,
徐徐坠下,霎时隐身于
参差的楼群和悠远的林冈。
九万里霞光铺在天上,
辉映着青山的豪迈,黄河的苍茫,
绿禾在田间拔节,白鸽在云空翱翔。
城市的灯一片又一片点亮,
片刻间,我的眼前,
便是一派淹没了天星的灯的海洋。
如河的车灯在街道上缓缓流淌,
把这个不夜城切割成无规则的格网。
五彩缤纷的LED霓虹,
骄闪着新时代的富丽堂皇。
数小时后,“五一”——
这个闪亮的节日,
就会迎来新一轮鲜红的骄阳。
啊,五月,
它是春的芬芳秋的希望;
它是劳动者的荣光青年的方向;
它是革命者的勋章国魂的悲壮。
一年一度的五月,来了,
披着铁与血的红装,
那是血火与星光的变奏,
那是如虹的旗帜迎风飘扬!
(二)
放假了,这五一节,与平时似乎没有两样,
该游的游该玩的玩该忙的还在忙。
边城的脚手架切开橘红色的云层,
一滴滴汗水正渗入拔地而起的砖墙。
金属的铿锵在楼群间游荡,
把钢筋拧成发烫的琴簧。
塔式起重机吊起中国速度,
高铁列车的长龙穿透地球心脏。
包钢的百米重轨轧向一带一路,
架设着中国连通世界友好的桥梁。
五十五颗卫星穿破太阳的磁绳,
北斗系统为每一个地球人导航。
无人收割机咆哮着挤进焦躁的剧场,
五线谱上的麦穗音符,
被弹奏成金砂的模样。
广场舞和节庆演唱会
火热了每个社区村庄,
别姬的霸王嬉闹着在后台卸妆。
可是,我在想,在我们这个
奋进的国度,喧嚣的东方,
今天,还有多少人知晓,
“五一节”她的由来既往?
(三)
前一百四十年的今日非同寻常,
大洋彼岸密歇根湖掀起滔天巨浪。
芝加哥的齿轮咬碎十四个黄昏,
劳动阶级的钢铁骨骼在暮色中生长。
八小时的呼唤被砌进混凝土的碑文,
琴弦在绞刑架上绷紧历史的鸣响。
劳工用铁锤敲打密西西比的月亮,
愤怒的呐喊让锈蚀的铜钟在北美震荡。
一排排邪恶的子弹,
射向罢工游行的潮浪,
也射穿美利坚合众国
同年落成的自由女神的伪装。
生命的代价,血与火的碰撞,
民主、平等、人权写进多国宪章。
劳动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拥有了整个地球的转动一周的时长。
有人倒下的同时,
有人接过接力棒。
十月革命的号角吹起的时候,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弹迅飞出膛。
冬宫的爆炸声似寒夜里的惊雷,
镰刀斧头划出八万里电光。
电光闪耀着,闪耀着,
不经意间炸响在龙的故乡。
(四)
火种从德先生的书页迸溅,
《新青年》把主义的猛剂注入睡狮的心脏。
睡狮孱弱地站立起来,
头脑逐渐清醒眼睛雪亮雪亮。
她五千岁了,曾经多么灿烂辉煌!
此刻她咆哮着,怒视着,
怒视着给她带来八十年屈辱的西方。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立刻转换成一个民族觉醒的力量。
“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标语刺穿云层裂缝,
赵家楼的瓦砾迸出三千道霞光。
北大红楼把书报架做成南湖红船的棹桨,
北平的槐花裹着传单漫天飞扬。
上海滩的汽笛突然集体失声,
十万只手臂掀动起罢工的潮浪。
南陈的疾呼折射北斗的轨迹,
“劳工万岁”的口号迸发出不屈的锋芒。
北李的铁笔钻探着真理的路径,
“庶民胜利”的召唤犹如喷射的岩浆。
《呐喊》者早已不再《彷徨》,
连阿Q也常常把“革命”挂在嘴上。
《湘江评论》何止在评论湘江,
爱晚亭旁,有人把旧世界的丧钟敲响。
《向导》周报的铅字在油墨中列队,
《共产党》月刊撕破腐朽制度的皮囊。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的石库门紧闭着,
房间里摇曳的红烛正在点燃一颗太阳。
十余双手在南湖的烟雨里握紧信仰,
《国际歌》的旋律盖过风雨潇潇白浪汤汤。
(五)
觉醒的工人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共产党宣言》使他们挺起脊梁。
顾正红的血在棉纱絮里发芽,
南京路从此长出不倒的城墙。
子弹在租界的玻璃上篆刻墓志铭,
沸腾的热血流进黄浦江沸腾的腹腔。
香港路的声波切开殖民者肮脏的血管,
罢工罢课罢市的浪潮漫过外滩列强的洋房。
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狂潮席卷全国,
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在暗夜里酝酿。
巴黎公社的起义时常有人念起,
偏把“五月流血周”的教训遗忘。
大革命的汹涌澎湃迷惑了舵手的眼睛,
却不知危机种子在北伐军的旗帜中卷藏。
上海工人的三次起义建立了人民政权,
欢庆胜利的鞭炮却迎来一匹恶狼。
“四一二”的枪弹比外敌更加疯狂,
烈士的血水和着雨水渗入地下流入大洋。
宝山路的石板吸饱了年轻人的呐喊,
蒋介石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罪恶在日记中略述端详。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还有阴狠的汪精卫魔鬼许克祥。
扬子江已不再咆哮,无声地向东而去,
把所有历史在漩涡中收藏。
(六)
石榴花炸裂的声响漫过龙华广场,
有人把英雄的墓碑洗刷得铮亮铮亮。
有人在纪念碑前洒泪宣誓,
有人用血迹拓印着英烈的诗章。
那些被时光磨平的姓名,
还有无数不知名的灵魂,
带着镣铐在这里埋葬,
马路边的梧桐记得所有死亡。
“八七”会议从失败中找到了方向,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把人心照亮。
起义,起义,起义,起义……
终于把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插到井冈。
二十年后,一只伟大的手挥毫泼墨:
虎踞龙盘今胜惜,
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
五月的裂缝涌出过滚烫的岩浆和闪亮的星光,
罢工的汽笛仍在基因里隆隆作响。
脚手架是共和国向上生长的年轮,
每道焊缝都发射着红五月的光芒。
候鸟衔着信念的种籽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血染的共和国国旗在荣耀中浩荡!
今天,十四亿人民正在新时代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
民族复兴的理想让中国人的每个细泡欣喜若狂。
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不知所剩有几,
驱日寇打老蒋的故事在纪念馆里宣讲。
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仍在跳舞歌唱,
八○后九○后已挑起共和国的大梁。
红五月的火红依然在中国人的脉管里流淌,
红五月的精神已成为
照耀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不息星光。
作者杜华,内蒙古包头市人,包头博物馆研究员,1968年开始写作,有诗词、散文、剧本等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
编辑:夏天
来源:青烟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