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戴东强表示,“十五五”期间,天津市场监管部门要不断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助力打造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持续深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链成群;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
“十四五”期间,天津大力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工程”“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工程”“优良消费生态打造工程”“保安全惠民生工程”市场监管“五大工程”,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善作善成、见行见效。在中央质量、食品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考核中获评A级。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主任戴东强表示,“十四五”期间,天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组织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生物医药、绿色石化等行业,搭建公共开放共享的研发创新、小试中试、通用制造、市场营销和投融资“五大创新平台”,构建优良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牵头服务京津冀脑机接口产业链,全力支持服务信创、合成生物、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期间,天津新建了一批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总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建成30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天津港入选全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典型案例。推动发布了《天津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天津市标准化条例》,质量强市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积极探索质量强企强链强镇(街)特色路径,1416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电动自行车、焊接材料和车用燃料3条产业链入选全国百强链。创新试点组建八省市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实施质量攻关5860项。
此外,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精准打造中药传承创新振兴、创新药物孵育转化、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引领、津沽美业共享提升、智慧药监赋能产业发展“五幅实景图”,助力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营商环境方面,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坚持“痛快高效”办事,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实施政务服务“桩基工程”,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实现市级部门政务数据联通共享,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一网通办”能力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网办率超过80%。“十四五”以来,天津市经营主体净增42.1万户,其中,企业净增17.1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25万户。天津市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五年来,天津持续努力打造放心消费生态。一方面,天津深入打造“放心消费在天津”品牌,一批企业和街区参与放心消费公示。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出台《直播电商服务规范》,“七日无理由退货”由线上向线下延伸。大力规范广告市场秩序,推动广告创意与文旅商贸实现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天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守护消费”执法行动,促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五年来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
“十四五”期间,天津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着力抓好“三品一特”安全。天津市国家食品安全考核连续5年获评A级,药品安全考核连续4次获评A级。设立天津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颁布实施《天津市食品安全条例》,“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各方责任落实更加到位,突出问题整治更加有效。
戴东强表示,“十五五”期间,天津市场监管部门要不断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助力打造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持续深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链成群;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落实提振消费政策,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筑牢消费生态底盘;坚持“四个最严”,强化全链条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全面加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打造市场监管铁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