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夷山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斗茶赛——2025年“朱子杯”武夷山市民间斗茶赛圆满落幕,废话不多说,先看今年的新科状元榜。
武夷山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斗茶赛——2025年“朱子杯”武夷山市民间斗茶赛圆满落幕,废话不多说,先看今年的新科状元榜。
-水仙状元-
审评号:880
郑宗安
-肉桂状元-
审评号:232
陈冬冬-武夷山弘睿茶厂
-大红袍状元-
审评号:1638
柴世美-朽席茶厂
-陈茶状元-
审评号:2154
占博轩
恭喜状元们!
更详尽的获奖名单可关注主办方"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及赞助方"熹茗茶业"官方微信公众号。
01.
据主办单位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党委书记刘国英介绍,本届赛事总收样数量达1700个,参赛数量和参赛茶品质都较往年稳步提升,尤其在肉桂与陈茶品类。茶季的天气较好,肉桂产品的平均品质较高。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工会党委书记,非遗传承人:刘国英
陈茶组则是由于朱子杯去年在武夷山范围内首创陈茶组比赛之后,市场和业界的反响均很好,今年陈茶组参赛的人数和品质都高了一个等级。而竞争激烈程度也创下新高。
▲审评专家(左起)郑矫威、刘国英、潘行彪
在评委阵容上,本届朱子杯除了保持本届朱子杯决赛评审阵容在保持刘国英、刘安兴、修明、马梅荣、吴宗燕、刘德喜、王小明等武夷山本地知名专家基础上,特别邀请农村农业部茶叶指导组专家、福建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高峰,福建农大教授孙威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陈泉宾等权威专家加入。
▲审评专家彭仲坚、修明
严格的"一户一样"规则使得每个茶农只能精选一份茶样参赛,决赛现场茶样品质极为接近。
评审高峰教授指出:"今年茶样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工艺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这正是一户一样规则推动的良性结果。"
▲审评专家刘德喜、陆潮鸣
一户一样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现场大众评委的素质极高,朱子杯民间斗茶赛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设计了一套让茶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当时又能比的心服口服的公平竞赛机制。
每一张大众审评席都有一位挂着“评委”标签的人物,其实这些都是从参赛选手中报名选出的,比如我们岩茶教室席位的主泡评委萧大姐就是一位做了30年茶的老茶农。
当然,混迹在大众审评中的也许也藏着你不认识的牛人。
今年岩茶教室的大众审评席就请来了老朋友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志政和六窠茗主理人裴伟鑫。据说这样的大众评委配置在历年大众审评中也只能属于中上水准。
▲非遗传承人黄志政参加大众审评
大众评委在整体的分值中占了20%。水平极高的大众评委在选择上其实和专家评委的选择极为接近。据我观察,有好几席的大众评委在前三名的选择上都和专家评委基本一致,只是顺序有所不同。
02.
得益于2025年武夷山茶季的理想天气,今年肉桂参赛选手的平均品质达到了近几年来历届最高水平。在大众评委席遇到几位参赛选手,都说今年肉桂太卷,甚至于有的选手干脆就没有参加肉桂组的比赛。
肉桂这个品种多样性,在决赛的评审过程中再次显现的淋漓尽致。针对肉桂状元的评选再次出现激烈讨论。有的专家专家偏爱传统桂皮香显、品种特征凸显、滋味浓烈的风格,而有一些专家更看重香气的层次感和茶汤的细腻度。
争议持续近一小时,最终武夷山弘睿茶厂陈冬冬以更强的综合性拿下今年这个竞争激烈的肉桂状元,据悉他今年获得肉桂状元还不止这一个赛事,看来大家说的凭实力拿状元的年头,多少也有些玄妙的运气。
大红袍、水仙比赛经典依旧。
今年有几个外地来的童鞋千里迢迢来武夷山参加斗茶活动,因为时间的原因不能全程参加。每次遇到这样的粉丝朋友都会咨询我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斗茶赛大众评审若只能参加其中一组的话,建议参加哪一组?我的回答是必须是大红袍组。
大红袍组绝对是朱子杯的当家组别,朱子杯对于大红袍的要求非常古典,除了明面上的“套路”比如香气和滋味是复合型的、滋味是醇厚的。
▲外籍大众审评
另外还有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比如最少都要四种以上的品种进行拼配、单一品种越不明显越好,评委对于大红袍的耐泡度的表现也会格外重视,在大红袍的评选“潜规则”中,第三冲的权重似乎更高一些。而最苛刻的是,在此基础上,叶底还必须匀整,叶张的大小颜色都要匀整不能一眼就看出是拼过的痕迹。
关于武夷岩茶的综合维度,大红袍还是立体化了。
03.
作为全市范围内的第二届陈茶专项赛,今年参赛茶样数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提升。
非遗传承人刘安兴师父和我们说:这一次的陈茶参赛茶样很多都陈放了近20年,陈茶比赛首重干净,在此基础上把握'陈、醇、润、活'四字要诀。
▲审评专家刘宝顺、徐秋生
对于很多茶友提出的陈茶中带酸的问题,安兴师父说,和新茶比较陈茶总体上来说多少带点酸度,但是这个度的的把握很关键,既要体现陈化特征,又不能过于突出。"
▲审评专家叶苍苍
在大众审评环节,各地的茶友对陈茶的接受度差异明显。一些来自广东或传统普洱销区的茶商岩茶陈茶的温润口感给予高度评价。反而是福建这样传统新岩茶销区的对于岩茶的陈香觉得还要时间消化。
04.
“朱子杯”民间斗茶赛今年依然是武夷山唯一一个继续坚持"原样封装"的斗茶赛,获奖茶样不进行任何二次加工。
这一规定不仅保障了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最真实的比赛风味,也对做茶师傅的技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现在有一些武夷山的专家觉得还是要经过至少一道烘干机的再加工品质才能更稳定。但是熹茗茶业的董事长朱陈松还是坚持“原封不动”的原样包装。
这一来是希望购买这些获奖茶样的茶友可以经可能精准的还原斗茶赛现场的香气和滋味。另外一方面也对参赛茶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评茶从娃娃抓起
从今年现场茶样的表现来看,参赛茶做青和焙火的“透”度都在逐渐的提升。
在开赛前,我们还特意喝了一泡去年的获奖茶样泡,状态还保持的相当不错,我们也在直播间和大家做了分享。现在又到了期待今年获奖茶的时候了。
未能亲临现场的茶友可至熹茗茶业全国各门店预约品鉴获奖茶样,亲身感受这场武夷岩茶的年度盛宴。岩茶教室也将有少量分享即将呈现,敬请期待。
来源:岩茶教室一点号
