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0月,石家庄66岁王大爷把五年定期提前取出来给女婿还房贷,银行大厅里他手抖着输密码,后面排队的人全沉默了。
“爸妈的存折就是子女的ATM?
”——2024年10月,石家庄66岁王大爷把五年定期提前取出来给女婿还房贷,银行大厅里他手抖着输密码,后面排队的人全沉默了。
一句话:老两口的养老钱被“孝顺”榨干,这不是亲情,是明抢。
王大爷4300块退休金,本来够吃降压药加一周两次小排挡,现在得养女儿一家四口。
苏州刘阿姨更惨,拆迁款一把梭哈学区房,70岁搬货补孙子英语班,腰都直不起来。
成都退休教师月月打2000给女儿还花呗,女儿还在朋友圈晒网红下午茶。
南京大爷更绝,偷偷替儿子充游戏,怕孙子说“爷爷抠门”。
这边老人省吃俭用,那边年轻人躺得平平的,一句“爸妈总不能看我饿死”就搞定,比信用卡还好刷。
日本老人拿9000块敢飞北海道,中国老人拿一半却得飞工地,区别就是人家30岁就跟父母结账,咱们30岁还在啃老套餐。
医保外一片药几千块,北京三甲医院走廊里全是问价的白发人。
河南农村大爷买坟地都选分期,怕死后还给娃留债。2024年新招不少:人社部锁死“个人养老金”,子女刷脸也取不走;石家庄社区派“家庭财务调解员”,劝娃别当吸血鬼;银行上线“亲情盾”,超500块就冻结,比亲儿子都靠谱;北京社区开“防骗防啃”班,大爷大妈学拉黑转账。35岁以下有三成终于承认“父母不欠我”,短视频#理性养老#播放5亿次,评论区最高赞:放过爸妈,他们也想活成长寿老人,不是长期饭票。
杭州会计阿姨把存款扔进按月派息理财,微信超500转不出,孙子要红包得先写申请书。
深圳退休教师群立规矩:谁给子女打钱直接踢,群里每天打卡跳广场舞,比理财收益还香。
上海街道更狠,设“财务托管中心”,大爷把工资卡交第三方,按月给子女打“抚养工资”,多一分没有,亲情瞬间清爽。
说穿了,养老金替代率才45%,年轻人失业率15%,房价月供比寿命都长,传统“养儿防老”变“养老防儿”。
专家喊立法、喊年金、喊教育,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现在能救王大爷们的,不是子女良心发现,而是把存折密码改成“不给”俩字。
毕竟,孝顺是常回家看看,不是常回家拿拿。
——“看完就一句话:父母不欠谁,啃老的才欠揍。
同意把‘亲情盾’全国推广,让ATM变回爸妈的养老盾。
”
来源:敏锐糯米AFR5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